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非公经济发展研究

2016-04-16 14:54:49洁,王
关键词:非公经济阜阳企业

杜 洁,王 景

(1.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市统计局,安徽 阜阳 236032)

阜阳非公经济发展研究

杜 洁1,王 景2*

(1.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市统计局,安徽 阜阳 236032)

非公有制经济是阜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非公经济具有数量多、发展快、贡献大,辐射广、结构优、活力强,体量小、劳动密、转型快的特点,但在市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也有不少问题。解决观念、环境、制度瓶颈,优化服务和管理,任重道远。

非公经济;对策建议;阜阳市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4.04

非公有制经济是阜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开拓就业渠道、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创新观念意识、解决认识误区,建立负面清单、清除制度壁垒,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功能,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内功,依然任重道远。

一、非公经济发展特点

(一)数量多、发展快、贡献大

一是数量多。2014年末,非公法人企业2.26万个,占全部法人企业的 95.6%;非公经济单位(含个体经营户)20.63万个,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9.5%[1](不含农户)。二是发展快。随着2011年《阜阳市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2]出台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活力得到巨大释放,非公企业呈“井喷式增长”。近两年全市私营企业个数年均递增35%以上。“十二五”时期前四年,非公经济累计创造增加值2445亿元,年均递增13.5%,比GDP快3.1个百分点。三是贡献大。2014年,全市非公经济创造增加值723亿元,占GDP的60.8%;非公经济税收超过100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4.8%。年末非公经济单位从业人员375万人(不含农户),占全市非农从业人员的94.9%;非公经济对全市经济平均贡献率超过75%。

(二)辐射广、结构优、活力强

一是辐射广。除了一些限制领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外,非公经济辐射范围广、层次深、影响大。目前,工业的84%、建筑业的90%、服务业除金融、电信、公共管理外的绝大部分已被非公经济占领。2014年,交通运输仓储业41%、餐饮业98%、贸易业76%、房地产业91%的经济成果为非公经济创造。随着准入门槛和条件不断放宽,非公经济在一些新的领域取得长足发展。2014年60.8%的非公经济份额中,超过10%来自混合所有制。二是结构优。非公经济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56.1%提高到2014年的60.8%,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从非公经济内部看,三次产业比例为 14.1:59.1:26.8。一产比重最低,但上升势头明显;二产比重最高,主要得益于工业占 50.4%;三产比重偏低,主要是因为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准入制度起步较晚。在整个723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中,纯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各占 40%,混合私营占16.6%,涉外经济不到 4%。三是活力强。非公经济大多为中小微企业,但却是市场中最活跃、最具创新精神的部分。从工业内部看,大中小微四类企业人均年创造产值分别为109万元、71万元、100万元、690万元,微型企业最高;四类企业单位资产创造产值分别为 1.23元、1.50元、2.23元、1.65元,企业规模越小,资产发挥作用越大。2014年,非公经济增长9.3%,高于公有制经济1.7个百分点,其中,纯私营经济增长18.9%。

(三)体量小、劳动密、转型快

一是体量小。除了少数大企业外,大部分非公企业规模小、体量小。2014年末,全市私营企业户均就业人员不足9人,仅为城镇非私营企业的5.5%;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超过100人的仅有473家,占私营企业的3.8%;就业人数低于50人的有11236家,占89.7%。二是劳动密。非公经济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建筑、贸易餐饮、房地产和居民服务等五大劳动密集型行业中。2014年,私营经济中,工业、建筑、贸易餐饮、交通运输就业人数分别占私营经济的 38.4%、11.4%、29.1%、4.1%,四大行业就业人数超过私营企业的 83%;个体经济中,工业、建筑、贸易餐饮、居民服务就业人数分别占9.9%、1.0%、74.2%、7%,四大行业就业人数超过92%。三是转型快。由于个私经济准入门槛低、经营灵活、就业简便,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首要载体是非公领域,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核心主体是非公人员。加之非公经济适应性强,市场变化过程中船小好掉头,因而更易于转型发展。近两年私营经济注册户数年增加 35%以上,而淘汰率接近1/8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015年全市100多家非公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中心挂牌是最好的证明。

