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总在基层

2016-09-21 01:09薛正俭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4期
关键词:亲民检察工作检察院

■薛正俭



最美的风景总在基层

■薛正俭

2012年9月,按照检察日报社安排,我作为驻站负责人和记者,有幸参与了记者“走黄河·说法治·话成就”喜迎十八大特别报道大型采访活动,与报社本部记者徐盈雁、摄影记者程丁和南京记者站记者肖水金组成宁夏黄河段报道组,在短短一周时间里,深入宁夏中宁、青铜峡、永宁、贺兰、平罗五个县级检察院,访机关、问干警,走村社、听民意,共采写了五篇报道 (主要由肖水金、徐盈雁执笔),文字稿虽然不长,但写出了新意,有价值、有分量。参与这次采访,我也收获颇丰,感受良多,它是我新闻宣传工作成长道路中一次不可或缺的经历。

如何到基层寻挖新闻

一、精心准备。

采访组每名记者,对检察工作和基层检察情况相对比较熟悉,能在宏观上较好地把握报道对象的实际状况。考虑到“黄河行”采访不同于一般采访报道的特点,特别要在事先安排了日程的有限时间内采访并形成有质量的新闻稿件,就必须提前熟悉被采访检察院的基本工作情况及所在地风土人情,才能到点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在采访中尽可能更直接地捕捉到一些新闻事实和迹象,也有利于立即判断出其新闻价值和背后的意义,准确捕捉新闻点。

接到采访通知后,我主要做了两项准备工作:一是向五个检察院下发了配合开展此项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院提前准备好基本资料,特别是特色工作情况介绍,突出具体事例,以便各位首次到宁夏的记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情况,并能以这些资讯为引导,迅速确定采访范围,更好地辅助采访。二是整理出当时宁夏检察工作思路和全区主要检察工作推进情况的有关资料,使各位采访记者能宏观地把握宁夏检察中心工作,保证报道的侧重点、时效性和有效性。从其后发表五篇报道看,均能围绕当年宁夏检察机关以打造“五个检察”、持续开展“关注民生、走进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彰显司法为民的主题。总的看,这种有备而来的采访方式,不仅能提高新闻的采写效率,还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新闻的价值。

二、收集挖掘。

最大限度地收集挖掘平常工作中的人文素材。在基层采访,不是每个检察院、每篇稿件都有重要的新闻题材,更多是常规性的检察工作,但一些看似平常的检察工作和状态,其中往往蕴藏着较深的人文素材。丰富的检察实践犹如一座富矿,可以说新闻线索无处不在,只是能不能用心去发现、去寻找,因为任何一小点,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线索。要做好收集挖掘工作,要注意三点:

第一,用心观察。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事实重要不重要,既不能称,也不能量,靠什么判断?当然要靠记者的眼睛去“称”、去“量”、去发现。只有养成用心去观察、去发现的习惯,才能用“发现”的眼睛去关注实际、关注检察、关注干警,进而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采集到更广、更深的信息量,不断丰富报道内容。

《宁夏中宁:做“杞乡”百姓贴心人》有一段话:“走进检察院大厅,两块在展柜中陈列的奖牌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位于大厅左侧的一块是该院2010年荣获的‘全国模范检察院’奖牌,右侧的一块标志着该院2011年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其实,两块牌子放在该院一楼大厅两个柱子边的小柜子里,一般步入大厅如果不留步细心观察,是很难发现的。两块牌子也说明这个检察院的不一般,而后文通过讲述驻村扶贫、检察联络站和服务微企三个具体故事,让读者对这两块牌子的含金量有了切身的感受。而在 《平罗:真情抚慰刑事被害人》一文中,记者在平罗县检察院控申科科长田巍带领下,来到刑事被害人小杜家中。一见面,小杜的父亲“紧紧抓住田巍的手”,说着感谢检察院和田巍的话语。“抓住”这一细节动作反映出小杜家人对检察机关感激之情的真情流露。“小杜躺在一张单人床上,床头摆着各种药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亲成为他的生活保姆和专职‘康复师’。”简单一句话,却反映出记者现场观察和采访问答是非常仔细的,也反映出采访记者的真情实感。

