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打上生命成长的底色
——浅谈家庭教育与孩子生命成长

2016-04-14 16:10万莉莉
教育家 2016年22期
关键词:旅行规则家庭

文/万莉莉

为孩子打上生命成长的底色
——浅谈家庭教育与孩子生命成长

文/万莉莉

家,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因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和基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的首要作用。家庭对孩子的思想、性格、心理、习惯、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因此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直至终生的。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如果说遗传基因给孩子奠定了生命的基础,那么家庭则是为孩子的生命打上了成长的底色。

关于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

和谐的家庭,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土壤如果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蕴含潜能的种子,那么家庭就是供给种子营养的土壤,家庭教育便是空气和水分,土壤、空气和水分直接决定着种子成长的好坏。在和谐的家庭里,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安全感和归宿感,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态和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在和谐的家庭每一个家人对家庭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规则感,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也能保持思想上的大体统一、行为上的求同存异。每一对负责的父母都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用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具备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尚佳的习惯。有了家庭这良好的教育土壤,孩子这颗小苗才会吸收土壤的营养从而茁壮成长。

爱孩子,就给他温暖而有原则的爱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父母家人对孩子自然是疼爱有加、关爱备至,家人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关键的也是很有学问的。那么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爱?我以为“温暖而有原则”的爱是恰到好处的。温暖,代表着感性的一面,温暖的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让他有勇气去面对成长和成长中的挫折与失败。原则,听似冰冷而坚硬,代表着理性的一面,在爱的世界里也有规则,不能爱得太过处处迁就而使孩子在溺爱中“淹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场合、团队、社会、国家都有制度和规矩,家庭虽爱意浓浓但也不例外。应该建立奖惩分明的家庭规则,当孩子的行为触碰到规则,无论再怎么喜爱也需要接受教育甚至惩罚,这样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真正教会孩子做人做事,对他的未来长远有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精神上的“富养”与物质上的“穷养”近年来流行一种说法:“穷养儿富养女”,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其实,无论是儿是女都应在精神上“富养”物质上“穷养”。这里所说的穷富并非指物质经济,而是一种态度、一种程度。所谓“富养”,是指精神的滋养和富足,让孩子不断开阔视野,增加见识,拥有教养,智慧与精神上的幸福感,而不是物质上的一味满足或无限制的溺爱。所谓“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或者恰当拒绝,让他通过自己做家务、参加社会实践等一些努力后去获得,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获得的道理。家长只有把握好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平衡,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理论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同时家长还是孩子模仿得最早、最多的对象。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父母的方方面面。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具有独立思想的成人,父母的思想行为、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也就是说,父母一直在进行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你怎样穿衣服,怎样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你怎样表现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不管多少华丽的教育理论,都抵不过“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要想孩子优秀,家长就应努力做更优秀的自己,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成为孩子最喜爱又最敬畏的人,言传身教地向孩子传递教育正能量,孩子自然会学习甚至超越你的优秀。

生活,是最优秀的教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用好“生活”这本最生动、真实、综合的教材,把孩子放在生活的教材中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或许他更能理解书本、课堂上的知识,甚至获取书本、课堂以外更强的能力和更全面的发展。

自然,是最生动的课堂人是自然之子,孩子是大自然的精灵,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自然环境对孩子成长非常有益。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也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让孩子们领略到大自然的无限风光,领略到多样与和谐,并由此产生惊异感,从而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与交融,这是完美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大自然是激发人类潜能的富矿,在大自然这个课堂中取材,孩子们可以开拓一片无垠的天地,可以激发无穷的潜能,可以度过一个充满阳光气息和泥土芬芳的美好童年。自然中包含了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知识,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自然中快乐玩耍主动探索,这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又能让孩子们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里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如此寓教于乐、一箭双雕之事何乐而不为?

