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肖娟
办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
文/袁肖娟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坚持“个性发展,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秉承“明仁·求真”的校训,立足学生幸福成长,着眼学生终身发展,以发现学生、发展教师、精致管理、科研兴校为策略,着力做好科技教育与亲子教育两大品牌,在传承与创新中大力推进幸福学校建设,受到师生与广大家长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收到明显成效。
动态·合作·体验,打造高效课堂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通过“高效课堂”的探索,构建“动态·合作·体验”式课堂体系,让学生“学中乐,乐中学”。
动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动态的教室。学校充分发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把校园的各个角落作为教室,并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二是动态的课程。学校每周开设选修课程,还通过上大课的形式请防暴警察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教育,请当地气象局把气象车开进校园并给学生讲座等。三是动态的课堂生成。学校在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内容,现场生成为需要重点突破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点及时调整教学,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是动态的教学方式。学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材内容等,把传统的授课方式与其他授课方式相结合,比如开展“双师”教学、远程教学、翻转课堂等。
合作是指课堂的学习形式,有小组合作学习、同桌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亲子合作学习等。
体验是指在动态的教室动态的课程中获得的真实的感受、收获与成长。
开设选修课程,活跃幸福课堂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学校着力构建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全员参与、自主选择”走班制选修校本课程模式,按照高年级段和低年级段,设置了科技、运动技能、艺术、学科素养、人文素养、手工等6大类40多门选修课程。
举办大型活动,搭建展示平台学校通过“文化艺术节”“科技体育节”等平台,让学生上台展现选修课程的成果,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实践的价值,张扬个性。
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学校根据独生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弟占大多数的生源情况,通过“亲子德育”促健康心理的形成,在亲子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丰富学生的成长、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幸福大家庭。
开办“父母学堂”,凝聚家长资源为了把家长中的优质资源有效地展现,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学校开设了“父母学堂”。通过聘请家庭教育名家为全体家长以课程的方式开展授课,由各班级家委会轮流主持“父母学堂”会务工作,组织家长写学习心得,“优秀家长委员会会员”评选等活动形式,促使家长积极投身到“父母学堂”的学习中来。
亲子志愿服务,汇聚幸福能量学校在2010年成立了东莞首个亲子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把感恩教育从学校、从家庭推向社会,从而更深层次地让学生体会和感悟“服务社会”“感恩社会”的深远意义。开展的活动有:亲子“重阳·敬老”活动、与罗定市黎少镇芳春小学和韶关乳源县一六镇中心小学结对帮扶活动、“国际志愿者日”爱心义卖活动等。
亲子文艺活动,展示家庭才艺为了让孩子在小学六年留下更多精彩的回忆,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亲子文艺活动。各班家委会根据学校的计划,结合家长和学生的特长,开展不同风格的中队主题队日文艺活动。家长和孩子同台演出,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的组织能力和协作意识不断增强。
亲子队日活动,丰富幸福内涵少先队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行的重要途径。每个学期,各班级利用假日,开展亲子假日小队会活动,开展锻炼队员意志的爬山活动、培养自理能力的烧烤野炊活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参观活动、团结互助的中队趣味体育活动、培养环保意识的亲子踏青活动等。
亲子阅读活动,营造书香家庭学校坚持举办一学期一次的亲子读书节活动,动员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表达亲子共读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谈读书的感受,并通过分享、展示、争“明仁”章、说书中的故事比赛等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持续了二十多年,并把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特色来建设。结合亲子教育的课题研究,开设“亲子科技”项目,设置常规项目、趣味项目与表演项目三类,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享受科技活动带来的知识和愉悦的体验。
常规项目包括科技小发明、创意设计、科幻绘画和科技实践活动等项目。这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发动学生与家长进行设计、制作,然后学校组织展评。展评时,通过现场答辩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科学原理,同时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
趣味项目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以学生展示为主,结合家长参与。开设有“亲子”趣味拔河、“亲子”牙签搭塔、“亲子”自折纸飞机放飞直线距离赛、奥运五环赛、“亲子”泡沫搭桥、自制纸车运人等十多个趣味项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带来的趣味。
表演项目则针对学校模型社团开设,主要开设:手推纸飞机、极速飞车、海陆空遥控模型比赛、纸桥梁承重极限赛、建筑模型比赛项目。模型社团利用选修课程、课余时间刻苦训练,每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省、市级的比赛,获奖无数。2010年以来,学校模型代表队共获得国家级金银铜牌有91枚,市级以上奖项共计500多人次。
近几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模型工作会议暨全国青少年科技模型教育研讨会”“2015CCTV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海陆空模型争霸赛集训”连续四年参与了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极速飞车》《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海陆空模型电视争霸赛》等科技节目的拍摄活动。十多家主流媒体曾对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进行了报道。目前,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学校一张绚丽的名片。
学校大力推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锻炼制度,制定了“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开展师生同练武术操活动,打造学校体育特色项目;每周二、三、五下午第三节课,全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各班开展具有班级特色的体育活动,如转呼啦圈、踢毽子、抖空竹、羽毛球、轮滑、太极、乒乓球、篮球等三十多个项目;每学年举办一次“快乐·超越”体育节,开设广播操、队列比赛、一分钟投篮、一分钟跳绳、亲子二人三足、亲子足球绕杆接力赛等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身心愉悦,并拥有了健康体魄。
注重教师发展,打造幸福团队学校大力发挥工会作用,组织老师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让老师感受学校的人文关怀。同时,学校重视老师的职业成长,通过师德建设、“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师工程”驱动、“赵志祥语文名师工作室”“钟晓宇省名师工作室”等途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幸福感。
学生发展为本,营造幸福环境为了让学生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对整体文化布置进行了规划。如:将功能楼二层建设为创客科技中心,整个二层的走廊以海陆空模型图案进行彩绘;建设200多平方米的地面铺设厚厚的人工草坪;在“快乐体育园”里新建了车模越野赛车场和海模赛场;在教学楼与功能楼相接的楼道处,以“梅、兰、竹、菊”四个主题分别对楼道进行设计主题墙与书柜设置,在教学楼二楼建造了全开放的“悦读大堂”,让学生课余时间随地可以阅读;开展最美教室评比活动,让学生一起参与到幸福环境建设中来。
坚持“明仁·求真”,建设幸福学校未来,学校将继续在“个性发展,和谐共进”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明仁·求真,办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的办学宗旨,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为实现幸福学校、诗意校园谱写新篇章。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