从文化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误译

2016-04-16 13:16王坤
戏剧之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误译红楼梦文化

王坤

【摘 要】称谓语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汉英称谓语的差异势必给翻译带来极大困难,如译者不能正确解读称谓语的文化内涵,则易导致误译。本文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英译为例,对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英译本中出现的称谓语误译进行分析,认为译者为保证翻译的正确性,不但要精通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要充分掌握其社会文化知识及文化间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红楼梦》;称谓语;误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39-02

一、引言

称谓语是表示人们相互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的一套名称系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被誉为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百科全书[1]。书中人物达七百余人,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所用称谓语更是繁复众多,约为1600个,堪称古典著作之最。称谓语既是弄清书中人物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中西方在历史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显著,汉英称谓语的使用也极为不同。汉语称谓语划分精细、数量庞大、指称明确,如按父系、母系划分,就有诸如“舅父、舅母”、“姑丈、姑姑”、“伯父、伯母”、“表兄弟姐妹”、“外祖父母”及“堂兄弟姐妹”等称谓。相比之下,英语称谓语则划分粗略、数量较少、指称宽泛,如“aunt”一词即可对应“姑姑”、“姨妈”、“伯母”、“婶婶”等称谓。此外称谓语作为一种文化负载词,其使用随着时代变迁悄然发生着改变。与英语称谓语相比,汉语称谓语的使用变化尤为突出,许多封建社会中的常用词现在已然废弃或发生了内涵意义上的改变,如“先生”、“小姐”等词。因此,在对《红楼梦》中的称谓语进行英译时,这些因素就会给译者造成严重障碍,如不能正确解读其文化内涵,极易导致误译现象的发生。

二、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简单来说就是译者将原文信息在译文中表达出来,最大可能地让译入语读者接收到与原语读者等同的信息。然而知易行难,因为翻译过程不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简单转化,更是不同文化间的转载与交流。语言是社会与文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与内涵。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解析语言本身的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各国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及发展历史不同,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多样性反映在语言上,使得同一个意思往往对应不同的表达方式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内涵。这种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无疑在翻译过程中会为译者带来极大困难,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原文信息的流失或扭曲。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也同样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2]“翻译中最严重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对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忽略造成的。”[3]由此可见,在汉英翻译中译者不但要熟练运用译入语与原语两种语言,更要深入了解这两种文化及其差异,这样才能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保证译文的质量。

三、《红楼梦》中称谓语的误译

《红楼梦》的英译版本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我国的杨宪益夫妇译本与英国的汉学家霍克斯和闵福特的译本。人们将其简称为杨译本与霍译本。杨宪益先生与霍克斯先生民族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及所处文化不同,因此在翻译这部小说时,两人的翻译策略及翻译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以杨译本及霍译本为例,从文化角度来探讨两个译文中出现的称谓语误译现象。

(一)亲属称谓语的误译

中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汉语亲属称谓语体系庞大而复杂[4]。而在英美等国家,人们强调重视个体,强调人人平等,亲属称谓语就简单笼统得多。《红楼梦》描述了中国封建贵族家庭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文中人物亲属关系复杂,使用的亲属称谓语也数量众多。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彻底弄清这些亲属称谓语的指称含义,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否则就可能造成误译。如下例所示:

例1. 王夫人道:“前日听见你大妹妹说,蓉儿媳妇身上有些不大好,到底是怎么样?”(第十一回)

杨译:Lady Wang remarked, “The other day Xifeng told me that Rongs wife is indisposed. Whats wrong with her?[5]”

霍译:“The other day Xi-chun was telling us that Rongs wife is not very well,” said Lady Wang. “What exactly is wrong with her?[6]”

“妹妹”一词在这部小说中出现频率极高,不但可以作为亲属称谓语指称同等辈分年龄比自己小或辈分较低的女性,还可用作社会称谓语泛指所有年龄比自己小的女性,以示亲近。然而在英语国家,亲属之间多使用人名或亲属称谓语加人名的方式进行指称,以示关系亲密。在这段对话中,王夫人从尤氏角度用“你大妹妹”来指称比尤氏年幼或辈分较低的女性亲属。因其指代对象模糊,杨译与霍译都选择以人名来代替原文的“你大妹妹”,使其更符合英语读者的习惯。然而两人在对该词指称对象的理解上出现了分歧,杨译翻译成”Xifeng”,而霍译则翻译成 “Xichun”。王熙凤乃是贾珍与尤氏夫妇的弟媳,故贾珍夫妇常以“大妹妹”来称呼王熙凤,而惜春是贾珍的亲妹妹,亦可用此称呼。这令译者很难确定其真正所指。根据下文可知,熙凤数日前曾去探望当时已生病的可卿,故笔者认为霍译应属误译。

例2. 凤姐道:“可是别误了正事。才刚老爷叫你作什么?”(第十六回)

