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保勤
中外主要节日的文化探析
武保勤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 广西 桂林 541000)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的民族特色。通过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以及饮食习俗等方面的对比,可以窥见中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西方交流越来越紧密、频繁,了解中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差异有助于中西之间更好的交流。
传统节日;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差异
节日属于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1]传统节日如同一面镜子更是反映了一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习俗。中西方在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在传统节日的起源、饮食、习俗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了解这些异同有助于中西之间更好的交流。
(一)圣诞节与春节
圣诞节和春节是中西方两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与宗教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这一天,教徒们到教堂参加仪式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到了平安夜,每家按传统都要摆放一棵圣诞树,然后全家人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并互相交换礼物,父母和孩子们分享彼此的生活乐趣、向家人表达爱和祝福并共同祈求来年的幸福。与西方的圣诞节相比,中国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要数春节了。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放烟花爆竹、挂大红灯笼、打扫卫生、包饺子、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各种庆祝活动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达到高潮。除夕夜这天,离乡在外的人们不管路途多远多艰辛都会赶回家和家人团聚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情人节与七夕节
每年的2月14是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在情人节的习俗中,鲜花和巧克力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玫瑰代表爱情,但不同颜色、朵数的玫瑰还另有吉意。传说在希腊神话中,玫瑰是美神的化身,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情人节这天,空气中都弥漫着巧克力的香甜味道,很多男性也会选择在这一天向女友求婚。七夕,也称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这一天是年轻女孩子畅想爱情的节日,古时的姑娘们坐看牵牛织女星,遥想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传说,祈求智慧和巧艺,求赐美好姻缘。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以牛郎织女为例,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共誓白头之约。然而,时代在变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理念的转变,现在社会每遇七夕节,情侣们大多选择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送巧克力和玫瑰给对方,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像西方的情人节。
(三)感恩节与端午节
端午日在农历初五,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每到这一日,大人们会包粽子,采集艾草驱瘟避邪,各种赛龙舟比赛也在端午日进行。《边城》有这样一段文字: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2]此段描绘的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感恩节是美国的节日,在每年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节日,像中国的春节一样,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共进晚餐分享美味的火鸡。除此之外,很多家庭会去教堂做感恩祈祷,市镇街道当然少不了各种游行、化装舞会,还有为表示对食物的感恩自杜鲁门当政时期起每年一度的总统放生火鸡仪式。各种习俗理念随着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进一步碰撞交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感恩节的行列,但国人更多表达的是对父母、亲人、老师的感恩。
(一)中西传统节日体现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西方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思想家孔夫子十分重视民食,把它作为立国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兵、粮、信)之一,主张统治者应该“节用而爱人”。[3]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吃,把吃看的与天一样重要,因而历来统治者都信奉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讲究长寿,传统节日饮食以谷物为主,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的月饼、腊八节的腊八粥等也都是以五谷杂粮为主,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息息相关。此外,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西方饮食以动物肉类和奶制品为主,如感恩节的火鸡、圣诞节的烤鹅等且这类食物较为注重对营养素的摄入,体现了西方人对食物营养均衡的讲究和对健康快乐的追求。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并预备好的牛犊来,摆在他们面前,自己在树下站在旁边,他们就吃了。”[4]这充分反映了奶制品在游牧民族特有的饮食结构中所占的重要比重。[5]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饮食文化较为复杂,往往不仅仅是吃饭这么简单。在中国,餐桌上可以做生意、可以谈判、请客吃饭成了人们处理事情的日常手段。集体主义色彩浓厚的中国人喜欢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天,有说有笑,非常热闹。而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则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的尊重,对自由的向往。除此之外,中西方饮食方面的社会分化依然存在,它们主要跟食物消费的数量有关,上层社会的消费明显高于普通民众且饮食更加讲究精致、美味、营养。[6]
(二)中西传统节日体现了不同的宗教文化
宗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形态,就它的本质而言,它是人对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错误地感觉、认识及至荒谬解释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两种关系,是对这两种关系的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7]基督教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神即耶和华神,在西方人的文化观念中,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乐,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解脱式的愉悦和快乐。[8]我国的民族节日,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宗教无关。它的产生与演变,跟远古农业生产、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关系。[7]在中国,除了儒、佛、道三教之外,中国的民间宗教和多神崇拜极为普遍,对现实生活的落差感为迷信活动和邪教滋生了温床,使人们盲目的信奉神灵,宗教祭祀,驱瘟辟邪,形成了恶性循环。西方宗教有较强的平等意识,男女老少都是上帝的子民,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成为上帝拯救的选民,而中国的宗教与此相反,如儒家倡导的“仁”“礼”有等级之分,君臣、父母子女、夫妻、男女之间是处于不平等的宗教文化中。这种封建等级秩序虽维护了帝王的统治,但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三)中西传统节日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究的是一个“和”字。家和万事兴,极力推崇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个人对家庭、国家的责任感。