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坚
(福清华侨中学,福建福清350300)
例谈参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张海坚
(福清华侨中学,福建福清350300)
高中地理的边缘性、综合性以及学科实用性,要求地理教学要更多地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走进自然。参观教学法则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它的应用将打破传统教学注重知识,忽略实践、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以及学生探索能力培养的局面。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为例,阐述了参观教学法实施原则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参观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实施
1.1 参观教学法的内涵
参观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具有典型地理教育功能的地点开展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知识、思维和情感领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3]参观教学法是一种主题、目的、内容明确的以参观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旨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增加学生的广博度,培养学生的时间和探索能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有不确定性。它不是对现实单一的客观反映,也不局限在对实际的准确表征,仅仅是对客观世界一种比较可靠的诠释、假设或假说,是个体适应实际的结果,是个体经验的反映。所有这些都直接表明了,把参观教学法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2 参观教学法的作用
地理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是可以扩展到课堂以外,在自然和社会中开拓学生的视野,验证课堂地理知识。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让长期呆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中验证所学知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德育、体育、美育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途径。参观教学法是连接课堂、课外的纽带,因而,它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1 符合地理学科的性质,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之间关系的学科,触及的内容范围很广,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之间的开放性确定了地理学科具备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而且,随着技术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地理学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地理学可以更好地响应党的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地理学的知识离不开宏观世界的反映。因此,中学地理学科特点决定了参观教学法的意义。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在全国各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逐渐将注重学生的能力提上日程,社会大环境的需求也使参观教学法多了一层更为重要的意义。
1.2.2 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让学生参观地理环境以及模拟地理环境的各类场所,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以及参与实践的能力。社会和自然环境是包罗万象的大课堂,是课堂上所学知识最真实的表现,是最生动最真切的教材,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进入自然可以激发他们运用和升华所学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可以锻炼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从而间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和自然,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自身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了解,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让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叉融合,相互提高各个学科的教学效率。
1.2.3 培养、升华学生的价值观
通过参观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可以加深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感受到现阶段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当然,家乡的发展也会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参观,可以让学生产生改变家乡的想法,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热情。参观教学还可以让学生领略祖国的秀美山河,感受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可以起到树立学生高尚的价值观的作用。
课标要求通过《工业地域的形成》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看,学生在初中及现实生活中已了解工业的相关知识,对工业已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生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学生对工业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此工业的认识尚不够系统和深入。通过对“福清江阴工业区”的参观,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工业发展及其形成因素,热心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2.1 教学准备
通过搜集福清江阴工业区的相关资料,实地踏勘,研究福清江阴工业区与教材的结合点,确定《工业地域的形成》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情编制教辅材料、拟定参观路线,并且协调各方关系,做好充分的外出参观教学准备。
教辅材料:江阴工业区在海峡西岸区中的区位分析图、江阴工业区在闽江口城市群中的区位分析图、江阴工业区风向玫瑰图、江阴工业区各组团(综合工业生产区、临港工业、配套生活区)分布图。
教学路线:配套生活区——临港工业区——综合工业生产区。
2.2 综合工业生产区参观教学案例
第一步:参观综合工业区内各工厂的分布,并在“江阴工业区各组团分布图”中做上相应厂名注记。
第二步: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引导纠错。
教师提问:综合工业区内各工厂近距离地集聚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为什么这些工厂会集聚在一起呢?试举例说明。
学生读图、讨论并总结:有些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如天海矿业的产品是上海钢构的原料。同时,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的工厂,可以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等。
教师小结并提问:如天海矿业与上海钢构之间的联系,称为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工业区内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劳动力等,称为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集聚在一起能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总结: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教师引导并提问:除此之外,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我们刚才还参观了污水处理厂,在综合工业区内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整个工业区来说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并总结:可以统一解决工业区内的污水问题,取得一定的环境效益。
教师引导并提问:有些工厂只是把成品装配厂布局在这里,研发部门、组织管理部门、原件生产厂却分散布局在世界各地,决策者为何这样做?它通过什么形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正常生产呢?
学生讨论并总结: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并且有些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技术为工业分散提供了保障。
第三步: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总结:如江阴工业区域,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先建设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厂,这样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希望同学们能多关注身边的工业发展,将来能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2.3 教学总结
在本节课教学当中,以参观法为主导,与讨论法、探究法等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知识建构,提升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3.1 时间要适时、适当
中学地理课时少、任务重,所以参观次数一学期不能太多,一般以一两次为宜,所以在时间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开学初就要做好准备,做好计划,根据本学期教材内容,适当的选择地理场所参观或者综合参观。参观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以免影响参观学习的质量。
3.2 参观点选择要典型、因地制宜
针对教材的内容,合理选择参观地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要典型,尽量包括更多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参观的价值。另一方面,参观地点选择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参观内容,对于中学生而言,长时间的远途参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允许的。所以,参观点选择尽量做到典型,有针对性。
3.3 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妥当
在参观之前要搜集文献,实地调查,根据课本教学三维目标设定本次参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并编制相关辅助教材资料并提前分发给学生,参观教学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包括天气的选择,与学校相关部门的协商以及各类场所负责人的沟通等,因此准备工作要提前做好。除了这些,在参观前教师需对参观地点做好充分了解,参观前最好给学生准备与参观地点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提前熟悉,了解参观内容以及学生需携带的东西和注意事项。
3.4 参观路线要设计合理
参观路线选择要恰当,既要与教材内容相关,又要时间安排紧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安全。尤其是综合参观学习更要合理安排路线,有针对性的布置参观任务。参观路线既要保证参观内容的详实和丰富,又要保证参观学习的高效。
3.5 参观要求和总结要积极落实
参观教学比班级的实践活动要求更高,参观前,教师要制定好纪律和要求,要求学生文明礼貌,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参观后,要及时督促学生做好参观总结,从而保证参观的质量,实现参观教学的目的。
对于地理这样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言,参观教学法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对于落实素质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阻碍,比如学校对教学实践活动不重视,或者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对教学实践活动申请不予批准,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相关培训不足、课堂外的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欠缺,教学实践基地缺乏等等。如何高效有序的组织高质量的参观教学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实践案例作进一步的探讨。
[1]文光远.参观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1).
[2]于向阳.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新探[J].知识经济,2010(20).
[3]唐丽,雷金蓉,林东琴,等.实践性参观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华蓥山地质公园教学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责任编辑:廖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