二、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非公经济面临着观念、环境、制度、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壁垒和问题,主要体现为市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

(一)市场因素

一是发展环境不平等。在去库存、去产能和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过程中,政策面可能更有利于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非公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二是生产环境不平等。大部分非公企业竞争能力弱。首先,原材料采购批量小,议价能力弱,成本控制水平受到限制;其次,人口红利消退,工资成本压力较大;最后,随着经济转型,管理成本会逐渐增加。

三是资源环境不平等。宏观调控中的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往往更青睐于“中”字头国企,加之行政力量干预,往往导致非公经济在资源、环境处于被动地位。

(二)企业因素

一是发展理念与发展意愿相悖。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多数非公企业仍然热衷于零打碎敲、小富即安,谋变、谋大、谋强观念不强;谋思路、谋对策、谋发展动力不强;谋出路、谋市场、谋未来能力不强。有的企业虽然发展主观意愿很强烈,但一碰到具体问题就缩手缩脚、畏缩不前。典型的就是善于找政府、找市长,而不善于找政策、找市场;善于遵循传统老思维、老观念,不善于接纳新思维、新事物;善于单打独斗,不善于联合共赢。突出表现为信用差、信誉差,甚至是恶意欠款、逃废债务;故意合同违约、合同欺诈;故意一户多账、编假造假;故意隐富,不愿推广宣传、不敢展示企业形象。

二是创新需求与创新行为冲撞。大部分非公企业模仿从众行为突出,都有创新意愿甚至创新冲动,但由于概念模糊、意识淡漠,多数情况下无所适从,导致创新意识与创新行为冲撞。加之多数非公经济本钱小、实力弱,且处于生产链低端,创新投入急功近利。2014年,全市131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占6.9%。其中,公有制经济占22.7%;非公经济占6.0%。主要归因于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大路货、过得去;创新动力不足,投入高、风险大;创新人才匮乏,待遇低、条件差、留不住;创新资金短缺;创新服务不足。

三是管理粗放与治理结构家族化并存。大部分中小非公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烙印深刻,不具备、也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有些企业虽然在形式上具备了现代企业架构,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了夫妻档、父子档、兄弟档架构,生产、管理、供销、财务形成一条龙亲戚链,外人难以插足,造成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式管理模式,陷入财务不透明、信披不及时、决策家长制、管理家族式的小富即安式传统农商经济发展怪圈。

四是人才匮乏与人才浪费并举。一方面非公经济普遍缺乏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关键岗位工程技术人才,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决策管理架构家族化,导致外人不被重视、不被重用,难以施展才华,并且陷入家族式内斗中,造成人才浪费。由于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在薪酬待遇、职务晋升、发展空间等方面受到牵制,一些管理技术人员像走马灯似的快进快出;一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引得来、留不住,有的尽管暂时留住了,但由于生产、薪酬、生活条件所限,留不长也留不住心;加之企业自身对人才培养存在误区,人才储备、人才积累严重滞后,造成企业人才匮乏与浪费并存。

(三)政府因素

一是制度壁垒多。非公经济在思想认识、市场准入、产业投资、行政垄断等方面存在不合理规定,阜阳同样存在内外在制度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主导性制度壁垒以及锁定性制度壁垒。首先,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公众,对民营经济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次,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最典型的就是土地与资本问题。第三,行业壁垒突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非公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但具体到某个行业、某个部门就会打折扣或者无计可施。典型的就是融资渠道窄、融资难、融资贵。