中国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每到春节临近,不管路途多遥远艰辛,出门在外工作、上学的人们总会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赶回家与家人相聚。春节的传统习俗拜年把中国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是家族之间的拜年,然后是邻居好友之间的相互道贺,大年初二开始亲戚之间的拜年,大人带着孩子,拿着礼物到亲戚家拜年。此外,中国人对礼品通常比较讲究,礼物一般都是精心挑选,价格越高显得人越有面子。在西方,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9]因而西方人走邻访友通常带一点小礼物表示心意即可。众所周知,由于中世纪以来宗教的桎梏,西方人一直在倡导个性解放,因而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体现了西方人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张扬个性,追求独立和自由。例如狂欢节这一天,上到政府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身着奇装异服尽情享受节日的狂欢、自由、展现个人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最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中国以农为本,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农作物的耕种与收获有着强烈的季节特征,于是十分重视季节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10]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腊里暖,六月旱;腊里寒,六月水、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等谚语均形象地显示了农业的耕种与季节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给中国传统节日刻上了深深的烙印,因而传统节日的典型饮食也大都属于五谷杂粮类,而西方属于典型的蓝色海洋文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海运条件非常便利,长期且有极大风险的海上生活磨砺了西方人的性格,使他们慢慢养成了较为独立、冒险的性格。此外,由于气候和地形等原因,为满足草的供应从事游牧业的人要不停地迁徙以满足牲畜的需要,这样一来,就逐渐形成了个人主义观念较为浓厚的民族性格。根据武保勤(2016),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重商主义和游牧业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西方人独立性较强,个人主义观念浓厚的特点,[11]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对西方传统节日的影响之深。此外,西方的节日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西方传统节日是宗教的附属品,节日期间会举行许多宗教活动,这些宗教活动和仪式旨在洗涤人们的灵魂从而得到耶和华神的救赎。这些传统节日在每个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显示了西方国家、民族的不同历史及文化渊源。透过西方的节日文化及习俗,可以更充分认识西方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这有助于我们与西方国家加强沟通与了解,为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一个窗口。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虽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物,却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显示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虽不是亦步亦趋的,但是文化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层面是否富裕,国民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大国开始转变对外策略,从经济渗透逐渐过渡到文化渗透。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较为单一、传统,因而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甚微,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对新事物比较好奇的青少年容易产生盲目崇拜心理,加之接触西方文化较多的外文专业学生对西方节日的间接宣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洋节日在中国大有盛行之风,中国传统节日也因此受到忽视和冷落,故而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助于促进中西之间更好的交流,让青少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
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各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存在很大差异。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应尊重各国文化习俗和民族文化。近年来,由于保护传统文化意识不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被其它国家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出现。为此政府媒体应加大传统节日宣传力度,高校应加强普及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面对外来节日进入中国这种现象,我们要提高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识,理性地看待外来文化。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的根,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我们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在感受节日的浓烈气氛之余,要注意到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从而认识理解并尊重各国的文化习俗,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1]杜莉.中西节日习俗与饮食[J].扬州大学学报,2001(3): 9-11.
[2]沈从文.边城[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25.
[3]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108.
[4]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部,2012:24.
[5]叶舒宪.圣经比喻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5.
[6]贡特尔著.欧洲饮食文化史[M].吴裕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81.
[7]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8]周增文.现代礼仪[M].济南: 济南出版社,2004: 101-106.
[9] 明恩溥著.舒扬、舒宁、穆姊译.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166.
[10]高丙中.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J]. 民俗研究,1997:(2): 24-26.
[11]武保勤.从小费看中西方价值观差异[J].怀化学院学报,2016(1):115-118.
[12]侯根香.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98-99.
[13]冯建民、许丽红.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5-69.
Cultural Analysis on Chinese and Western Major Festivals
Wu Baoqi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6)
Traditional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a nation’s historical culture and reflects differen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Great divergences exist viewed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 origins、ways of celebration and diet habits.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know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ill contribute to the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traditional festivals; collectivism; individualism; cultural differences
G122
A
1672-4437(2016)03-0091-04
2016-04-05
武保勤(1991-),女,安徽阜阳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