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发展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6-04-14 13:09王向东黄厚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功能学校

王向东,黄厚明

( 1.浙江省教育评估院,浙江 杭州 310012;2.南昌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



学生主体发展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王向东1,黄厚明2

( 1.浙江省教育评估院,浙江 杭州 310012;2.南昌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

从“文化—教育—人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可知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和管理具有促进作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体现个人主体性与类性相统一、多元性和非排他性相统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践行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相统一、知行合一的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主体;目标与方式

校园文化作为环境教育力量能有效丰富学生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是学生管理的中介客体之一,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本文试图从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式,从而使学校校园文化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有力保障。

1 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分析

1.1校园文化功能的理论分析

“文化—教育—人三者之间关系”是校园文化功能的理论分析基础,论述校园文化的功能,首先必须研究文化、教育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是人创造的,同时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兰德曼指出:“尽管文化只是源于人类,但文化并非只是附属于人。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而与我们相分离,对我们产生限制和影响。”[1]因此,文化的功用在于主体的生成、发展和超越。二是教育与人的关系。人的特性决定了教育是人之生成的存在方式,教育的存在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就是不断地把外在于个体的文化内在于个体,从而使个体成为受过教育的人、发展了的人、文化化了的人。“教育与人的关系,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育而促进人的发展的关系。”[2]三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发展会产生限制和影响,这就形成了文化与人之间对立和统一的矛盾关系,所以,为了实现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必须对文化进行批判和选择,才能使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相互适应,最终真正达到“文化化人”的目的。简言之,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教育的功能,为了实现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必须对文化进行必要的建设,使文化适应人的发展。

1.2校园文化的学生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示范导向功能。校园文化的价值和规范标准或多或少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深层次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二是规范约束功能。校园文化通过“软”和“硬”的方式发挥着约束功能,“软”的约束通过学生管理制度蕴含的理念体现出来,理念代表了学校倡导什么和禁止什么,允许什么和反对什么,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硬”的规范约束功能则主要通过学生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表现出来,校规校纪都会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硬”约束功能。三是陶冶激励功能。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对身处其中的学生有着独特的魅力,校园文化犹如一个巨大的“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不论是校园自然景色和建筑群,还是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都陶冶着学生的灵魂与人格,激励学生自我发展。

2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学生主体发展是我国学校学生管理的价值追求,为此,必须在学生管理中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为学生主体发展建构实践空间。

2.1个人主体性与类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

崇尚学生主体发展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载体,供学生自主选择,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又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把学生的个人主体性与类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因而,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既要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确认、确立并遵循“个人主体性”原则和规范,也要在校园文化中确认、确立和遵从“类性”的原则和规范。正如亨利·罗素夫斯基所说:“我们需要个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牢记自私自利的后果。学生应该成为有才干有能力的人,而且也应该献身于社会的公共利益。”[3]校园文化建设在加强学生个人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类性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2.2多元性和非排他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

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人主体性发展,因而,校园文化对学生在生活方式和生活信念上的多元性要包容、尊重。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应当尊重所有学生,不分性别、种族、血统、家庭背景等,因此,必须把“非排他性”作为校园文化中所确认、确立和遵循的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多元性和非排他性的校园文化就像一个熔炉, 把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思想观念和不同民族传统的学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学校校园文化不仅要具有个性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等属性特征,也要建构和形成和谐相处、相容共存的“精神场域”。

3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论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实质就是探究校园文化影响学生之发展的内在机理。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利用“显性”和“正面”的引导来助力学生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功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说,校园文化可以以直接的和间接的途径来发挥其功能作用。从“学生发展”的视角来看,校园文化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有效的影响力,不仅要从知识和理论的层面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切身感受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所以说,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体验平台建设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样重要。

3.1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相统一

对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而言,“自觉”的导向引领和“自在”的生活沉浸是完全统一的。如果说校园文化建设“自觉”导向引领体现的是校园文化影响学生发展方式的组织性、直接性特点,那么,校园文化建设“自在”的生活沉浸则通过营造具有一定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验现实生活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与校园文化具有同质性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人格。

直接影响机制建设是学校通过“自觉”方式营造校园文化环境,从而使学生形成校园文化建设所期待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人格。这种影响机制直接提出的规范及相应行为方式的要求是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它所达成的功能都是正面的、直接的导向性“引领”,这是一种自觉的校园文化建设,它是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活动开展和强势宣传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等确立学生应遵从的行为规范和方式。活动开展和强势宣传的途径和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思想观念、行为制度和学习模范等强化理解和内化,使学生确信和认可相关内容,并最终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和方式。这既符合校园文化正面的、直接的示范导向功能,也符合学生发展的心理规律。“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4]学校的仪式是一个渗透着校园文化价值观念的文化事件,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显性”的和“正面”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所以,学校需要充分利用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以及新生入学典礼、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影响学生,精心安排,力求实效。

间接影响机制的建设主要指非制度化文化的营造。 人是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中的人接受的教育和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中深有感触:“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5]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具体性、形象性、可感性、可信性以及经验体验性等特质,通过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校园文化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生活观念、行为方式和交往模式,形成同质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人格。具体说,就是校园环境建设要充分融入育人理念,在绿化、净化和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的进程中注重融入个性化特点,把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追求和校训等渗透进学校物理环境和制度环境中。

3.2知行合一

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体验是影响其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个人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实践体验性和情景生成性的特点。实际生活中,学生并不缺乏如尊重教师、诚信诚实、交往中的非功利性等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缺乏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真正认识和理解,缺乏对践行这些理论所必需的生活体验和坚强决心。如果学校教育简单运用“理论化”或“口号化”的说教方式,就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养成。“知识性”和“理论化”的教育是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校园文化建设需做到 “知行合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生活实践的平台和空间。具体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知读本现实化、生活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促使学生逆向思维、批判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年龄增大,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和衡量是非,会以一种质疑的目光审视学校的认知读本。如果学校的认知读本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现实问题,就会引发学生的不信任感,并容易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理论的传递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时代特点,做到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要将理论生活化,在生活的场景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和愉快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从而唤醒学生主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二是情感影响氛围化。情感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一旦形成,它将以巨大的力量驱动着学生的道德行为。人的行为是知识和情感双重驱动的结果,如果学校的教育忽略了学生情感的培育,简单地以学会了多少知识、组织了多少活动为教育目标,这就会把学生当成一个接纳的容器,那些既大又空的“口号”式教育目标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学生只能被动、肤浅、应付式地接纳,其结果要么是培养了一批缺乏独立人格的唯书、唯上、唯利的人,要么就是造就一些心口不一或阳奉阴违的伪君子,要么形成了一些无任何信仰的道德虚无主义者。事实上,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参照物”大多是其周围实际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为学生提供情感的现实依托,通过创设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顺利实现学生的知行转化。三是行为规范制度化。校园文化规范功能的发挥是指校园文化能约束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举止。校园文化正是通过营造这样一个较为规范的环境,促使学生行为的规范化和道德化。学生管理制度一经形成和颁布,便具有一种强制的力量,它明确规定着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学生在认可与遵循学校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1]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 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亨利·罗素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26-33.

[5] 崔景贵.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吉林教育科学,2004(3):63-65.

(责任校对龙四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0.001

20160511

王向东(1979-),男,湖南长沙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G40-01

A

1674-5884(2016)10-0176-0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功能学校
也谈诗的“功能”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学校推介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