二是政策落实难。首先是项目落地难。受用地指标限制,一些招商项目和签约项目难以落地,不但影响项目建设和银行信贷支持,也影响了政府信誉。其次是办证难。突出表现在办事效率上。一个项目从审批到落地往往要跑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单位,盖数十家橡皮图章。第三是兑现难。有些优惠政策附加条件多,难以落到实处,比如税收减免与社保捆绑(与非公企业社会责任有关)。奖补标准设置门槛不一,配套政策措施变化快、落实难。最后是非公经济政策往往一头热、一头凉。许多领域存在“玻璃门”现象,看得见、进不去,一进就碰壁。

三是服务不到位。首先是非公经济管理政出多门。存在工商联、非公办、经信委、行业部门多头管理现象;非公企业有诉求不知道找谁诉说,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解决。其次是非公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分散。政策不集中、不统一,分散在多个部门;存在重审批、轻服务,重收费、轻办事,审批程序复杂,办事效率低。一些部门存在中梗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依然;个别掌握审批职能的部门和个人,故意刁难设卡,办事推诿拖拉,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增加企业灰色成本。三是优惠政策宣传不及时、反馈不到位、督导走过场。不少企业不知道政府有哪些优惠政策(具体到单一部门也说不清楚,调查显示仅30%非公企业知道优惠政策);相关部门一次性告知义务不明确、不到位,企业反复跑路,影响办事效率。

三、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观念意识,解决认识误区

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强化非公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主体认识。充分认清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加强引导、加强宣传,从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对非公经济发展予以倾斜。整合部门政策资源,及时兑现非公有经济融资、税收减免缓等优惠政策。

社会各界要走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和盲区。当前,非公经济已经站在经济发展前台,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要走出“疑私、怕私、防私、仇私”的观念误区,树立“信私、拥私、爱私、护私”的新型认知理念;走出非公经济“发展慢、层次低、信誉差、贡献少、小配角”的认识盲区,根植非公经济是加速阜阳崛起、实现“皖北争一流、全省赶平均、同步达小康”理念。

企业要提升经营管理理念。破除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树大招风思想,培育开拓进取、放眼世界眼光;破除独断专行、权力错位、缺乏诚信、疏于管理行为和家族式管理思想,树立现代管理、诚信经营理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摈弃不合时宜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模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破除政府要素依赖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诚信回馈社会。

(二)建立负面清单,清除制度壁垒

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推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和“一照一号”登记制度。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构建权界明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制保障的职能体系。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加大对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治理力度,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

(三)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功能

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制定非公经济发展长期规划,从培育创业主体、放宽市场准入、强化财税支持、扩大融资渠道、加强创业补贴、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推动非公经济发展。

提升政府服务功能。坚持问题导向,完善领导牵头帮扶与长效机制;建立非公企业直接沟通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完善工作机制,及时跟踪梳理企业需求,认真督查、督办、落实,着力解决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公共服务等瓶颈问题。提高履职能力,创新落实途径,完善落实方式,健全纪律保障机制,确保各项非公经济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抓紧兑现承诺,落实贷款贴息、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财政补助等奖励措施,降低企业优惠政策门槛,杜绝弹簧门、玻璃门现象。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注重信用评级建设,实行失信企业黑名单备案制度。加强政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第三方监管质押贷款、土地合作社抵押贷款等贷款品种,扩大授信额度、简化审批程序。加大企业直接上市融资扶持力度,切实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非公经济发展。

(四)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内功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摒弃家长式管理方式,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加快企业人才储备库建设,建立人尽其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信用意识,强化信用危机。重视企业文化发展,激励提升职工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推动企业创新,坚持内涵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王 景.阜阳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39-43.

[2]张梅香.中共阜阳市委、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阜发 2012 年3号)[Z].

F202

A

1004-4310(2016)04-0016-03

2016-04-12

杜洁(1987- ),女,安徽阜阳人,统计学硕士;王景(1967- ),男,安徽涡阳人,高级统计师,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阜阳企业
发挥优势 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华人时刊(2023年13期)2023-08-23 05:42:38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人大建设(2018年12期)2018-03-21 06:00:34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