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曼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01)
□教育、教学研究
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的现状与走向
李 曼*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01)
通过对采集到的238篇有关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层次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基于此,未来关于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在主题上要进一步加强国内与国外以及学科之间的深度交融;在方法上强调多元研究方法的运用,在功能取向上应增加中外对比研究的份量;在学术影响力方面要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现状;发展走向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4.30
英国历史学家科班(Alan B.Cobban)曾经指出:“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加强了这样的观点,即如果要使智力活动的契机不被消散,那么在取得学术成就之后,就必须迅速做出制度上的回应……经久不息和有控制的发展只有通过制度上的架构才能得到。”[1]可以说,大学制度建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大学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学术性是其本然生存逻辑,学术性的保持与提升则直接受制于教师的能力与水平,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教师的聘用和晋升制度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目前,我国各高校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人事制度改革,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在文献分析基础上探析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现状,并试图勾勒出未来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走向。
中国知网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料最为完备且持续更新的数据库,不仅包括期刊、硕博论文也包括学术会议、报纸等资料,因此,本文以中国知网为平台进行数据采集。首先,对主题包含“大学教师聘任”或“高校教师聘任”为检索条件进行搜索,并将检索时间限定在2014 年10月1日,共获得248个样本,剔除其中10篇重复刊登的论文,最终获得238个样本。针对所获样本,以研究时间、研究主题分布、研究功能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被引频次五个维度为分析框架,并将所获信息输入SPSS19.0软件逐一建档,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整体上把握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态势。
(一)研究时间
对不同年份关于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的发文量进行考察,可以从时间维度上把握其研究的基本情况。从所采集到的238个研究样本的年度分布来看,在1985年到2014年的近30年间,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2年之间,关于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2002年的发文量为零。2003年成为研究的转折点,发文量大幅攀升,之后虽然有小幅度的下跌,但基本上趋于平稳。这与2003年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有很大关系,北大人事制度改革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也促进了其他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在2004、2005、2006年的短暂回落之后,关于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又经历一个小高峰,这场研究热潮与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改革不无关系。
图1研究时间分布情况
(二)主题分布
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统计,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的重点以及切入点。根据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目前学术界尚未对教师聘任制度有公认的分类标准,本研究在借鉴相关成果以及资料爬梳的基础上,最终确立“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与实践”“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基本理论研究”“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历史沿革”“大学教师薪酬问题研究”“大学教师准入与退出”“大学教师激励机制”“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国外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及其中外比较”“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共十个主题为统计维度,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主题分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这十个研究主题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别,第一类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基本理论研究与国外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及其中外比较,这两大主题占总发文量的 46.5%,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大学制度是“后发外生型”,百年大学历史当中先后借鉴了美国、日本、德国、苏联大学制度,因此对国外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译介必不可少,但任何外在制度的引入必将面临一个“本土化”的问题,中外比较并吸收精华是研究的最终归旨。第二类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与实践、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法律问题以及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历史沿革,三大主题占研究总数的 36.9%,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所在,同时也表明了近30年来有关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视角主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存在问题与改革走向进行探讨,试图为教师聘任寻找新出路;二是以史借鉴,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归纳教师聘任制度发展脉络;三是从法律角度解读教师聘任合法性与合理性。第三类为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之所以将其单独列为一类是因为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所引起的争议,使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出现拐点。第四类为大学教师薪酬问题、大学教师准入与退出、大学教师激励机制、大学教师学术评价,这四个研究主题所占比例均不超过5%,聚焦于大学聘任制度的一个侧面,共占研究总数的9.5%。