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荣
(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福建龙海363100)
也谈小学第一学段习作快乐教学
林丽荣
(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福建龙海363100)
摘要:“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句话凸显了第一学段习作教学的重要性,更赋予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强烈的使命感。如何让孩子实现从直白随意的口头表达到标准规范的书面表达的跨越,教师应在“乐”字上下功夫。鼓励孩子快乐积累,感受语言之妙;引导孩子快乐迁移,打开习作通道;带领孩子快乐体验,走进生活百科;激发孩子快乐表达,我手写我心;蹲下身来仰望孩子,给予快乐的评价;让低年级的学生快乐写话,易于动笔。
关键词:小学;第一学段;作文;作文教学
第一学段的习作即写话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它受到感知、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言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影响。然而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孩子,书面表达能力几乎是一张白纸。万事开头难,把直白随意的口头表达转化成标准规范的书面表达,是不小的一道坎。凭低年级孩子智力因素水平,要跨越这道坎,绝非轻而易举。因而,笔者认为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应在“乐”字上下功夫,让低年级的学生快乐写话,易于动笔。
习作需要源头活水。对于识字量少,词汇少的第一学段的小学生而言,积累尤为重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呢?首先,要让他们明白,积累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有了积累才会变得丰富,因为丰富了所以变得容易习作。其次,让他们知道积累也是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听觉积累、视觉积累、文字积累、生活积累……只要是利于习作的积累都是有益的积累。
笔者让学生准备了袖珍笔记本,随身携带,看到什么新鲜事儿,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记录下来,如:“上学路上,经过市场,看到两个菜贩子正在吵架,两个人争得耳红面赤。”“今天上课时,老师表扬了一向调皮的江欣同学,因为他的作业写得特别工整。”“考卷发下来了,我居然漏做了一道题,与100分擦肩而过,老师说那是‘大意失荆州’”寥寥数语,记录下孩子们的见闻、感受,也留下了写作的第一手资料,当孩子们要习作的时候,不至于一片空白,翻开这个袖珍笔记本,脑海中便会浮现许多生活的画面……这样的积累是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有了习作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文章。丰富的思想是需要丰富的语言来表达的。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笔者让学生准备了第二个本子是“采蜜集”。平时读书看到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词语”“有意思的句子”有意思的段落”就摘抄下来,这样,整个摘抄过程中学生是在做有意思的事,快乐的事,身心当然愉悦。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专项摘抄。如“对话摘抄”“动作摘抄”“心理活动摘抄”……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不断丰富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了丰富的积累,孩子们的习作之路必将迎着春风,一路欢歌!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要想写好作文,必须以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基础。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大多出自名家之手,脉络清晰,文质兼美,颇有情趣。教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把阅读教学从主要研究内容转向主要研究语言、研究表达,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构思立意、布局谋篇的。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虽然缺乏生活经验,但想象丰富,善于模仿,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仿写词语,仿写句式,仿写段落。如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可让学生选择一种植物,按照文中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仿写……让学生在仿写中流露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思想,迁移语言,逐步进入“创作”的模式。这样的仿写易于动笔,因为易所以快乐!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习作教学应该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有广阔的渠道。让学生走进各种各样的生活中,参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自己手中的资源,增加阅历,以生动、形象、细致的笔触去描绘生活这个万花筒,不管是风云变幻,还是冷暖人情,只要留心观察,用心体验,走进生活必定有不寻常的收获。每逢节假日,笔者都会让孩子们体验过节,比如:儿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可以想一想,再说一说,最后写一写;可以看看身边的人是怎样过儿童节的……一次习作体验可以让学生对节日有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让他们知道,习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可以融为一体。这样的作文还难吗?因为不难所以快乐!
习作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我们提倡写出真情实感,让孩子们听从自己内心去表达,那些“假崇高”的情感,所谓“优美”的语言,“功利化”的思想,并不是孩子们内心的声音。“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您浇灌的花朵”,这些美美的话儿未必是孩子们真实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像猫,而我们是一群调皮的小老鼠,一听到老师的脚步声,马上变得很安静。”也许,这样的语言没有我们期待的“修辞手法”,没有我们预想的崇高的思想内涵,但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这样的,他们内心的想法是这样的,为什么不让他们的手记录他们内心的想法,而要限制他们去写一些蕴含真善美的文字,而不允许小小的童心里一些可爱的异样的想法存在呢?写作如果重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以我手写我心,那么这样的表达必定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所以快乐!
快乐的体验很多时候来自成就感,一次作文,孩子写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笔者不知道坤鸿同学的这个主意是怎么蹦出来的。孩子们独特的思维,用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蹦”字,写出了调皮,写出了新奇,也写出了个性,这样的文字在大人保守的世界里是没有的,所以笔者对这个孩子说:“你的‘蹦’字让老师大吃一惊,用得很贴切,老师要向你学习了。”看到这样的评价,孩子有些不好意思,此后的习作中,笔者看到了他在遣词造句上格外用心,当一个谦虚的聆听者,未必是一种无能,蹲下身来仰望你,是另外一种良苦用心,因为赞赏所以快乐!
在快乐作文的实践路上,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习作是简单的事,那便是快乐作文;如果习作是畅通的没有瓶颈,那便是快乐作文;如果习作是尊重个性的情感表达,那便是快乐作文;如果习作能有一个喜欢它的读者,那便是快乐作文……快乐作文,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个队伍,一起推波助澜,一起期待孩子们的笔下开出快乐之花!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2-0050-02
收稿日期:2015 - 11 - 13
作者简介:林丽荣(1973-),女,福建龙海人,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