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清初四王”之一,在清代画坛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注重摹古,学习宋元时期绘画的笔墨和意趣,他的绘画师承明代董其昌,也学习元代黄公望的绘画技法。王时敏一生留下许多仿古作品,他的画作临习古人笔墨意趣,表现文人画的意境,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时敏,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与清初画家王鉴、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再加上画家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王时敏是“四王”之首,又开创“娄东派”,工诗文,画山水,也作花鸟,是清代著名山水画大师。清代山水画领域中,文人士大夫绘画占有绝对优势,尤其在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北宗”文人画理论影响下,逐步发展了一批画家群体,特别是“四王”。王时敏作为“四王”之首,也在这一趋势下进行发展。王时敏承袭明代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运用于实践加以发展,他广泛吸收前人的精髓,晚年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摹古”之法
王时敏,明朝宗万历二十年八月十三日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家世显赫,其父王衡早亡,爷爷王锡爵是明朝大官,他从小在爷爷的大学士府长大,深受祖父的喜爱,生活富足,条件优越,生活情趣雅致。他早年时,由于其祖父及其家族与董其昌交往密切,王时敏师从董其昌,并得到真传。因此,王时敏的绘画受董其昌的影响极深,也很好的继承了董其昌的艺术思想。董其昌主张师法古人,变古法为我法,并提出了著名的“南北宗”论。该理论要求作画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大量临摹,从临摹中学习前人绘画作品中的笔法、用墨、篇章、布局等,将不同的绘画形式组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当时对文人画家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十分重视,因而逐渐被认可,成为一种注重笔墨趣味和精神气韵的艺术模范形式。
王时敏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深受董其昌的艺术理论思想的影响。他习画以古代画家的真迹作为临摹粉本,不局限于一家而习。临摹古代名家作品,将此作为绘画的基础,注重“笔墨”的学习。研习宋元时期山水画作品的运笔、用墨、结构、造型等各个方面,主张摹古,但是不拘泥于古人之法。王时敏对传统绘画技法进行精细的学习,但不是完全刻意的习古,而是通过临摹学习,将作品的笔墨风格进行打散与重组,再结合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行艺术创造,最终形成个人的艺术风貌。“摹古”之风,是受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影响的趋势。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元代艺术家,尤其是“元四家”的绘画作品,笔墨、结构、创作都达到难以逾越的高度,后代的画家习古成了盛行之风。这一现象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仿制古人绘画作品,通过学习前人作品中的固定程式,结合自身的文化修养,表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及特点。这样看来,“摹古”不是没有创新的死学,而是山水画的必然趋势,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山水画发展。王时敏师从董其昌,走出了正确的山水道路。
笔墨形态的形成
王时敏后来醉心于对黄公望的学习,笔墨意趣更为接近黄公望,同时也学习董源、巨然。在笔墨表现上,严格遵循“南宗”绘画体系。具体来看,表现山体时,王时敏多用披麻皴,先用淡墨勾勒出山体的轮廓,再以长披麻皴自上而下纵向皴染,干笔淡墨,塑造山体的结构。这种画法在他的很多作品都有体现。此外,在仿制其他名家作品时,也会表现出某一家笔墨中特有的个人式样。在画石块时,多以三面为主,以淡墨勾勒定轮廓,采用干笔淡墨,以细碎的小笔触在石块下部左右两侧皴,以此表现石块的立体感。在他的作品中,常出现一种“Y”字形画法,这种画法主要源于黄公望的笔法,为表现石块的立体感,在石块中下部加“Y”字,以表现石质的三面体态。王时敏画树,多在近景缓坡或石块上描绘树木,中景中,以不规则的笔墨粗写小树,以表现山体的郁郁葱葱。树木造型中,处处可见黄公望画风。其作品中前景树木皆双勾出树木,用墨的干湿浓淡来表现不同树木的前后关系。树叶的表现也是多种形式并用,在树木下穿插小树或矮亭,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在表现泉水时,多用留白的形式,以淡墨皴染两旁的山石,中间留白,留白处加以墨线,表现水波流动之态,极富动感。王时敏画云多为挤云法,用前面山体和后面山体的留白出来表现,在两座山之间挤出云雾缭绕之感。这种方法不仅有效的安排了画面的前景与远景的过渡,也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丰富了山水画艺术的表现力。
王时敏的画作,在笔墨图式上学习宋元大家,融众家之长,尤其对黄公望的山水画进行深入研习,从而形成笔墨精妙、气韵神逸、意境深远的绘画风格。其画面显现出温润而具有骨力,繁密之中见清流雅意的意趣。王时敏从学习传统的绘画艺术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是清初宫廷绘画的正统派代表之一,他的绘画艺术,对于清代绘画,乃至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潇健(1992-),女,山西省孝义市,新疆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