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第一类研究中研究者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分别从新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心理契约、模糊综合评判法、学术职业、伦理学、契约论、社会资本、教师角色等视角对教师聘任制度进行解读。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主要从制度变迁主体、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变迁产生的路径依赖等入手,强调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如何发生变化以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术职业角度下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主要聚焦于大学学术发展的效率性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的耦合上,效率机制是指大学采用市场竞争模式来选择和激励教师,以绩效和可外显的成果为依据来作出人事决策,按照效率原则设计各环节——聘任、晋升、终身教职以及给予奖励等;合法性机制是指学术人员所崇尚的价值观、学术规范、社会约束以及发挥激励作用的非经济因素[2]。基于教师角色概念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将大学教师置身于“生存人、职业人、单位人、事业人”的不同身份下,不同的角色概念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在第一类别的研究中,国外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及其中外比较这一主题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研究者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国家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其中美国终身教授制度是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们的研究探索大都沿着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一是提倡废除终身教职。研究者围绕着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事业心以及职业平等方面对其提出质疑,列举其若干弊端,主张废除该制度;二是维护终身教职。针对一些研究者的批评,支持者进行了相应的回应,他们论证了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重要意义,并指出当前的批评大都建立在对终身教职的误读甚至歪曲的基础上。三是提出改进。大学管理机构、州政府以及研究者就如何改进终身教授制度提出了各自的建议。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以国外某所大学为样本的个案研究,如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马龙。托马斯(Mallon,William Thomas)的博士论文《废除或建立终身教授制:教师聘任政策的四个案例研究》(2000)以及以美国耶鲁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为个案的研究,总体上来讲,国外对聘任制的研究相对成熟,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是,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特定学术制度背景下的研究,国内学者在借鉴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本土化的吸收和改造,否则难免出现“南淮北枳”的结果。
第二类别的研究主要涉及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与实践、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法律问题以及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历史沿革三个主题,其中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与实践所占比重最大,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问题: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现存的问题、对所存在问题的反思以及今后改革的策略。聘任制度现存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员队伍没有淘汰;二是职务晋升以内部提升为主,缺乏外部竞争压力;三是晋升标准过多考虑非学术的因素;四是近亲繁殖严重。对所存问题的反思主要有以下两个研究特点:第一种是将大学教师聘任制当作一个引入点,借以对中国大学本身作更为深入的、批判的探讨与反思,主要涉及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形而上的层面;第二种是对教师聘任制度本身的反思与批判,如绩效考核制度中的量化原则的适切性问题;学术评价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关于今后改革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二是由重“资格评审机制”向重“岗位聘任机制”转变;三是由论资排辈向竞争、激励约束机制转变;四是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任合同关系转变;五是由单一的用人形式向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转变;六是由依靠教师个体能力单兵作战向创新团队协同攻关转变。关于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法律问题从作者来源以及所属的专业学科来讲,大多是法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学者所著。
第三类为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专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香港大学甘阳为首的保守派和以北京大学张维迎为首的激进派的两军对垒中;第四类为大学教师薪酬问题、大学教师准入与退出、大学教师激励机制、大学教师学术评价等主题,就目前研究文献来看,大多停留在制度文本的介绍中,缺乏制度背后治理逻辑的深刻分析。
(三)功能取向
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民族化与本土化道路发展的。经过了国外-译介取向、中外-对比取向和国内-建构取向的研究理路。
1.国外-译介取向
在所检索的文献中,有 14.8%的文献直接介绍国外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发展情况,其中介绍美国教师聘任制度的文献为26篇,介绍德国教师聘任制度的文献为2篇,其余的有关英国、日本、尼日利亚、印度等国的情况均有涉及,这说明研究者比较关注国外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尤其是聚集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美国的教师聘任制度,注重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已有研究文献也暴露出仅注重经验的描述,缺乏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生长环境的批判性审视。
2.中外-对比取向
统计显示,中外对比取向的研究为18篇,占研究文献总数的7.5%,国内研究者已经从单纯的“拿来主义”的研究思路转向立足于“本土化”的反思,其中中美比较研究有12篇,涉及教师聘任制度文本的比较、教师利益的比较以及学术职业发展规划的比较。除此之外还涉及中德比较、中英比较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比较。从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虽然中外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研究也仅限于政策内容比较,但毕竟预示着学者研究理路的转型。
3.国内-建构取向
国内-建构取向的研究文献占研究总数的77.7%,其中 10.9%的文献回顾了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发展历程,13.8%的文献研究了我国高校聘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2.5%的文献研究了著名教育家的教师聘任思想,包括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等。大学教师准入、退出、激励机制以及学术评价制度等研究均采用国内-建构取向。