第二,用心思考。勤于动脑,多问多想。深入一线采访时,既要广泛了解收集各种检察新闻素材,又要用心琢磨,在思考中捕捉和挖掘检察工作闪光点。要带着问题去采访,把自己的思考贯穿于采访的整个过程,努力从不起眼的小素材中发现有用题材,写出有看点的检察新闻。

《永宁:打造“亲民检察”品牌》,就选取“老王热线”、检察长接访、干警入乡入村入社区、通过充实骨干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加强民行检察等三个方面素材,从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民生的主题出发,通篇围绕打造“亲民检察”品牌做文章。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对三个方面素材进行全面考虑,重点从开展这项工作为了什么、干了什么、取得什么效果等方面作了思考。

第三,用心“老材”。注意从老题材中抓取事物的新特点,选取独特的角度发掘新元素。《永宁:打造“亲民检察”品牌》,其中选取的素材“老王热线”,此前已经在检察日报报道过,但因其作为检民“连心线”影响力不断扩大,增加了服务民生、青少年犯罪心理矫正服务等新业务,在亲民检察方面被赋予了新内涵,将其再次纳入报道,符合新闻报道“新”字要求并充分说明了其在打造“亲民检察”中的新发展和新成效。

三、提炼主题,找准新闻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实现新闻报道的新视角是记者的永恒话题。要找准切入点,就要坚持宏观求深、微观求活。宏观求深就是从检察中心工作大背景中立体式表现报道主题;微观求活就是抓住基层检察机关在抓具体落实工作的细节。如 《宁夏中宁:做“杞乡”百姓贴心人》《永宁:打造“亲民检察”品牌》等报道均体现了这一特点。新闻的素材常是以散乱的形式出现的,记者要善于从这些素材中提炼,犹如采购员街上买菜,不是见什么菜就买什么菜,而是要挑选精品,采买顾客喜爱吃的蔬菜,找准新闻切入点,选准新闻角度非常重要。

宁夏地域小、基层院少,作为驻站记者,我平时比较关注宁夏检察工作推进情况,各院情况基本比较清楚,对确定采访的五个检察院,事先调研在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围绕亲民检察采访的思路,得到采访组同行的认可,《宁夏中宁:做“杞乡”百姓贴心人》《青铜峡:祥和的塞上“鱼米之乡”》《永宁:打造“亲民检察”品牌》《贺兰:“老兵服务热线”受追捧》《平罗:真情抚慰刑事被害人》,这五篇报道我们集中选择的主题是:亲民检察。通过选择这个报道角度,我们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写作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把新闻稿写深、写活了。因此,选好报道角度,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纸上就能苦思冥想出来的,在采访上下功夫非常重要,利于捕捉到核心问题,同时要关注其现实意义,才能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报道产生良好的宣传效应。

“黄河行”采访之感悟

一是最美的风景总在基层。有人说,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我平时写稿更多的是围绕会议转,围绕开展的活动、公文材料和诉讼文书忙,围绕手机、电话和网络找寻素材,写出的稿件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而不新鲜。而“黄河行”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使我了解到更多鲜活素材、接触到了更多风景和故事,坚信只有沉下去才能发现基层检察工作的亮点、闪光点,才能感受到火热的基层检察生活,才能挖掘出检察工作背后的社会意义,才有可能提升新闻的深度,体验一种境界、精神和热情。学会沉入基层中,这不仅仅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新闻记者的成就感所在。

二是深入基层才能体验不一样的感觉。新闻界的前辈范长江同志曾经说过:“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黄河行”是一种别样的基层体验,大抵就是为了宣传检察正能量,倾听人民心声,反映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情怀。特别通过深入基层走企业、进农家、入田间、蹲炕头,学会了尝试转换角色,站在基层检察立场上想问题,与干警和群众心贴心、面对面,真正感受群众疾苦、体验基层检察干警生活,不仅写出的稿件更加鲜活、具有生活气息,整个人也少了浮躁,多了谦诚。

(作者系检察日报驻站记者)

图为2012年11月13日“走黄河·说法治·话成就”活动采访团到达黄河入海口。

本报记者徐伯黎摄

猜你喜欢
亲民检察工作检察院
最亲民的海王 静态体验玛莎拉蒂Grecale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廉价亲民黑鸟单车BB10 GPS码表评测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贵族”大樱桃如何这般“亲民”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