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福建龙岩364000)
乐中寓教让智障儿童在音乐教学中康复
张华英
(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福建龙岩364000)
音乐教育用于治疗智障儿童的生理、心理的不良症状具有种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通过音乐欣赏调节儿童情绪,在歌唱中提升儿童交流能力,在音乐律动中调节身心,在音乐创作中学会合作。运用多种音乐形式辅助智障儿童的康复。
智障儿童;音乐;康复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一种特殊的语言,一种传情达意的符号。它不仅能使人愉悦,而且能增进健康,治疗疾病,而对于智障学生的康复治疗,音乐教育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之一。在康复教育中,音乐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治疗智障儿童的生理、心理的不良症状及不良行为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有助于智障儿童情感的表达。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来选择适当的音乐,能在短时间内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舒缓的环境,配合引导他们在听音乐的同时自由发挥想象,鼓励他们试着将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出来,就能让他们更好地抒发不良情绪,从而获得快乐和自信。优美动听的旋律能使其心情舒畅,如《荷塘月色》,欢快活跃的旋律会使人喜悦愉快;如《健康歌》,嘈杂怪诞的旋律会使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委婉不振的旋律会使人情绪低下、意志消沉。还有通过音乐快慢,高低、节奏、力度、音色等的变化来把握智障儿童对音乐的好恶,在治疗中才会事半功倍。一节课40分钟,普通孩子注意力很难做到不开小差,更不用说智障学生了。于是,每节课中途笔者都准备一首欢快活跃的旋律,让他们随意跟着音乐活动。他们马上从各种不良的状态中振奋起来,注意力又能跟着音乐做自弹自唱状,或和着音乐边弹边唱,有的还随音乐指挥,可爱极了。
音乐和语言都是人交流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智障儿童天生的语言障碍让他们无法“说”出烦恼,音乐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宣泄出口。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注重引导,以非语言为交流的音乐载体,使智障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与音乐的共鸣,促进语言能力的康复。
歌唱与说话在生理结构上具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歌唱发声,对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对其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五年级女生小林有中度智力缺陷和比较严重的语言障碍,但是具有较好的音乐感知力和模仿能力,笔者根据她的情况制定了治疗方案,把她的语言发音从舌头调整到喉咙上来。教师以她喜欢歌曲《大风车》为突破,让她随着音乐跟唱,用歌唱办法对她训练,然后跟着歌曲边唱边跳一段时间后,小林唱歌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语言的模仿发音上也有了明显进步。原来歌词中“吱呀吱悠悠地转”,无论怎样带读,让她跟着我的口型读就是读不清楚,后来跟着唱倒是发音吐字清晰许多。由此可见,歌唱技巧能够促进语言发声,歌唱能使语言与音乐紧密结合,这种效果是其他治疗形式所不能达到的。
律动能促进智障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如正常孩子一样,智障儿童也具有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天性,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其独特的感受。也许他们的知识面和想象力不如别的孩子,但在音乐感受力和表现欲上,智障儿童还是表现得十分突出的。
教师在播放乐曲时,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空间,让他们能在听音乐的同时放松自己,用动作随心所欲地表达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进入一个从耳朵到大脑、到心灵、到全身上下都融入音乐的积极状态,真正地去体验音乐传达的情感。即便出现个别重度弱智儿童跟不上的现象,教师也可以从他的异常表现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在这个自我表现的平台中,不要求动作的整齐好看,只要能与音乐情绪相融合,教师就应给予学生重复的肯定。例如,五年级音乐欣赏课《我是人民的小骑兵》,由于低年级儿童几乎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笔者先采用视频讲故事的方法从直观上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然后引导他们重点主意其中两个音乐片断,通过示范动作来体会音乐力度变化所表现的不同情绪。通过创造符合乐曲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去感受乐曲,了解音乐知识的同时,获得参与的愉悦,懂得音乐的美感。通过引导学生用动作对比来体会音乐情绪变化这一方法,让学生在感受音乐欣赏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能初步了解不同的音乐力度能表现不同的情绪这一特点,还使他们的肢体、心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康复。
让学生尝试音乐创作,指导学生即兴创编歌词或动作来表现音乐,对于智障孩子的语言、动作协调能力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教授《动物说话》一课时,笔者启发他们根据原歌的特点,以及自己熟悉的一些动物特征来仿编相应的歌词和动作。在笔者的引导下,他们认真地仿编了许多表现动物特征的歌词和动作。“小猫说话:喵-喵-。小狗唱歌:汪-汪-”等。当他们在模仿小猪说话时,那憨态可掬的样子让大家哄堂大笑。课堂气氛迸发出空前的活跃,以致下课后学生们还在手舞足蹈。让他们感兴趣的还有用易拉罐、金属瓶盖、竹筒,筷子,黄豆,沙子等用来自制打击乐。当播放一段轻松活泼音乐时,学生有的用筷子敲易拉罐,有的用沙球(用饮料瓶装沙子或黄豆自制沙球),和着音乐打节拍,多开心!尽管他们将沙子,黄豆撒得满地都是,但他们在无拘无束地游戏同时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人合作。通过快乐的音乐教学和训练,大多智障儿童的听觉、运动觉、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智障儿童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也更爱唱、爱笑,孤僻自卑感没有了,性格也比原来活泼开朗了,同学间交流也更加融洽。
[1]谢燮.智障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滕飞.浅论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07.
(责任编辑: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