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现场采撷鲜活语言

2016-04-16 16:14李龙师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4期
关键词:陈云鸡舍文字

■李龙师



到基层现场采撷鲜活语言

■李龙师

语言(这里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不包括广义的画面语言)是新闻报道最主要的载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新闻作品中鲜活的语言,是增强报道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在重视新闻事实、提高报道思想性的同时,要非常重视语言的学习与锤炼,使报道的内容与报道语言能够达到“文质彬彬”,相得益彰。

新闻鲜活语言的特点

新闻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语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客观、准确、简练,在此基础上,提升语言的鲜活度,并使鲜活的特性,与真实、客观、准确、简练结合起来。文学作品语言的鲜活可以通过新奇的想象来实现,而新闻语言的鲜活性,受到新闻本质属性的制约,必须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群众、来自于真实的新闻现场。

那么,新闻的鲜活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是具有时新性。新闻语言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的实践而创新,以新鲜的语言表达新鲜的事,就像刚从清晨的菜园子里采来的蔬菜,带着露珠。

二是具有生动性。要有情节、有细节、有色彩、有声音、有味道、有温度、有质感,不仅在作品的整体上体现这样的特点,在具体的遣词造句上也要选取具有传神性的表达;不仅在事实性报道中力求生动,而且在评论报道中注意生动的表述。

三是具有贴近性。贴近百姓生活,贴近百姓的感受,从百姓的立场、角度去观察、体验,乐着他们的乐,苦着他们的苦,这样,才能理解、喜欢、提炼、运用他们带着泥土芳香的语言。

四是具有负载量。在新闻语言真实、客观、准确、简练要求下的鲜活性,要有足够的负载量,言简而意丰;要善于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传神。

五是具有情感性。鲜活的语言往往浸透了丰沛的情感。对人民有感情,对生活有热情,才能写出有温度文字。

深入扎实采访,采撷鲜活语言

要使笔下的语言鲜活,除了加强语言的锤炼、训练,提高语言的驾驭能力之外,根本的还是要深入新闻现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人物内心,去感受、感知、感悟、感动,笔下的鲜活语言自然源泉滚滚。

1.深入现场,就可以感知得更真切,描述得更生动、更鲜活,更有冲击力。

鲜活的语言,最重要的是事实的新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获得独家的新鲜事实,必须深入到其他记者没有到、不愿去的现场,这样,笔下的文字才会有质感,有穿透力。

新华社记者张广友,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最早进入现场,当时唐山已经一片瓦砾了,桥也断了,是着河进入的。他发现街道堆满瓦砾,铁路拧成麻花,活着的人没饭吃、没水喝。他将这些信息及时反映上去,对当时抗震指挥部的工作起了很大作用。那年,河南驻马店水库崩塌,几个县一片汪洋,组织又是派张广友去采访。他乘着小木船进入灾区,报道当地情况。河南都是土房子,一泡都塌了,有的人死了,有的抱着柱子随水漂走了,有的跳到大缸里漂走了;有的母亲把孩子放进大盆里,自己淹死了;一位老奶奶,把小孙女送到树上,用绳子捆上,自己被水冲走了;有的人爬到树上避水。大水把鸡鸭牛驴淹死了,但是蛇淹不死,蛇也爬树,树上的人不敢打瞌睡,还要打蛇。张广友不是一般性地笼统描述灾区,而是提供了大量灾区灾情的细节,使外界的人更详细地了解灾情,政府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①

如果只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发发邮件,或者从网上“扒材料”,笔下的语言就是死的,人云亦云,即使有生花妙笔,也写不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2.深入人民群众,捕捉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感悟,写出来就是最传神的语言。