经历,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我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才最清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切己体察,身体力行,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孩子们才能有深刻的学习领悟,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潜质和智慧。“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成长本身就是一种经历,哪一个孩子不是在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摔摔打打中长大的?如果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他们才有机会尝试着体验人生、探索世界,当遇到问题时才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孩子可能会犯错、会失败或者会进步、会成功,哪怕就是若干次试错的经历,对于孩子都是一笔大大的财富。经历是孩子成长教育最好的方法。

放手,是最大的信任爱是信任,信任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促进孩子成长、激发孩子潜力的力量,大胆放手就是最大的信任。我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常常出自“好心”唯恐委屈了孩子,就一味包办代替或把孩子留在身边。殊不知,包办是不给一个生命体验的机会,使其失去价值和成就的错误教育行为,这样的孩子就无独立做事的经验,反而束缚了成长。孩子总要长大,要独立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无论家长的能力多大,都要有放手的一天。“放手”和“信任”很重要,家长们要学会适当放手、逐步放手、大胆放手,信任孩子,让他们满载着不完美不满意蓬勃地成长,说不定孩子会给你无数意想不到的精彩。

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制定民主的“家庭规则”首先,为什么需要建立家庭规则?社会是一个规则的社会,要想帮助孩子以后能自在遨游,切实可行的家庭规则非常重要。规则,好比家庭运行的红绿灯,没有规则的家庭是无序的家庭,它会造成亲子沟通管道堵塞,家庭关系不良,更无法塑造未来成功的孩子。拥有良好规则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能遵守规则、爱护家庭、承担起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也卓有成效。建立规则其实也是家庭成员在教育问题上统一思想的过程,思想统一了才能减少矛盾分歧进而形成教育合力。

其次,家庭规则的制定原则。一是需要结合实际,从长计议。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成长需求以及现实存在的问题来制定规则,将起到针对性改善的作用。除此以外,规则还需从长计议,也就是说家长从子女教育和长远目标来制定培养性规则,通过规则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德、习惯、能力,发挥规则的导向性作用。二是全家参与、民主集中。由外界制定的规则是属外力约束,而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内省的成分。在制定家庭规则时,请孩子共同参与民主讨论,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听取他的想法和意愿,避免逆反情绪的产生。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思想欠成熟,因此家长可提前思考或拟定好一些规则,以征求意见、综合意见的方式制定规则,这样既保证了规则的效力又让孩子易于接受。三是指向明确、便于操作。家庭规则不宜大而空,而应小而实,要求具体、明确、简洁、可操作,这样才能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四是长期坚持、适时调整。坚持是执行规则最重要的一点,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维护规则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规则内化为孩子的习惯,实现自律自理。当规则与现实之间产生较大差距时,还需与时俱进的适时调整,制定更加合理的成长性规则。五是共同遵守、效力均等。家庭规则约束效力是公平的,即使父母违规也要自觉受罚,以身作则维护规则的严肃性。

建立开放的“家庭图书馆”为什么建立“家庭图书馆”?首先,这是在向孩子、向家庭的每一个人传递着一个重要的观念——书籍是朋友,阅读很重要!家长对书籍和阅读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态度。其次,让书籍成为家庭最受欢迎、随处可见的朋友。“书籍”,不仅是白纸黑字的印刷体,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录着大千世界、凝聚人类智慧的结晶,或者当作一位满腹经纶、默默细语的师友,又或是用图画、文字方式呈现的纸制玩具。孩子可以足不出户却透过书本看人、看事、看世界、看人生,学知识、学道理、学思想、学方法,孩子在愉快的交流中享受生命的成长。再者,当书籍成为随处可寻的伙伴时,阅读也自然成为一种习惯,伴随着习惯性的阅读,高尚的情操、儒雅的气质、非凡的谈吐、广阔的视野也就应运而生了。

怎样建立“家庭图书馆”?这听上去似乎不太现实,其实一间书房、一面墙壁、一个书架、一个书柜,哪怕只是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家庭图书馆”,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它的存在。这个图书馆最好是开放、整齐、丰富的,上面的每一本书都要经过家长和孩子一起优选的,每一本书都是孩子愿读、喜读、会读的,而不是精美的摆设。