杨译:“Yes, we mustnt delay you,” said his wife. “What did your uncle want you for just now?[5]”

霍译:‘Ah yes, said Xi-feng. ‘We mustnt make you late for that. What did Cousin Zhen want you for just now?[6]

“老爷”一词属于社会称谓语的范畴,在清末是人们对有身份的男人的一种尊称,但同时也用作亲属称谓语,如在《红楼梦》中王夫人及宝玉等人常以此来称呼贾政,以示对其的尊敬。这是因为中国封建传统讲究宗法礼教,强调“父统子、兄统弟、嫡统庶、小宗统大宗”[7],男性长辈在一个大家族内往往占有统治地位。这种以社会称谓语来指称亲属的用法乃中国传统的一大特点,在英语国家则不存在。例中的“老爷”分别被译成“your uncle”、 “Cousin Zhen”即“贾政”与“贾珍”二人。贾政乃荣国府中辈分最高的男主人,地位尊崇,贾琏作为贾政的侄子,也尊称其为“老爷”。而贾琏乃贾珍的堂弟,属于同辈关系,常以“珍大爷”或“大哥”相称。由此,可以看出霍克斯对“老爷”一词指称对象理解错误,出现了误译现象。

(二)拟亲属称谓语的误译

亲属称谓语用于家庭成员间,但在中国人们习惯用亲属称谓语来指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姐妹、兄弟、叔伯、阿姨”等词常被用来泛指社会中比自己年长或年幼的人以示尊敬或拉近彼此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将此称为拟亲属称谓语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英语国家同样存在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但远没有中国这么普遍。除非在正式场合,人们常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这类称谓语文化内涵的话,极有可能出现翻译错误。

例3. 刘姥姥便拉住一个道:“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可在家么?”(第六回)

杨译:The old woman caught hold of one of these youngsters and asked, “Can you tell me, brother, if Mrs. Zhou is at home?[5]”

霍译:She grabbed a small urchin from their midst and drew him towards her. ‘Tell me, sonny, is there a Mrs Zhou living here?[6]”

刘姥姥欲去荣国府寻王夫人,便向旁边玩耍的孩童打听周瑞家的。刘姥姥用“哥儿”一词来称呼问路的孩童。在《红楼梦》中,该称谓频繁使用,在不同语境中其指称意义也不尽相同,有时是对男性小主人的称呼,有时单纯用来指称青年男子或小男孩儿。该词在杨译及霍译中对应的翻译分别是 “brother”及 “sonny”。 “brother”在汉语中对应的是“哥哥”、“弟弟”或“兄弟”等词,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与原文的“哥儿”是对等的,然而其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因为在此例中,刘姥姥只是用来称呼一个与自己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儿,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长幼分明,刘姥姥不可能称呼与自己孙子年纪相仿的小孩“兄弟”。 霍译中选用的“sonny”在英语中是对小孩子的一种昵称,相当于汉语中的“小家伙儿”,与原文的“小哥”内涵相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杨宪益此处翻译有误,未能准确反映出该词的文化寓意,由此可见中国称谓语用法复杂多变,即便是中国翻译家在处理时如不细细斟酌,也容易造成误译。

例4.云儿又道:“女儿愁, 妈妈打骂何时休!”(第二十八回)

杨译:Yuner went on: “the girls worry: Will the bawd always beat and scold her?[5]”

霍译:She continued: “The girl looks glum: Nothing but blows and hard words from her Mum.[6]”

此例中的“妈妈”字面上等于英语的“mother”,然而云儿作为妓女,用“妈妈”一词来指称鸨母,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妓女对鸨母的惯常称呼。显然这种用法在英语国家是不存在的。此例中的“妈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亲属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用法。那么杨译“the bawd”恰当反映出了该词的真正内涵,而霍译“her Mum”则属误译,未能透彻理解该词的文化蕴含。

四、结束语

称谓语是体现人们相互间关系的主要途径,在人际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致使汉英称谓语系统也存在诸多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称谓系统也是繁复众多,独具特色,如不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就有可能造成信息传递错误,在文化传输方面形成障碍。为提高翻译质量、避免误译现象的产生,译者不但要精通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要深入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及文化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钰漪.《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2]Nida 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Nida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马晶晶.文化语境下的汉语亲属称谓语翻译-以《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语的英译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167-169.

[5]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6 vols.),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 Gladys Ya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3.291,411,173,Vol.2.787.

[6] The Story of the Stone (3 vols.), translated by David Hawkes [M]. New York: Penguin Bookes Ltd, 1973.230,312,154,Vol.2.57.

[7]李瑾程.论文化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英译的影响-以《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词的经典译文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09,24(04):57-62.

作者简介:

王 坤(1984-),女,山东德州人,硕士,商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从关联理论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英译”(项目编号:2013-ZD-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误译红楼梦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谁远谁近?
别样解读《红楼梦》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试析《易经》英译本中专有名词的误译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