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战时期国际友人对中共形象的建构

2016-04-14 11:04胡龙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建构

胡龙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以及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三位著名的国际友人在抗日战争期间访问延安,向世界客观、公正地报道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及领导人、中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实况;论述他们对中共形象的宣传、建构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关键词】 国际友人;中共形象;建构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战时期,有一大批国际友人长途跋涉来华,不顾个人生命安危,直接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革命斗争之中。作为新闻记者的国际友人来华,他们追求真理,通过实际的采访与亲历亲闻,客观、公正地向外界介绍中国国内实况,向外界真实宣传了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的真实情况和共产主义运动及其革命主张,使各国和外界人士对其有了新的认识与改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打破了国民党之前对中共的恶意丑化、隐瞒实情,并真实报道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使各国民主人士对中国人民反对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表现出的勇敢、坚定和不屈不饶的精神而感动,从而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在国际友人来华支持中国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巨大的贡献和作用就是身为作家和新闻记者身份的国际友人,以“三S”为代表(即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以及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三位贡献突出的著名国际友人)对中共领导人以及八路军真实情况的报道,起到了对中共整体形象的宣传与建构,从而使外界更多的了解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共领导的红色政权,使各国与外界人士认识到了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能够有力支持和支援中共的革命主张和抗日斗争。

一、第一个进入红色苏区报道中国革命和揭秘毛泽东的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

在中共中央落脚于陕北苏区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一边对陕北共产党政权进行军事打击、经济和消息封锁,一边向国内和外界歪曲事实、恶意丑化共产党形象,对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污蔑和丑化,如称共产党人为“共匪”、“红头魔鬼”等,在这种情况下,外界人士对中共的真实情况不了解,并且随着中国政局的急剧变化和共产主义运动形式的初步高潮,引起了西方各国不同程度的注意,驻华记者们对此倍加关注,但当时还未有一名记者亲身采访过共产党员,并对红色苏区的真实情况进行报道。

对于国民党的军事打击、新闻封锁以及丑化歪曲事实的举措,1936年中共中央给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去信,请宋庆龄推荐一名外国新闻记者和一名医生前往苏区,希望外国记者能真实客观的报道中国红色政权的情况,以便让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色苏区,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的封锁,支援和帮助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恰在这个时候,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向宋庆龄提出了希望去苏区访问的要求,希望能实现采访共产党人和红军的梦想。

斯诺为了能实现他采访红军的梦想以及对中共革命的关心,在国共两党对峙、国民党严查并封锁了去陕北苏区的道路的严峻形势下,他依然顽强、勇敢,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宋庆龄的帮助与共产党人取得了联系。“1936年6月3日从北平出发了。……斯诺就这样成了第一个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西方新闻记者,也是第一个与中国共产党人对话的美国人。”[1]

1、与周恩来的第一次见面和交谈

1936年7月斯诺和马海德通过层层阻力,闯过了西安城、洛川镇和延安城三道严密的封锁关口,开始向西徒步跋涉,到了安塞县。7月9日,斯诺在安塞白家坪见到了周恩来,在斯诺与周恩来的交谈中,周恩来的言谈举止给了他很深的印象:“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2]

斯诺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周恩来这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的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3]

2、对毛泽东的采访和《毛泽东自传》一书的写作背景

斯诺和马海德在红军官兵的护送下,来到了保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保安城一片火红色。“在快到了红军司令部时,已经有许多红军干部和战士排成两行,正列队欢迎斯诺和马海德的到来。……斯诺和马海德看到这种隆重的场面,为红军在这样的山沟里举行的仪式而感动。”[4]欢迎仪式结束后,斯诺和马海德住进了外交部招待所,这是一栋只有四间小砖房的屋子。

1936年7月16日晚,毛泽东派人请斯诺去他的窑洞。斯诺来到毛泽东的住处后,“毛泽东主动而热情地同斯诺打招呼,并彬彬有礼地说:‘欢迎!欢迎!斯诺借助窑洞的灯光,见毛泽东身高消瘦,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鼻梁很高,颧骨突出,双目炯炯有神,他的第一印象就觉得毛泽东像林肯。”[5]当斯诺与毛泽东初次见面时,斯诺的印象是“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6]

毛泽东连续同斯诺谈话,从抗日谈到内政、土地政策和教育等问题,每次谈话总是从晚上开始进行,直到凌晨两三点钟,“经过反复多次的交谈,斯诺不仅详细地了解了这位既是苏维埃主席,同时又是红军指挥员的毛泽东家庭、童年、婚姻以及个人成长的经历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还了解了苏维埃运动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搜集了关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在交谈中,毛泽东也向斯诺询问了许多美国政治、经济、地理、气候、人口的情况,表现出对远隔重洋的美国人民的关注。”

1936年9月底,斯诺与马海德再次来到毛泽东的住处,并希望通过采访向外界宣传真正的毛泽东,正如他对毛泽东所说的:“有些人认为你会说流利的法语,有些人则说你是一个无知的农民,……再说,你也应该纠正一些流行的谣言。”[7]就这样,从此以后,接着十几个夜晚,毛泽东开始了他人生的叙说,这就是之后的《毛泽东自传》一书诞生的背景。

