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实验小学,福建南靖363600)
设计简约灵动课堂培养学生数感能力
肖汉元
(南靖县实验小学,福建南靖363600)
文章立足于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深入浅出地剖析怎样在灵动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树立数学的意识、训练数学的思维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在一系列简约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发展;灵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笔者深入分析了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发现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都是运用感性的材料,灵活多样地呈现数学思想、法则和规律,列举的数学问题都是现实生活的原型。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设计简约而又灵动的数学课堂活动策略,树立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利用数学活动中的思维训练,侧重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在数学意识形成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因而,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对数与数的运算有着敏锐的感受能力,及时地适应数与数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理解、解释、分析、表现日常生活或较为客观的数量关系,掌握这些事物的数据特征以及各种空间形式,善于捕捉和挖掘生活问题中的数学特征,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感。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中的主题图,这幅图图文并茂,灵活地呈现数学的知识内容,教学时笔者利用教材中主题图的图意,创造性地采用“用盆花布置校园”“篮球比赛”“跳绳活动”等画面,再现了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体验、观察生活,发现了生活中的“余数”现象,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笔者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主题图的内容,促进学生联系日常校园活动情景,形成初步的数学意识,产生良好的数感。接着,笔者立足于教材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与教材情境创设相结合,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内容,置于“购书”“郊游”“买花”等实际生活的情境活动中,激发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参与数学活动,借助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强化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观察、猜测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算理和算法,建构了这一知识模型,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
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数的生成,思考、操作、分析与探讨数量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理解和表述各种数量关系的欲望,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算法,或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解释和建构各种数学概念及结论,判断建构数学模型正确与否,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通过这些数学思维训练活动,使学生发现数的规律和加强对数的感觉,帮助学生建立了数感意识,经历了数感的形成。
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时,引导学生理解、感知情境图意,设计如下思考题:①烙1张饼需要多少分钟?烙2张饼需要多少分钟?②怎样烙3张饼,需要多长的时间烙完成?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优?③如果烙更多的饼,如何采取最优方法,才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阐述各自的烙饼方案,笔者再把学生的方案列举展示,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点,并给予详细分析和点拨。同时也让学生动手实验试试,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在笔者的导学下,学生体验、感受与总结出最优的烙饼方法:烙饼的个数是双数,两张两张烙,花费最少时间;如果烙饼的个数是单数,先两张两张烙,烙最后3张饼时,第一次先烙①、②饼的正面,第二次烙①饼的反面和③饼的正面,第三次要烙②和③饼的反面,这种烙饼方法就是最优、最节省时间的方法。通过以上实践操作、思考探讨活动,直至总结概括的过程,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了探究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这是一种经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时空,训练和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生成了学生的数感。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的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逐步有层次地推进解决问题的教学,努力做到逐步推进的设计安排,根据学情衔接各种教学内容,选择最优教学活动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实现解决问题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感。因而,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数量和数量关系,利用画图、画线段等细化图文方式,帮助学生运用画图、画线段策略进行解题,把解决问题的题目文字转化成图形,经历了情景图→示意图→线段图,实现从文到图解决问题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在画图等活动中,把解决问题的题意转化成具体可感、简易理解的直观图,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各种数量关系,有效沟通“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等领域,使这个沟通的过程成为学生感悟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也成为学生积累数感的活动过程,最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时,出示例4: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这是一道数字较小的题目,笔者引导学生采用画简单的图形,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笔者加以点拨,学生呈现多种多样的画图方法:①画6个圆圈代表一组是6人;②画出带有数字6的圆圈简易图“⑥”,表示一组是6人……学生通过画图呈现题意,图上清楚地表示了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笔者指导学生交流与比较,使学生能够对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数量关系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深入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理解了这道解决问题的题意,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数感,有利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又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时,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例1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上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由于这道题目的数字较大,以及中高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特点,笔者引导学生采用画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发现“如果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再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通过思考、分析与探讨,透过线段图意,学生发现了解决这道问题的规律:在一条的道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所需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比平均分的份数多1,这就是说,所需的栽树棵数与线段图上的间隔点的个数相同。笔者认为,采用这种画线段示意图比较直观、简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通过分析与探索,把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掌握解决问题的教学要点,进一步感悟和理解数的意义。
[1]杜紫红.透析数感教学现状提升数感培养意识[J].福建教育,2015(12).
[2]杨晨.经历数感生成的过程,发展数学思维[J].江苏教育,2009(13).
(责任编辑: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