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磊
辨证观视域下大学文化内涵的解读
何磊
(合肥师范学院 校办公室,安徽 合肥 230061)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改革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辩证法和系统思维,从文化承载、文化建构、文化认同、文化传播及文化发展等五个方面分析大学文化的内涵、属性及规律。
大学文化;文化内涵;辩证观;核心价值观
大学不仅是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阵地,更是文化守护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大学的功能在不断地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升华。从系统学的角度探讨大学文化内涵,就必然要涉及到文化传播者、文化影响力、文化承载物等要素;而以辩证的观点来解读大学文化内涵,就必须立足眼下,放眼将来,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在守望中整合,在继承中创新。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表征,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其衍生、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各种载体的支撑,从而使“无形”的文化获得外部的表达和呈现,最终被人们所感受和认同。这种载体既可以是语言文字(一本书、一门课、一句校训、一场讲座),也可以是物质设施(一棵树、一池水、一个雕塑、一座楼宇);既可以是组织制度(一个行为准则、一种规章制度、一个培养方案、一个发展规划),也可以是行为活动(一次体育比赛、一次志愿活动、一次毕业典礼、一场学术讲座)。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大学文化就是以各种大学组成形态为载体的文化,它的价值难以用各类“指标”来界定和量化,也不可用各种“级别”来评判和衡量,如果说,当今一些所谓的大学排名都是以高校的办学规模等外延性数据为主要依据的话,那么大学文化便是大学的软实力,它如同涓涓细流,虽无形而有万形,虽无物能容万物,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而从效果来看,大学文化的影响需要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注重的是“无声胜有声”、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追求的是“不教而教,教之上者也”,这种化于无形的影响是任何单一形式的教育所无法比拟的,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文化有别于“科技”的重要因素,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很难获得短期效应, 却具有更为深邃的治本之效和持久之用。
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派生物,同样是一种多元的结构现实,同样需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就是大学文化的源动力,“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更是大学文化源远流长和繁荣昌盛的生命线,正所谓“物一无文”、“有容乃大”。在当下,我们所尊崇和提倡的主流文化、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而绝不是摒弃异己、简单划一的文化。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上存在着多种思潮和价值观,形形色色的观念必然要映射到大学校园中来, 构成或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内容中去。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 既应交流更须宽容。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基,正因为有了这种合理内核,才会有一定的公众基础和发展空间。
当然,如果说“多元文化”是一所大学文化源动力的话,那么“特色文化”便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永久生命线,是其办学实力、品牌效应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杜绝同质化和单一性的大学文化印象,就需要着眼学校实际,追求文化特色;依据学校定位,力求文化创新;围绕学校目标,探求文化超越。难以想象,上千所院校如果都是一副面孔、一种取向,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对于文化来说是何其悲哀的一种局面和现象,对于教育的明天又是多么无望的一种处境和境遇。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同学校尤其是高校之间的竞争,必须走彰显和突出特色文化的道路,必须践行“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文化发展思路。从本质上说,建构特色文化,就是创建学校文化上的自身特色和品质,就是学校独特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张力内隐与外显的过程。大学文化就是大学的性格,一所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就可以影响和激励学校的每一个成员、一代代师生,即便离开这里,他们的脾气和秉性里也不乏这所学校的文化烙印,身体和血液里也弥漫着这所学校特有的精气神和真性情。更重要的是,只要这片特有文化的土壤还存在,这种文化就会不断积淀并更具张力,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就会影响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
从文化属性上看,既有先进和主流文化,又不免存在消极和腐朽文化。当今,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党和政府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动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学理所应当走在前面、位于前列,充当“排头兵”和“领头羊”,这不仅因为教育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事业,更因为大学是不同文化思潮多元共生、各种文化精神激荡碰撞的殿堂,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文化魅力和社会感召力,理应成为文化践行“二为”方针的主力军。大学文化多元性之“多”,并不是多而无序、多而无章,而更应该强调对主流文化的推崇,强调主流文化在多形式、多背景文化基础上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从本质上说,弘扬主旋律既是大学文化传播的本质任务和要求,研究、深化和丰富主流文化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从属性上说,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规范大学文化建设,借鉴和吸收社会主流文化的精华,同时摈弃和去除其中的糟粕和腐化,努力弘扬主旋律,积极宣传主流价值观,切实营造主流文化的生成氛围,使师生的文化追求成为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自觉行为,使每一位师生都率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坚守者,率先成为社会公德和正义的自觉维护者,率先成为修养境界和诚信道德的自觉践行者。
