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2016-04-15 21:42高敏刘志国
商情 2016年11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创新能力

高敏++刘志国

【摘要】本文具体阐述了隐性知识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概念,从本质上揭示两者之间的的内在联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隐性知识 研究生创新 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体系中,知识资源有两种重要的形式,其中显性知识大多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明确了的内容,而隐性知识则相反,它来源于个体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观察和理解。由于隐性知识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方法和研究的思路,再加上彼此之间的交流,它就能够更加全面的发挥人们的创新能力。所谓的创新,就是指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和脑力思想来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这是一个需要不断钻研和努力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了解隐性知识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系,本文将从以下个三个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隐性知识的提出

随着知识管理形态的不断进化,人们对知识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1958年,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波兰尼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他提出的隐性知识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非言述的智力发展而来的一种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技能、是语言不能表述清楚的。另一层是指隐性知识的动态结构中人对辅助项的认识即“格式化”的隐性知识,也是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

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以来,人们对隐性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不同的学者对隐性知识有着不同侧面的研究,例如包括认识基础方面、形式主体方面、技能和认识方面等。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是人类对知识深入挖掘的过程,也是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是缺乏创造力,原创性成果稀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国际学术论文数量偏少;二是实践能力较差,科研实践参与度低。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其价值观、关注点和研究角度不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所持的观点通常各异。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1)认为传统教育理念限制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之前的传统基础教育,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灌输式,以教学内容的单—性为出发点。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育影响延续至研究生教育中,加之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而且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滞后,学科专业比较狭窄,那么结果往往就限制了学习的视野,缩减了研究生想象的空间和相互借鉴的机会。

(2)认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导师素质干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有些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较少,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也就无法提供给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有些导师知识严重地老化,既不能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的成果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也不能去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有些导师的科研任务繁重,或者是社会活动较多,或者所带的研究生过多等原因,使得导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来认真地指导自己的学生。导师的队伍水平差异,导致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的限制。

(3)认为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的下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高校研究生的超量扩招直接降低了研究生的质量。我国本来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距较大,平时对于每个研究生的资源投入也小得多,犹其是在科研经费方面。如今研究生待遇逐年下降,加上学费的暴涨,更让很多学生为了完成学业成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这样对于原本就底子差的同学更是缺少了前进的动力。

三、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直接指向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阶段则应大力强化方法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隐性知识中的直觉、酝酿效应等认知思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应努力促进个体隐性知识的开发和显性知识的内化,激发人的创造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前学术界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获取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由4个因素构成:课程学习成绩、在学期间发表学术性论文、学位论文水平和科研实践工作能力。研究生教育强调将学生引入学科的前沿领域,藉此形成研究生的批判意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种隐性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培养研究生隐性知识的获取能力。

(2)研究生隐性知识的获取。隐性知识具有内隐性,它的获取必须通过知识主体亲自体验、实践和领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着重考虑的是研究生个体的创新能力,个体隐性知识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的,同个人成就和能力的开发有内在联系的、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达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分为认知和技能两个维度,涉及个人所具有的价值观、认知、人际关系技能、情感因素、技术诀窍和专业技能等,它对一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隐性知识对研究生直觉思维发展和激发创造力的作用。由隐性知识发展而来的内隐认知对创造性活动的完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内隐认知是个体意识不到的认知活动,它有助于个体完成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内隐认知的激发作用。

创造力可以通过人际间的互动和交流得到激发,加强隐性知识的共享将成为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尽相同,个体的隐性知识也各有所长,在此情况下,加强沟通、交流,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对激发个体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创新是高度依赖隐性知识的工作,研究生创新能力其实就是自身隐性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应用。只有高度重视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施琴芬,吴祖麒,赵康.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J].中国软科学,2003,(8).

[2]魏仁仕.基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知识管理策略影响因素研究—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例[D].浙江大学,2006.

[3]张庆普,单伟.企业知识转化过程中的知识整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4]Rogers,E.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Free Press,NewYork,1983.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如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隐性知识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地图分析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