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胜
(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21)
依托“片区+校群+联合体”的区域教研新生态
肖 胜*
(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21)
“片区+校群+联合体”教研管理模式,放大了区域教研格局,构建中小幼一体化研修共同体。教研打破了学段、校(园)际和学科壁垒,实现了纵向贯通、横向融合,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片区;校群;联合体;区域;教研
开拓局限于学校、学科的传统教研视野,通过“片区+校群+联合体”建设,构建了覆盖中小学、幼儿园的纵横交织的跨学段、跨校(园)际、跨学科的教研管理体系,放大区域教研格局。所谓“片区”是指在就近入学的学区内,把对口中小学组成片,由中学牵头,组织集中教研、规划学生活动、完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方案。旨在促进同一片区中小学有效对话,在教学上形成对接和延伸,优化片区教育质量。所谓“校群”是指把同学段的强弱校组成集约群体,以名优中小学为核心,以新老优质学校轮值制度为保障,形成以新促老、以强带弱的教研共同体。旨在加强校群内强弱学校对话,实现不同层级学校的整体提升。所谓“联合体”是指以基地园为中心,辐射区域公办、民办幼儿园整体,组成联合共同体,共同开展研修活动,旨在借助名优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区域优势资源互补、共融。
“片区+校群+联合体”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教研壁垒,促使教研思想、方式和方法实现变革。依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园所发展特质,区域形成了九大片区,七大校群和三大联合体,建立了中小一体化纵向延伸型“片区”教研管理模式、中小学横向互助型“校群”教研管理模式和幼儿园横向辐射型“联合体”教研管理模式,实现“区域、片区+校群+联合体、基层校(园)”三级联动。
1.纵向贯通,共研共享
在纵向上,“片区”教研打破学校、学段界限,围绕“片区”学生一贯性成长中的共同问题,共研共享,形成对接和延伸,实施教研文化整体建构,实现“片区”一元理念下的多元共同发展。
在小学和初中学段,建立片区联合教研机制,确立共同发展目标、阶段发展计划和发展项目,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保障落实,依据学校各自传统和优势,对接“片区”发展要求,用最佳的学习方式整合学习内容,实施跨学段联动教研。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堂互访、片区集体大备课、联合大教研等活动,建立片区教育议事会制度,成立片区课题研究团,制定片区大课表,扎实推进小学、初中课程衔接与整合研究,强化中小学教师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区域打破中小学界限,组建了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艺体六个异质综合大组,以课程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衔接点为切入,立足“片区”发展实际,深入开展专题研究活动,针对“片区”中小学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开展教育教学诊断和反思改进活动,开展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衔接研究,使学生在道德培养、习惯养成和知识技能发展上能够遵循身心成长规律,实现跨学段的自然过渡。
在幼儿园和小学学段,建立双向合作教研机制,学前教研员兼任小学低段教研工作,就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及实施方式的异同开展互通式教研活动,组建了科学、健康、音乐、美术四个“蓓蕾”团队,以同课异构、同主题教学活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游戏化”“情境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研究及适应性能力培养研讨,实现“双向互动衔接”。签订幼小衔接“手拉手”合作协议书,以市重点课题“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为牵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教师深入开展教学观摩和教材梳理活动,探寻幼小课程的异同点及衔接点,完善“学科领域目标研读—同课异构教学展示—集中观摩反思评析—专题研讨梳理经验”教研模式,将小学需要准备的知识贯穿于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课程中,从教学语言、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提高双方教师对衔接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2.横向融合,互助互补
在横向上,“校群”“联合体”教研基于学段统筹,打破校(园)际、学科藩篱,围绕同学段学生成长的共性问题,通过“主题确立、思维碰撞、反思提升、分享实践”,建立起互助共赢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实现共同成长。
深入开展跨学科教研,从单一学科扩充为多个学科,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互通互学,多视角研究、多途径分享,建立相关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切实开展同学科跨年级教研,整体把握学科核心素养,架构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目标有计划、有步骤递进落实;扎实开展跨校(园)际教研,采取新老优质学校轮值制度,以研究主题为引领,形成合力,共同探讨并着力解决本学段和本校(园)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困惑,不断分享教研成果、传播经验,使校际间的教师能以强带弱,合作互补,共同研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打造良好的教研生态环境,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以“校群”和“联合体”为点,以区域教研整体为面,积极搭建大教研平台,借助QQ、“知校”等网络载体,将各点连接成线,形成点、线、面教研链条,以线促点,以点带面,一“点”有惑,多“线”支援。通过优势彰显、问题剖析、案例分析、聚焦研讨等方式,促进典型经验迁移,使各校(园)独有的教学优势转化为团队共有的教学资源,借助个体与团队、团队与团队间的互助互补,实现“校群”“联合体”的高水平运行、高质量发展。
1.以浸润式区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整体全面发展
根据区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区本教研主题,教研工作重心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学指导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研员基于“片区”“校群”“联合体”的发展需求,完善教研方案,深入开展浸润式教研活动,沉浸于教学实际问题,润育分享、合作与诊断的教研文化,建立教师民主参与、平等对话活动平台,在思维碰撞和互动中实现专业升华。深入开展主题化、系列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的联合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整体全面发展。
2.以过关式校本教研为抓手,推进“群”体协同发展
根据区教研主题,系列开展过关式校本教研活动,内容从以学科教学视野下知识、技术和能力为重心的“旧三关”逐步转向学科教育视野下的理念、方式和方法的“新三关”。校本教研以“群”为组织,以“校”为单位,围绕“三关”专题,坚持问题共研、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群”内优秀教研组、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展示等形式,实现人人过“三关”。
3.以聚焦式追踪教研为抓手,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发展
基于教师的个别化需求,实施差别化的个体教研服务,聚焦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行跟进式结对教研和订单式个性化教研。通过微格教学诊断等形式开展课堂观察,追踪教学全过程,对其不同场景下教学活动的痕迹进行分析与诊断,查找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和方法,帮助教师突破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实现专业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片区+校群+联合体”教研管理模式,增加了教研的宽度、深度、厚度和关联度,提升了区域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
[责任编辑:阅文]
Create A New Ecological System of Teaching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rea + School Group + Consortium”
XIAO Sheng
(DalianXigangDistrictTeacherTrainingSchool,Dalian, 116021,China)
The teaching research management pattern of “area + school group + consortium” amplifies regional education set-up and helps to construct research consortium composed of middle schools, prim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This pattern broke the barriers among schooling stages, schools and disciplines, and it realize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egration. While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bottle neck of teaching research, the pattern has forged the new ecological system of regional teaching research and has promoted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ducation.
area; school group; consortium; region; teaching research
2016-10-08
肖胜(1972- ),女,山东烟台人,高级教师。
G463
A
1008-388X(2016)04-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