新华社上海分社在2011年的“走转改”活动中策划了一组“走近小人物”的报道,把目光聚焦在上海城市里那些不可或缺但常常被忽略的人——送奶工、菜贩子、清洁工、清洗高楼的“蜘蛛人”,与他们一起工作、生活,描述他们看似卑微但始终充满希望的真实生存状态,还原他们的喜怒哀乐,呈现他们小小的但是动人的梦想与幸福。于是,在记者笔下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这样温暖而有时又让人心酸的文字:“宝宝太小,家里又没有带,只能带出来。我宝宝很乖的,背着她骑电瓶车,跑上跑下,她都不哭不闹。晴天还好,要是下雨天,骑车还要穿雨衣,宝宝就只能罩在雨衣里面了。我隔一会就看看她,不能闷着了。她倒好,睡得很香。”②“班里的小朋友都非常羡慕,以为他有一个超人爸爸。”“蜘蛛人”陈海生谈自己的儿子。③

试想,如果不深入采访,我们虽然每天看见这些普通人,都无法知道他们的生活状态,不可能捕捉到他们生动的语言,不可能有如此细腻的表达和有能够直抵灵魂的感动,甚至连真实都难以保证。

3.以尊重、理解与人物打成一片,深入人物的内心,获得具有“爆发性”细节和感人的文字。

对人物的采访,是记者的重要功力。通过与人的交心式的扎实采访,使人物敞开心扉,激发出体现人物个性、饱蘸生命感悟的鲜活语言。

新华社原社长李从军讲述了对“养鸡女状元”陈云花的情感共鸣的采访过程,如何通过情感共鸣,深入到人物内心,使描写人物的文字充满了张力和感人的力量:

前期采访的记者也是到她家去过两三次了,潜意识里感觉到这个人物有写头,但是从挖到的素材看,总觉得平淡了点,缺少一种一下子照亮她整个精神世界的元素。我带着他们再次对陈云花进行采访。

一进鸡舍,相机的闪光灯一亮,几千只鸡受惊了,骚动起来,闷热的鸡舍里弥漫着尘埃和鸡粪味。这时,只见陈云花摆着双臂,像安抚孩子一样对鸡群说:“不怕不怕啊,不吵了不吵了。”此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好像这些鸡能听懂陈云花的话,真的安静了下来。

当时现场有不少人,多数人只是把这个细节当成一件趣事,说说笑笑地回到鸡舍外面。但是我觉得这个细节有特殊的深意,就问陈云花:你怎么能让鸡听得懂你的话呢?

她说:我每天喂鸡,跟它们说话、唱歌,都熟了。

我追问:唱什么歌?

她说:“《流浪歌》……”

我说:那你能再去鸡舍里给鸡唱一下吗?

随后,我跟着她回到鸡舍。一见来了人,鸡们又有点怕。陈云花一手抚摸着鸡食槽,边唱边往深处走,唱的同样还是 《流浪歌》,可是再没有一点悲苦,而完全是一种轻快的调子。

此时,我们惊异地看到,几千只鸡都盯着陈云花,起先的嘈杂叫声一下子变得舒缓而有节奏,“咕—咕咕,咕—咕咕”,脑袋随着她的手指上下起伏,好像在跟随她的歌打着节拍。

后来,这一段文字几乎原封不动地写进了 《“三西”扶贫记》里。④

语言也需要专门地学习。深入扎实的采访既要弄清新闻事实,也要留心采摘群众精彩和鲜活的语言。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或建立一个专门的文件,将听到鲜活传神表达及时记下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许多优秀的记者都这么做。

(作者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报道部主任)

注释:

①李耐因:《一位“老新华”谈调查研究》,《中国记者》2015年第4期。

②罗争光:《看不见的送奶工》,http://news.xinhuanet.com/mrdx/ 2011-08/18/c_131056820.htm

③俞菀:《“蜘蛛人”的高温费》,http://www.sh.xinhuanet.com/2011-08/19/c_131060164.htm

④李从军等:《“三西”扶贫记》,http://news.xinhuanet.com/mrdx/ 2012-06/21/c_131666743.htm

猜你喜欢
陈云鸡舍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鸡舍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SPF鸡舍建设工程设计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