当斯诺即将离开苏区时,斯诺为毛泽东拍下唯一戴军帽的戎装照片,这成了毛泽东最好的一张照片,也成了毛泽东的相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在陕北苏区九十二天的采访,对斯诺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兴奋的经历,这次的西行采访,使他对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人,以及苏区的广大群众有了真挚的感情,从而对处在革命与战争浪潮中的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936年10月12日斯诺离开陕北到达西安,之后到了北平。不久,一部影响世界的著作即将诞生——《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真实地向全中国和全世界报道了陕北红色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打破了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的长期封锁,生动而真实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影响甚大,很快就出版了多种文字的译本,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被认为是一部“真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著作”。这部著作的出版,向外界对中共整体形象的正确宣传与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之后更多的国际友人来苏区采访、支援和帮助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

3、一生心系和宣传中国革命,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不久,斯诺因为报道“皖南事变”真相,被国民党政府吊销了记者许可证,被迫离开生活了十三年的中国。

当斯诺回国后,他积极的宣传中共,向美国人民和美国领导人描述了一个真实、客观、积极进行抗日斗争的有实力、有前途的共产党形象,并且说到:“蒋介石是个独裁者,他很聪明,但又无能,他不知道中国人需要什么,……”“中共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士气高昂,在艰难的环境中从来没有失去希望,从将军到士兵都对胜利充满着信心。”[8]

由于斯诺积极宣传中共形象,罗斯福总统曾三次与他秘密会谈中国问题,使得罗斯福总统对华政策的转变,尽管由于之后罗斯福总统不幸病逝,美国和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军事合作计划流产,但还是为中美关系的进程与后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逝世,一生心系中国的他,在最后的遗嘱中将他的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中国。他一生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大地的女儿,把一生都奉献给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1、在上海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史沫特莱从1929年到1936年在上海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史沫特莱就开始帮助鲁迅把中国左翼作家和革命的文学宣传到上海。1932年出版了《国民党的反动的五年》,记录了蒋介石自1927年到1932年破坏淞沪抗战的反动历史,揭露了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不抵抗的消极态度。

1933年5月,史沫特莱第一次与中国共产党人取得联系,之前她不了解中共革命的情况,她希望有机会能亲眼去看一看。“通过宋庆龄、鲁迅等人介绍,史沫特莱在上海巴恩公寓的住所成了江西苏区秘密潜入上海的红军联络点和接待站。……写出了《中国红军在前进》一书,成为世界上第一本介绍中国红军的文献。”[9]

2、奔赴圣地延安,书写《伟大的道路》,积极宣传中共革命

在 “西安事变”期间,史沫特莱勇敢地承担起张学良东北军总部电台的英语播音员,成了这一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她用尖锐的言辞评论和驳斥了南京广播电台的子虚乌有的造谣说“蒋介石已经遇害身亡”、“红军占领了西安”,以客观、真实、准确的事例向外界及时报道了事变的真相,维护了中共红军和中共中央积极促使事变和平解决的形象。

1937年1月12日,史沫特莱终于实现了她多年的愿望——奔赴圣地延安。到达延安的当天晚上,史沫特莱由马海德陪同,见到了朱德司令。她在《中国的战歌》一书中描写了当时会见的情景,她写到:“这时一个穿着灰布补丁制服的矮而结实的人的身影,从点着的蜡烛的桌子后面站了起来。于是,我看见了多年来在我的文章中讲到过的朱德。”[10]史沫特莱对朱德的第一印象,在她的著作《伟大的道路》序曲中写到:“双方对面而立,先互相打量一番。我原知道他当时是51岁,不过,当面看来,脸上皱纹很深,双颊下陷,至少见老了十岁。……”[11]

当史沫特莱第一次与朱德见面后,就决定为朱德写一本传记,当朱德问其原因时,她回答到:“因为你是一个农民。中国人十个有八个是农民。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向全世界谈到自己的经历。如果你把身世都告诉了我,也就是中国农民第一次开口了。”[12]可以看出,史沫特莱是想通过写朱德的人生经历来透视中国农民整体的生活历程,是将朱德的人生经历作为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位农民的缩影,这不仅向外界客观、真实描写了中共领导人的具体形象,而且也让外界人士对当时处在中国革命时期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更为了解和关注。就这样,一部和斯诺的《西行漫记》并列,被称为描述红军和抗战中国的经典著作又一次诞生了——《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这本倾注了史沫特莱全部心血的书,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敬爱的朱德同志60岁以前所走过的道路,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对中共形象的宣传和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3、永远深爱着中国的土地,为中国革命奋斗终生

1941年史沫特莱回到美国后,尽管生活、健康问题困扰着她,但她一如既往地表达对中国革命的热爱和关心,在美国四处演讲、广播,写文章报道中国革命和抗战的真相,为中国抗战募集捐款。