如何用好“家庭图书馆”?既然是为孩子建立的图书馆,那么孩子自然就是“馆长”了,相信他们会喜欢这个头衔、爱上这个“职业”,管理图书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就随之培养起来了,当然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管理、共同阅读。同时,孩子还可以邀请同学、小伙伴到自己的图书馆看书、玩耍,甚至定期组织一些“阅读沙龙”“亲子阅读分享会”“乐学乐读小竞赛”等有趣的活动,将家庭图书馆的影响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增加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的家庭图书馆,孩子还会不喜欢吗?想必是不爱也难了吧。

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磨炼我们常在很多家庭看到这样的情况——本该孩子自己收拾书包、整理书桌、清洗小衣物,可父母长辈却非常勤快地统统代劳。本以为疼爱有加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可孩子正是没有亲身体验到生活的辛苦,生活自理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就非常欠缺,当他不得不独自生活的时候就显得怯懦无能。正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被家长代劳了,当孩子长大遇到生活问题时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孩子的生活世界里家人都呵护倍至万般宠爱,他对这些轻易得来的爱不够珍惜,反倒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缺乏感恩回报之心;当他们走出家庭走入社会时,会表现出自理能力差、社会经历欠缺、遇事茫然失措等不良反应,还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现实中的不适应,面对生活挫折难以承受,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家长们,请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磨炼。只要用心,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那就从家庭开始,让他们从小学会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在家庭这个小社会独立生存与生活,让他去尝试、面对、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立意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坚强乐观的心理品格,为他们未来生活提供有力的支点。

带着孩子去旅行首先,旅行的意义。旅行拓展孩子生活的广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体验中提高自我的见识,再回到书本中升华,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更不可相互替代!有研究证明,丰富的社会认知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自己感受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的确,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而从小开始的旅程就是拓展生活广度的起点,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尽可能地带着孩子去旅行。

旅行开阔孩子的视野。旅行,就是这么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当我们带孩子冲破生活的狭小圈子走向广阔世界时,他们会到大自然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快乐,到世界各地观世间百态、看风土人情、品历史文化。孩子走得越远,看得越多,懂得越多,眼界和心胸就越宽阔,才能从小树立起“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的人生态度,拥有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

旅行锻炼孩子的能力。旅行就是孩子成长学习的契机,孩子们会在策划项目、实施计划时学到如何衔接各个环节、如何寻求帮助、如何与人交涉、如何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经过这样的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会在旅行实践中得到快速的提升,留给我们一连串的成长惊喜。不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取之不尽的教育内涵,家长带着孩子用心感悟、共同成长,这将是对旅行最好的诠释。

一位整天待在房间的孩子是无法描绘坐过山车的心情的,因为他没有体验,无法得到那种强烈的感受,所以带孩子到处走走吧,他在旅行中收获的成长远比你想象的多很多。到家乡旅行,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与本土文化;到祖国各地去,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培养他对国家强烈的热爱;到世界各地去,感受差异化的世界文化,把世界装入眼里放进心中;到现代发达的城市去,感受最先进的科技文明,树立理想与追求;到贫困偏僻的农村去,看到贫苦的人民、贫苦的生活,看到城乡的巨大差距,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从而懂得感恩学会珍惜。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慈善,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到每一处旅行地的学校去,可以是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或是全国著名的中小学,让孩子们去感受那里浓浓的文化气息,激发起内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带孩子去旅行,去一切有价值的地方……

规则、阅读、放手、旅行……还有太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终有一天,孩子们将展开丰满的羽翼任意翱翔,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蓄备展翅高飞的能量,为孩子的未来打上希望的底色。

(作者单位:重庆市马家堡小学)

猜你喜欢
旅行规则家庭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家庭“煮”夫
让规则不规则
小黑的旅行
恋练有词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夏日旅行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