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的三个重要命题及其关系

2016-04-14 11:04后林霞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马克思内涵

后林霞

【摘 要】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重要命题——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质——各自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三者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统一性与层次性。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本质;三个命题;内涵;内在统一

一、命题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写道:“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主要分析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思想”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一个人的形成是他自己的劳动的产物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黑格尔得出此结论的原因在于他是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把现实的社会劳动看作是人的一种精神性活动,并不是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出发。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劳动是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人与其他物种区别的根本,提出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本质”这一本质命题。

这个命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劳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延续参加劳动或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物种的根本所在。“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既把自己的类,也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

第二,人的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社会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人所从事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与其他物种区别的根本点。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动物则不是这样,它们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在人那里,所进行的活动是自己意识的对象,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自己也是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也是因为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且因为这一点他的一切生命活动是自由的,因为是在他们自己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

二、命题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提出了另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这里的社会关系指的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人的社会关系,人则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具体的人,从事社会活动的人。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错误在于错误:忽视了人的现实的生产活动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而只是从一般的生物的角度去揭示人的本质。这种方式,是抽象的、孤立的,没有从历史的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和考察,以致得出不合理的思想。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总和”是的本质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 人的社会性是形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总根源。不管人从事什么样的劳动或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他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他所在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他从事一切活动的总依据。在他所在的社会关系里,他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其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属性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受制约性等其他方面的属性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目的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且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完成他的目的,他的目的的完成也必须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但是人所进行的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收到社会关系的制约,除此之外还要受到自然等的制约,但是社会环境的制约最为关键,因为人在社会环境中从事一切活动,也只有在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人的目的才能得到实现。其三, 社会关系是具体的人形成、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在社会关系的活动中产生,所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人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发展和延续。离开了社会关系这一必要条件,人即失去了自己赖以存在的社会关系这一条件,人就变得和其他物种一样,也就没了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性。这一点,马克思在随后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详细阐述:“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4]可见,“社会关系的总和”论断的提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以往哲学家。

三、命题三: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质

这一命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到“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5]通过研读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看出马克思研究的人的本质实际上是在人的需要问题。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是异化的劳动,劳动并不是工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是为资本家而劳动,并且他们所进行的劳动并不是他们自愿的,而是受资本家逼迫,劳动摧残了他们,使他们的精神受到重大创伤,肉体受到折磨,在整个的劳动中他们并不是幸福的,相反是不幸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异化劳动并不是满足需要,而是满足劳动之外那些需要的手段。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所从事的异化劳动并不是工人的需要,而是对工人的需要的一种限制。在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人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目的的显现,因此不能脱离人的主观方面去单纯的,理解人所进行的生产实践,人所进行的生产实践都是在人需要下进行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才会从事与之相关的活动,人们不会脱离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毫无价值的劳动。马克思的另一个理论指出:人们在第一个生存和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已经得到的满足会激发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人们所进行的活动都是在人的需要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人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人的需要也会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人变化随之而来的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有时候还会随诊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随时随地发生变化,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增减更新。人们的生产是在人们需要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的需要促使人们改变自然,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活动会激发人本身具有的潜能,促使人更好的适应所进行的的生产活动,生产和人的需要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促进,这也是人化自然形的原因所在。动物则不是,它们的需要是单调的,直接为自己的生理服务,受自己生理状况的限定,没有人的需要那样多变。这实际上也是动物和人的本质区别所在。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马克思内涵
最有思想的句子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