1943年史沫特莱在纽约城市大厅讨论会上的一次演讲,她当时的对手是从1934年就住在美国的林语堂,日本反战作家石垣绫子在一篇文章中描述到:“站在宽敞舞台上的史沫特莱把手背在身后,在话筒周围走来走去,挺着胸膛,挥舞着双手,拿着话筒好像是要倾倒听众中去一样热烈讲演。”[13]史沫特莱与林语堂的这次辩论,“把被美国人民视为英雄的蒋介石政权的镀金层剥落了”,美国人开始知道蒋介石脱离人民的黑暗独裁统治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在国共两党鲜明的对比之下,更有利于对中共形象的宣传与建构。

1950年5月5日,史沫特莱不幸逝世,她没有看到自己的心血之作《伟大的道路》出版就离开了人世,生前也没有回到心中永远挚爱的中国的土地上。但她对中国革命的热爱与贡献、对中共领导下的红色政权的关心与帮助,她的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三、一生六次访问中国,晚年在中国度过的国际友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1、及时发表“皖南事变”真相,揭露蒋介石的阴谋诡计,维护了中共团结抗日的形象

1940年12月,斯特朗第四次访问中国。期间,周恩来同斯特朗见面会谈,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正在计划投降和内战的阴谋,预言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反共事件和战争,并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正不断加剧同共产党军队的武装冲突的详细情况告诉给斯特朗,同时还向斯特朗提供了许多关于国民党将领已经准备同日本人积极合作的信息,说到:“但是,你现在不要发表这些资料,要等到我捎给你,同意你这样做时再发表。……”[14]

之后,斯特朗在回国的途中知道了“皖南事变”的消息,等她到了美国后,她收到了斯诺从香港给她的信,了解了“皖南事变”的真相,1946年初,她收到了一封航空信件,信中只有一句话:发表你所知之事的时机已经到了。同时,信中还装有中共重新组建新四军的正式命令和列举重庆当局亲日分子要把中国纳入法西斯轴心国的十五点阴谋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的正式声明。

2、到延安访问中共领导人,离开时不忍离去,伤心痛哭

1946年7月31日,斯特朗乘坐美军观察组的飞机到达延安,这是她第一次抵达红色苏区,采访中共领导人。

1946年8月6日下午,斯特朗来到了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住处枣园,并和毛泽东进行了第一次交谈。斯特朗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身材魁梧,毫无拘束,举止缓慢、有力而从容,很像一位美国中西部的农民。……在一种深邃而机敏的理智的驱使下,他周身充满活力。”[15]在采访中,斯特朗向毛泽东询问了中共对与国民党的关系、对内战的看法以及土地政策的相关问题,毛泽东给了详细的解答。当斯特朗问起毛泽东对帝国主义的看法时,毛泽东在思考中用了一个很生动形象地比喻回答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6]毛泽东与斯特朗的这个谈话后来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论断,这个谈话也让她重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毛泽东,了解了中共党人的思想与共产主义的目标,真正的体会到中共的力量与影响力绝不是共产党人自封的,而是在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支持中获得的。

1947年1月底,由于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延安推进,企图摧毁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做出了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计划。当斯特朗向陆定一提出,她想跟着中共和群众一起走,舍不得离开时,陆定一没有同意她的要求。但她没有放弃,仍然决心要跟随部队撤离,后来,朱德和周恩来一同劝说她,最后斯特朗伤心痛苦地表示理解,于1947年2月14日乘坐最后一架飞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热爱的延安。她在回国期间,写下了《中国的黎明》一书,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革命即将到来,之后,她又以访问延安、东北和华北解放区的见闻为素材,写下了《中国人征服中国》一书,记述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对中共形象的宣传与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中共革命。

3、情系中国,在中国度过晚年

1958年9月22日,72岁高龄的斯特朗冲破重重障碍,第六次回到了她热爱的中国大地上,从此定居北京,住在周恩来特意安排的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大院,把中国作为了自己的家乡和最后的归宿。1970年3月29日,斯特朗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总之,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与进程中,离不开国际友人的支持与帮助,尤其是以作家、新闻记者身份来华的国际友人,他们在向外界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八路军的整体形象客观、真实、公正的宣传和建构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各国民主人士对中国革命的急切关注与支援,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与奉献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注 释】

[1][4][8][9] 丁晓平.感动中国:与毛泽东接触的国际抗日友人[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86,190,213-214,230.

[2][3][6][7]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47,47,65,104.

[5] 郑生寿编.国际友人在延安[M].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13.

[10] (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著,袁文译.中国的战歌[M].新华出版社,1985.154.

[11] (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著,梅念译.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M].新华出版社,1979.2.

[12] 张柱洪编.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24-25.

[13] 朱华丽编.史沫特莱——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英雄探险家卷[M].辽海出版社,1998.85.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76)[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41-242.

[15] (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著,王厚康、吴韵纯译.斯特朗文集3—中国人征服中国[M].新华出版社,1987.250.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 (1893-1949)(下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18-119.

【作者简介】

胡 龙,男,陕西商洛人,现为陕西省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4级研究生,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猜你喜欢
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合理投放辅助材料,鹰架幼儿建构游戏
让幼儿在主题建构中获得快乐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及课程建构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