(四)研究方法
方法的变化(包括研究者思想方法的变化和研究中使用具体方法的变化)是研究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研究越深入对研究方法的要求越高[3]。从这个角度理解,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方法的考察不仅可以宏观把握学者研究的广度,更考察了研究的深度。统计显示,在所得的238篇文献中,主要采用了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思辨研究和文献研究是研究方法的主体,238篇文献中思辨研究58篇,占文献总量的24.3%,文献研究法为166篇,占研究总数的69.7%,采用文本分析法的文献3篇,占总数的1.4%,案例法有10篇,占总数的4.2%,问卷法有3篇,占总数的1.4%。
通过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方法的概览,可以看出30年来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呈现的三大特点:一是重思辨轻实证。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多是从描述性出发,只停留在经验的介绍以及存在问题简单分析上,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撑,尤其是教师聘任制度实施后对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教师满意度是否提升等缺乏深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单一。目前社会学研究广为流传的质性研究法,如田野考察法、叙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在已有的研究中鲜有发现,多元研究方法意识欠缺。三是研究方法使用不规范。已有研究中无论是案例研究法还是问卷调查法,抑或是思辨研究都多少存在着不规范问题,如个案研究分析不透彻,思辨逻辑性不强,问卷设计与实施操作不够严谨。
(五)被引频次
根据已有文献分析,被引频次50次以上的文献5篇,占总文献的2.1%,其中两篇文献被引分别为66次和78次,这5篇文献发表时间均较早,这虽然是引用率较高的一个因素,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这5篇论文的研究质量。被引频次在40到50次的文献为2篇,占总数的0.8%,30次到40次的为1篇,占总数0.4%,20次到30次为8篇,占总数的3.4%,10到20次为21篇,占总数的 8.8%,其余文献引用率均在10次以下,占总数的84.5%,其中85篇论文甚至一次也没有被引用过,占总数的 35.7%。笔者对引用频率较高的文献进一步分析发现,基本上聚焦于某所高校或者聚焦于某几位研究者。总体来说,三分之二以上的研究质量亟待提升,此问题应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30年以来,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走着一条不断成长的道路,从1985年的零星研究,到2003年的突飞猛进以及之后的稳步增长,研究主题也不断深入扩展,超越了单纯的国外-译介取向与国内-建构取向,立足于引进国外现代大学制度基础上的本土化建设,研究方法上虽然仍旧以思辨为主,但已经出现目前流行的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这反映了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的蓬勃发展态势,但也应看到目前在研究主题、方法以及学术影响力上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未来要关注的重要领域。
(一)在研究主题上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研究以及不同学科的深度交融
30年来,我国关于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对外注重译介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对内既注重对教师聘任制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目前存在问题的剖析,又注重对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教师聘任观的解析,可以说大学教师聘任制度走出了一条“在反思中崛起、在比较中发展、在交互中独立”[4]的道路。在系统反思目前研究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走向时发现,研究者过于注重“是什么”和“怎么办”的研究,忽略了“为什么”的研究,“为什么”是连接“是什么”和“怎么办”的中间纽带,如果对“为什么”的探析不够深刻,缺乏对国外教师聘任制度生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研究,盲目采用“拿来主义”进行直接移植,不仅会产生“橘逾淮为枳”的结果,而且对中国学术与教育传统也是一种破坏。而国内建构取向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问题-策略的研究思路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上也只是就制度谈制度,缺乏对制度背后治理逻辑和治理理念的深层剖析,这样的研究路径下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没有针对性,更是缺乏操作性。因此,从整体来看,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是缺乏深度的,目前的研究还处在问题的表层,尚有充足的研究空间。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大学专业设置采取系科模式,不同学科间壁垒森严,已有的研究缺乏学科交融。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实践与改革主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中,有 92%是教育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历史沿革这一主题研究的学者中,有 73%是历史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而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中,有 85%属于法学背景的研究者。以上数据说明,单一领域的研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科壁垒尚未突破。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不仅有利于学术繁荣和交叉学科的兴起,也有利于从不同层面检视研究主题,使研究主题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所以,如何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研究以及不同学科的深度交融,鼓励运用不同学科研究范式、立足不同研究视角解决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未来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命题。
(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多元研究方法的运用
