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因

2016-04-14 13:09汤万松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改革体育课程

汤万松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因

汤万松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已经经历了8次改革。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理论阐释法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动因主要包括社会变革制约体育课程改革、教育方针指导体育教学变革,教育观念影响体育教学变革等方面。

体育课程;改革;动因

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已经历了8次改革。作为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系统,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因有哪些,这些变革在当时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体育课程改革的规律。

1 社会变革制约体育课程改革

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主要构成要素,体育课程也和学校体育一样,属于文化的范畴,同样会在各种社会因素诸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下忠实地跟随与契合社会的动态发展,适应社会形势的要求。为社会发展培养各行业的劳动角色,如技术人员、工人、学者、公务员等属于教育的外在价值,也称为教育的工具理性,而以“真、善、美”为主体价值,培养各方面协调、持续、稳定发展的人则属于教育的内在价值,也称为教育的价值理性。体育课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宗旨,价值理性置于第一位。然而,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体育课程的价值理性长时间为人们所忽略。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纵观体育课程改革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变革一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而每一次改革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也契合当时社会的总体要求。虽然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国家和政府一直把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诉求,但是,这种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为目的的,也就是说,教育以服务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为最终归宿,在根本上仍然脱离不了工具理性。在这一点上,就有人说过:“中国教育目的的实质,初级层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中级层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最高层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劳动者。实际上就是以工具理性掩盖了价值理性,在表达上似乎不一样,其社会取向并未发生任何变化。正是因为教育被限制在社会需求之上,还在社会需求中寻找一个更狭小的目的。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失落了,而工具性和功利性教育被凸显,学生被完全地物化。”[1]审视中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发现,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和内容多受当时社会背景制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需求,而其本身的内涵被掩盖,从而导致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课程要么在培养政治斗争所需的“政治人”,要么培养经济建设的“经济人”,要么培养文化发展的“文化人”,只讲求体育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完全无视体育课程的社会超越性和独立性,使体育课程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当然,进入21世纪后,体育课程的价值理性逐渐回归,人的主体和核心地位逐渐得到真正重视,体育课程的价值诉求也逐渐从社会转移到了人,体育教学中人的重要性真正凸显出来。这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思想解放和革新的必然结果。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具有社会价值的建设者,最终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2]。

与此同时,就体育课程改革的表现而言,也受到了来自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的巨大影响。中国社会受到经济体制转轨的影响,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也就是社会各个领域诸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均由同质向异质转变;二是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也就是社会中各个系统的沟通、交往、渗透越来越频繁和深入,边界逐渐消失;三是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即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不断更新,而且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消费方式趋向多元化;四是产品经济市场化。而以上这些特点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中也反映了出来[3]。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体育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上都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就面向全国统一颁布了《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而统一的教材内容也集中体现了政治思想和竞技体育观。不过,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这些统一虽然仍旧存在,但也逐渐被弱化和改变。比如,教材的内容逐渐从竞技体育为主转变成趣味性、大众性、健康性、活动性和综合性的内容。而同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异质化模式所取代[3]。

所以,我国每次大的社会变革,均直接引领国家教育的体制方针政策的大变革,而教育的体制方针政策变革,又会引起课程的观念、目标、内容与模式的变革,同时也就推动了体育课程改革。

2 教育方针指导体育教学变革

所有的发展都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和核心。人的发展,就是指个人的充分、全面、和谐发展,对于我国的教育界,普遍认为就是指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稳定、协调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观念,一直指导着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进而指导体育教学变革。1957年,毛泽东就曾经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我国的教育方针。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启动,我国的教育体制得到重新确立和发展,该阶段的教育呈现出承上启下的特征,在对文革时期错误教育思想的否定与反思的基础上,为教育加入了政治、经济发展的取向。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提出为政治、经济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育方针,对于纠正文革时期的错误教育思想是有其先进意义的,但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本发展的理念仍然为人们所忽略。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当时,教育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表现出明显的经济价值取向,这也成为了教育的主旋律。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一元价值观逐渐被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并重,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二元价值观所取代。而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也对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价值观念的转变,影响到政治上就产生了权力的转移,社会权力的转移使得社会的合理性观念也发生变化,统治者的合理性观念支配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在高度集权制下,课程的权力系统的运作也是集权式的,例如原苏联和中国中央集权制下课程的决策与管理体制也是高度集中的,教育部的权力很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具有全国统一性。在分权制下,课程的权力系统的运作也可能是分权式的,例如美国的课程极其灵活多样,每个州、每个地区都有充分的自决权。还有,政治权力和政治意识通过中介影响课程的要素系统。课程的要素指组成课程的成份,如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门类等。如果说, 政治意识决定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价值特性的话,那么,政治权力则通过课程的权力系统决定具体的学科、教科书等“实体”部分。体育课程的改革一直都是受制于体制转换过程中政治权力和政治意识的支配的[3]。

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以人为本、重视人、完善人逐渐为教育界所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肯定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独立而有个性的生命体,重视学生全方位个体发展的需求,逐步淡化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理性,崇尚价值理性。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提出“新课程培养要体现时代要求”[3]。该纲要将课程改革与实施要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协调发展的任务进行了强调和凸显,和过去将教育视为服务于政治、经济活动之工具的观念相比较,是一次大的飞跃。

3 教育观念影响体育教学变革

作为主体的典型特征之一,价值观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也是人各项行为的导向和尺度。价值观反映出主体选择什么、如何选择、在什么程度上选择,然后付诸于自身的行为。体育课程的价值观,就是体育课程在导向上和社会主体也就是人的自身需要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而人们对于这种联系的认知和态度就形成了体育课程价值观。体育课程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其本身就存在于与人的相互关系当中。在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和人的关系是普遍同一化的,人学理念强调人和人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当时的教育价值观也就着眼于维护普遍同一的社会关系,而忽略了人的独立性。之后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和享受物质文明的成果,人的独立性通过对物质的追求逐渐体现出来,人学理念与教育价值观开始注重人的独立性特征;而进入21世纪后,人和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复杂和多元化,对应的人学观和教育价值观更注重“共生性”[4]。

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实施的目标和方向,它是教育者们对于人与教学规律的理解与把握,也是人们对教育行为的一种认识和总体要求,还是教师实施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依据。我国的历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受到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的重要影响,也反过来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念。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应试教育并未被完全舍弃,甚至可以说,在体育教育的实践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双重教育观念主导下体育课程的注定结果[5]。进入21世纪后,新课改实施,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育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思想,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去的体育课程以“三基”为基本任务,视学生为工具,视体育课为服务阶级斗争、政治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工具,否定人的个体性和核心位置。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个体价值得到肯定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体育课程教学在原来以锻炼体质为主的观念之上增加了人文观,从而构建了身体发展、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的体育与健康三维观,认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体价值和个性化差异,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育核心素养,从而提升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张扬个性,完善自我。由此看出,在改革中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认同和发扬。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建国以来体育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也是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因之一。

[1] 岳伟.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9-84.

[2] 王本陆.中国教育改革30年:课程与教学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艳翎.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778-802.

[4]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3-9.

(责任校对游星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0.001

20160617

2013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A200);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3年校级科研项目

汤万松(1983-),女,湖南桃源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G40-013.9

A

1674-5884(2016)10-0006-03

猜你喜欢
改革体育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