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顺精神
——林区转型发展的力量源

2016-04-16 21:51王长伟
奋斗 2016年9期
关键词:永顺伐木林区

王长伟

马永顺精神
——林区转型发展的力量源

王长伟

“当国家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模范;当国家需要生态保护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这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马永顺一生业绩的高度评价。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林业生涯中,马永顺把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投入到林业建设事业中,无论是在岗还是退休,他始终坚持以国家需要和民族大业为己任,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计名利,矢志不移,一点一滴凝聚成了“爱国、创业、创新、奉献”的马永顺精神。

一、马永顺精神产生的历史渊源

1914年12月8日,马永顺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县沟头庄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小时候和母亲外出讨过饭,15岁到柳江煤矿当童工。1933年的冬天,他和同庄的17个同伴被骗到东北林区修森林铁路,当伐木工。那个时候,东北林区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林区被称为“绿色监狱”,作业条件十分艰苦。冬天,天寒地冻;夏天,热浪滚滚,闷得人透不过气。吃的是高粱米,住的是地窨子,马永顺和同伴们受尽了日本监工和封建势力把头的欺凌和压迫。

随着东北全境解放,饱受苦难的马永顺也由此获得了新生。彼时的国家百废待兴,物资储备极其匮乏,黑龙江林区是国家重要的物资基地,为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木材。为响应国家号召,马永顺来到铁骊县(今铁力市)林业局所属林场当工人,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林业工人。他朴素的思想和极大的劳动热情,使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一个冬天伐木1200立方米,一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创造了全国手工伐木的最高纪录。

马永顺不止是个实干苦干的人,干活还很有窍门,他积极探索改进伐木工具,经过多次试验,将大肚子锯改成一人使的弯把子锯,工效提高了3倍;此外,他还总结出一套四季锉锯法,使安全系数和采伐率大大提高。随着林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为此他边伐木边琢磨,对自己用过的“元宝茬”“月牙茬”“对口茬”等10多种放树方法,逐个进行试验、比较,总结出一种人安全、树保险、效率高的放树方法——“安全伐木法”。他创造的《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成为全国林业系统手工采伐作业的教科书。

为了多出木材,伐木时,马永顺先用手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扒开,一条腿跪在地上,把锯紧挨树根采伐,使伐根由过去的六七十厘米高降到十厘米以下。马永顺的左腿受过伤,跪着采伐,伤口开裂,疼痛万分,可他一声不响,咬牙坚持。东北林区推广了马永顺的降低伐根做法后,一年就为国家增加1400多万元的收入。

马永顺曾先后14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9月,马永顺出席全国群英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马永顺。当时周总理对马永顺说:“你们林业工人不但要多生产木材,还要多栽树,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周总理的嘱托一直萦绕在马永顺的耳边。从北京回来后,他登上山顶,看到由于过多采伐而荒芜的小兴安岭,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马永顺算了一笔账,自己多年来采伐了36500多棵树,如果这样砍伐下去,林区迟早要变成荒山。马永顺发誓砍了多少树,就栽多少树,绝不欠大山的账。就这样他坚持到苗圃选苗、育苗,到山场造林、护林。

1982年,即将退休的马永顺清楚地计算着自己砍伐的树还有8000多棵没栽上。退休后,他把全部的时间都用于栽树,风里来雨里去,爬山翻坡植树造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永顺不仅自己上山造林,还率领全家人上山植树、绿化荒山秃岭。在全家人的不懈努力下,1994年,已经80岁高龄的马永顺终于还清了“债务”。全家人以为这下马永顺可以歇歇了,可他却说:“只要我身子骨不散花,就要上山造林!”马永顺在二股地区(今马永顺林场施业区)建立了育林基地,还先后到尚志国有林场、金山屯林业局造林。1998年,铁力林业局把马永顺在二股地区营造的落叶松林命名为“马永顺林”。

2000年2月10日,马永顺突发心肌梗塞,病逝于铁力林业局医院,告别了他所热爱的青山绿岭,也告别了他所追求的植树造林事业。马永顺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给了后人,他的家人、林场职工和中学师生从未停止过植树,每年的春、秋植树时节,都风雨无阻地聚在一起,上山植树。而且,一年比一年植得多。

二、马永顺精神的形成与本质内涵

以“爱国、创业、创新、奉献”为实质的马永顺精神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伊春林区创业初期,以马永顺等模范人物为代表的林区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以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一心投入到林区开发建设中来,在“天当被,地当床,披上大雪当衣裳,采下木头做栋梁”的艰苦条件下,开展“战天斗地、气吞山河、热血化冰霜”的林区生产大会战中形成的。

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从马永顺精神诞生之时起,为国分忧的真挚情怀,就是它最本质的精神内核。国家建设需要木材时做伐木模范,国家建设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时做育林英雄,马永顺永远把国家需要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他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己任,为国分忧的高尚情怀。

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马永顺全心全意投身祖国林区建设,兢兢业业,屡创一流,永不停息地劳动,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充分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本色。他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千千万万林业战线上的职工群众干事创业树立了榜样。

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当国家建设急需木材时,马永顺改造伐木工具,总结创造伐木方法,创造了全国手工伐木的最高纪录;当木材资源陷于枯竭,党和政府号召绿化祖国的时候,他居危思变,身体力行,年年坚持义务植树。马永顺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融入了大森林之中。

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马永顺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实践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畏风雪严寒,不顾艰难险阻,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追求。

马永顺用自己的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生态恢复,他用造林还账的实际行动激起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他以普通劳动者的忠诚和奉献诠释了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他给林区留下的不仅仅是青山绿岭,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马永顺精神的时代价值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大小兴安岭林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是我国面积最大、纬度最高、国有林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需要传承、弘扬马永顺精神,以必胜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担当,破釜沉舟抓改革,砥砺前行惠民生,坚持生态导向,实现国有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铁力林业局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汇聚林区发展正能量的精神支撑,把“弘扬马永顺精神”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主线,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示范引领,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林区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永顺精神虽然产生于小兴安岭,但就其在林业战线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力来看,它是中国优秀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马永顺精神的背后,不仅反映了一个英雄群体的力量,更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理想情怀和精神价值观。它的实质是创业、奉献,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和体现,是中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是植入林区人骨子里的精、气、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孕育锤炼出来的高尚精神。马永顺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要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要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致性。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马永顺精神都具有不朽的价值与永恒的魅力。

(作者系伊春日报社记者)

责任编辑/胡蕊hurui@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永顺伐木林区
戒烟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WE ARE伐木累 伐木累战队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焚诗记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跟踪导练(三)等
伐木垒——户外墙体涂鸦 Family=家庭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