受我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以思辨研究为主体,追求宏大叙事体系下的思维逻辑演绎,缺少实证研究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所倡导的质性研究法,这说明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在研究方法上并没有取得质的突破。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过于注重思辨研究,会使研究问题因立足宏观而缺乏“解剖麻雀式”的细致剖析,一些微观领域很难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微观领域如大学教师的薪酬、准入与退出以及激励机制等的研究分别占总研究数目的0.8%、1.6%、3.7%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反观国外,对大学教师聘任的研究多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如前文提到的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马龙·托马斯(Mallon,William Thomas)的博士论文《废除或建立终身教授制:教师聘任政策的四个案例研究》(2000),该论文以四所四年制文理学院为案例,其中两所学校从任期合同制转换成了终身教授制,另外两所高校从终身教授制转变成任期合同制,作者深入四所学院,通过翻阅学校的政策文件、访谈、调查表以及参与性观察等手段来研究四所学院转变他们的教师聘任政策所引起的组织变革的过程以及其背后的推动因素[5]。美国波士顿学院教授阿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出版的《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等均是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研究大学教师问题的,其研究结论微观具体,洞察深刻,研究成果在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基于国内外研究方法上侧重点的不同,我国未来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必须在方法上进行转换,超越单纯的以思辨为主的逻辑演绎法,积极引入现象学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等“前卫”的质性研究方法,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将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这是未来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方法发展的重点。
(三)在研究功能取向上应增加中外-对比研究的份量
我国的大学制度是借鉴西方并经过本土化建构而生成的,因此不论是大学教师聘任的纵向历史研究,还是不同国别的横向比较研究都是必要的。西方国家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的借鉴为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方法论基础。西方大学教师的准入、退出、学术评价、职务晋升等机制都是在西方特定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其大学也是“早发内生型”的,很多制度的建设都是随着大学的发展经过实践调试并与外在文化环境深度契合的。我国大学“后发外生型”的生发模式使得大学的国际性和本土化关系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尚不成熟时,我们主要采用国外-译介取向的研究,在未来研究中,我们需要将国外教师聘任制度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14.8%的文献采用国外-译介取向,7.5%的研究采用中外-对比取向,77.7%的研究采用国内-建构取向,从数量上看,国外-译介取向和中外-对比取向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是未来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应加强的研究重点。任何应用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未来中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应该立足于中国土壤,吸收、借鉴和继承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理念和思想,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虽然本土-建构取向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有深度的研究并不多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国外-译介取向与国内-建构取向的中间桥梁,中外-对比研究更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四)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应提升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目前衡量一项研究水平的高低主要依靠研究成果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论文的被引频次。前文数据显示,84.5%的数据被引频次不足十次,其中一次也未被引用的期刊占总数的 34.5%,由此可见,虽然大量的研究者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做贡献,但被学术共同体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也没有出现如阿特巴赫所进行的大规模实证调查,更没有出现翻译到国外的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和文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学术影响力较低的表现。因此,提升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提升学术影响力,也是未来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1] Alan B.Cobban.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M].Methuen & Co.Ltd. 1975:38-47.
[2]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 叶澜,陈桂生,瞿保全.向着科学化的目标前进——试述近十年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J].中国教育学刊,1989(3):2-6.
[4] 朱德全,杨鸿.新时期教学论研究的现状与走向[J].教育研究,2009(3):77.
[5] William Thomas Mallon. Abolishing or Instituting Tenure:Four Case Studies of Change in Faculty Employment Policies[D].Harvard University.2000.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Status Quo of Research on Faculty Appointment System in Universities
LI Man
(Beijing Educa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39)
In accordance with analysis on 238 pieces of documents about research of faculty appointment system in universities collected from CNKI, this ar ticle discovers and indic ates tha t th e fa culty appointment s ystem in Chines e u niversities app ears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tendency, but there still exist certain defects and limitations in contents, methods and levels of the research. To explore in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based on the status qu o of the r esearch,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deep blending both in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ifferent disciplines; emphasize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research methods;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research on Sino-foreign comparison and improve academic value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aspect of cited frequencies.
university faculties; appointment system; status quo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direction
G647
A
1004-4310(2016)04-0130-05
2016-03-26
李曼,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