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灿
三峡美景背后的检察故事
■张灿灿
拥有强大延年益寿基因的长寿,弘扬“善”文化的“鬼城”丰都,云雾缭绕、美似仙境的“库区明珠”云阳,壮景“夔门天下雄”印入人民币背面的“诗城”奉节,巫峡蜿蜒、神女峰玉立的老牌旅游大县巫山,“三峡长江文化活化石”峡江号子发源地巴东……距离“走长江·说检察·看发展”活动采访结束已有一个半月,行走中饱览的美景和独特风土人情还历历在目。
渝东、鄂西,涵盖了长江中最为壮丽秀美的江段——三峡,但也因为远离主城交通不便,地处山地而发展滞后,至今聚集数个国家级贫困县。景美地贫,我们走访中切身体察到沿江劳动群众“食艰难”的境况,更感受到当地人民直爽开朗的性格和敢于开拓的韧性。经过深入采访挖掘,我们探寻到正在摆脱贫困、高速发展的城区背后坚实的检察力量,一个个鲜活的检察故事跃然纸上。
我和黑龙江记者站的韩兵站长是“长江行”的第五组,也是较为特别的一组——唯一一个本部记者和驻站记者的组合。采访中,我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携手走过一段难忘的三峡之旅。此行我们共承担六个检察院的报道任务,其中重庆五个,湖北一个。六县地处重庆东部及渝鄂交界位置,一路沿江顺接,县与县相隔一般一两个小时车程,距离较近,所以地理地貌、风土人情也有很大的相近性。
既然是“长江行”,必定要密切关联沿江地区的地理特性。采访前,我们已经对基本的地区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我们的行程中完整覆盖了三峡中的前两峡,也是最有名气的瞿塘峡和巫峡,这被我们列为重点关注的地理地貌。经过查阅资料,我们还发现一个重要讯息:六个区县中有五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潜在信号则是可能扶贫、涉农工作会高度重合,要注意避免主题重复。此外,我们还与重庆记者站、湖北记者站的同志早早建立联系,提前与每个院都作了详细沟通,先了解他们对报道内容和方向的意愿,再根据我们掌握的地区风土人情以及亮点检察工作,对采访主题作合理调整。行进中,我们根据采访得失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站的采访计划。
事实最终证明,提前准备至关重要。采访中,百分之五十的成果来自提前沟通好的主题。事前宏观掌握初步材料后,对各个院主题做好区分和错开,也被证明相当明智。因为途经的每个院都向我们详尽介绍了扶贫工作进展,而为了让每篇文章、每个院、每个县各具特色,我们只能艰难取舍,转而挖掘其他亮点。
本次走访的检察院基本属于报道薄弱地区,报道的频率和强度都不大,而且此次采访要求写出历史感,所以我们在深挖本地重大检察历程和故事方面下了一些功夫。这些内容恰恰是受访院容易忽略的部分。
单纯凭想象其实不难构造一篇好文章。在完美的行文构思里,可能有事迹突出的知名检察官,坚守岗位的平凡检察官,有本院充满戏剧冲突的发展史,有影响全院工作的重大事件,甚至事关本院存续与否的重大时刻。掌握了这些素材,就可以轻而易举完成一篇含金量很高的稿件。但现实是,想象中完美的素材,你可能一点也拿不到;干巴巴的材料里,很难闻出冲突的味道,以及事件的戏剧性;采访对象也有可能心中有料而嘴上无言。完美计划遭遇现实尴尬,才是记者的采访常态。
既然无缘自然遇到,只能拼命寻找破解之道。在既定安排外,我们发挥主观积极性,及时抓住采访中转瞬即逝的亮点,挖掘出被当地忽略的特色工作。
在重庆云阳的采访中,根据我们提前定好的主题:服务三峡库区移民新城建设,该院提供了一些近年来的材料,数据和内容都非常丰富,但缺少一些厚重的历史感和打动人的细节。于是我们提议,想跟来院比较久的干警聊聊。该院立即帮我们找到了两个完美的采访对象——移民工作开始时已经在该院从事反贪业务的副检察长,以及时任预防科长的检察官。从与他们对话中,我们成功捕捉到检察院在移民工作中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种种努力,精确到年月和姓名的记忆也令最终的成文充满细节感染力。
而在重庆奉节的采访中,开始该院检察长向我们热情介绍了本院正在大力推进一些工作,多数围绕重庆对奉节作为生态涵养地区的定位和安排。生态司法本是检察工作热点,但放眼整个长江经济带,这一工作就“泯然众人矣”。因此,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何将奉节作这一定位。检察长在回答中,提到奉节本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后来出于资源枯竭和对三峡库区生态的保护,而被纳入生态涵养区。因同样出生于煤炭老城,我们对这类城市发展脉络较为清晰,受到启发后我们继续深入追问,“服务转型中的煤炭城市”这一主题被完整勾勒出来。文章的主题瞬间由单纯的生态司法工作,扩展到更宏观的服务大局方面。
这些采访技巧被我们反复使用:积极寻找符合题旨的重大事件,并找来在院工作超过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老干警讲述记忆中的院史。从他们的叙述中,我们顺利挖掘了几个院为服务当地发展转型所作努力,为三峡移民重建家园保驾护航,查办震动一时的贪污大案等在当地甚至全国影响深远的工作,奠定了稿件历史感和厚重感的基础。这提醒我们,采访中需要灵活机变,更需要把控方向和焦点,要做采访活动的主持人而不仅是个来者不拒的倾听者。
采访最重要的还是从实地探访中获取“新鲜食材”。本身宣传型报道最易调子起得太高,而深入扎实的采访、如临其境的现场感无疑是最好的降调方法。眼睛看到的是现实生活中平易近人的检察官,耳朵听到的是掺和着烟火气的检察故事,只要认真体会、善于捕捉、如实复述,很容易就得到一篇生动的文章。
此次采访行程比较紧张,基本每个院的采访时间只有一天。为了确保有鲜活的话题和现场感,我们与每个院进行了协商,确保在短暂紧张的采访中能参加院里正常的办案活动或其他工作。这也得到当地检察院的大力支持。
在长寿,我们走访了长寿湖检察室,参观了该院新建的体验式预防教育基地,并与该区中医院员工一道参观了西南地区首个检察简史展览馆;在丰都,我们跟随检察室干警,深入该县最偏远的贫困村,查证惠农资金补贴的发放情况;在云阳,我们旁听了该院与扶贫办工作人员对接任务的日常座谈,并冒着暴雨和山体滑坡的危险,陪同预防干警下乡讲预防课;在巫山,我们见证了该院第一个派驻检察室揭牌的热闹,观看了该院干警结合当地民俗自编自导自演的法治小品;在巴东,我们旁观了检察官安排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与家人“亲情会见”。
在这些丰富精彩的日常工作中,检察官不再是威严高深的精英形象,而是化身有血有肉、性格迥异的真实个体。他们办事办案的风格,落实政策指令的速度效率,联系群众的言谈举止,从这些日常细节中,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素材。其中种种切身的体验体会,也成为我们稿件中现场感和见证感的来源。
此行采访节奏快、行程紧凑、稿件质量要求高,一路走下来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我们自身也获得全方位的提升。长江的故事很多很多,能记录下的太少太少,许多见闻和细节没法全部写入最终的成文中,但一路走一路思考的长江之行,前所未有的历练与考验,将会渗入今后的工作中,终究会证明功不唐捐。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编辑)
图为2013年7月23日正义网“预防职务犯罪·走进大国企”大型报道活动记者与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相关部门同志一起走进三元食品公司。
闫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