当然,在大学里,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形态决不能束之高阁,自恃清高。应当认识到,大学校园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舞台,个性和“非主流”越来越成为大学文化所不可或缺、难以忽略的组成部分,其“潜”在的影响越来越成为“亚”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个性如同一粒种子,落在不同的土壤里会长出姿态完全不同的植物;个性如同一种资源,需要的是如何发掘和使用。因此,面对“8090”后的受众特质,大学文化传播更需要疏而不堵,进而导之。从文化角度来看,接纳个性正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文化气度,只有接受个性的大学文化才会蒸蒸日上,只有容纳个性的大学文化才会源远流长。
然而,在此过程中,要特别厘清非主流文化和反主流文化的本质差异。非主流反映的是一种性格和兴趣,而反主流却是一种文化追求的取向和态度。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积极地教育和引导非主流文化,同时要坚决摒弃和反对反主流文化。只有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桥”搭好,反主流文化才会无路可走,作茧自缚,主流文化也才会成为大学文化的自觉取向。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历史渊源,所以就有不同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积淀。历史是每一所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大学文化的源动力和最深层次的支撑点,它有如每一所大学的根,孕育着、滋补着学校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尊重历史、继承传统,是每一所大学赖以持续发展的永恒法则,更是大学文化传播的使命和责任所在。每一所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大学都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它不仅仅是专属于大学和“大学人”的精神财富,也是国家意志、社会伦理与学人操守相互融合的结晶。[1]
没有对历史的继承,大学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这种继承,绝不是简单的模仿,甚至是刻意的营造和勉强的敷衍,必须秉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我的性情,在守望中整合,在继承中发展,这既是一种历史唯物论,又是一种辩证哲学观,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相融共生、异曲同工,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相得益彰、殊途同归。[2]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大学文化的建构、传播与创新必须在了解国家历史、学校过去以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师生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合理的文化支点上永远对校园文化保持一种超前的态势。这种创新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的进一步丰富、技术的进一步革新、经验的进一步累积以及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于师生的人文关怀上,对于精神的持续熏陶上,对于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对于使命的无限尊崇上。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名著《实践理性批判》中说道:“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如果说道德法则是一种底线伦理的话,那么灿烂星空无异于一种精神信仰。而作为社会精英的集中地和社会文化的制高点之一,大学在文化建设、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一种仰望星空的姿态,这种姿态就是对信仰的不渝坚守,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道德法则的凛然敬畏,对心灵梦想的热情讴歌,这本身也就是大学作为一种文化集散地的元属性。而如今,大学校园里不免充斥着急、假、空、虚之风,似有甚嚣尘上之势,仰望星空,就是对日益弥漫在大学校园中急功近利、追名逐利之风的一种警醒和劝诫,就是对短视心态、拜金主义和官本位思想的一种鞭策和肃清。
因此,大学文化的积淀、传播和熏陶既需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的精神力量,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韧劲和脚踏实地的态度,即永远保持实干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和纯洁的本色,不慕虚名,拒绝作秀,只有这样,大学文化的根基才会牢固,由其散发出的枝叶才会繁茂、生机勃勃。
[1]柳礼泉,胡港云.新常态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5(4):10-14.
[2]王睿.文化哲学视角下大学文化内涵建设的解读[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0-112.
2016-02-20
何磊(1986-),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办公室信息科副科长,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传播、高等教育信息管理。
206.3
A
1672-4437(2016)03-00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