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理论在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14 14:47爽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沈阳110164
电大理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于 爽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64)



ESP理论在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于 爽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64)

摘 要ESP理论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结合紧密,顺应社会发展和教学需要,在当下高职专业英语教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ESP理论真正引入实战教学时间较短、加之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等原因,ESP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仍处在模仿、探索阶段,远未达到西方先进职业教育的效果,存在形似神不似的现象。论文通过揭示ESP理论实质,分析当前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结合笔者教学研究实践,探讨了ESP理论应用于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ESP理论;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 ESP教学理论及其应用于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存在的问题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1]。至今,ESP理论备受推崇,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呈多样化发展。ESP理论引入我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历了介绍理论成果、研究存在依据两个时期,现在进入到深入发展阶段。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各行业对于英语的需求日益增加。各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英语、专业英语发展方兴未艾。

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领域推行ESP理论,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顺应社会发展、教学需要、就业环境,进行的教学改革尝试。各院校普遍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结合具体专业学习,开设了相关专业英语课程,设计了专业英语教材等。但是,由于ESP理论真正引入实战教学时间较短,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等原因,ESP理论应用于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仍处在模仿、探索阶段。很多看似应用ESP理论的方法,新瓶装老酒,教学效果距离西方先进职业教育相去甚远,形似神不似,已经不适用于培养新形势下的服务类人才。

问题一是教学模式滞后。ESP理论虽然被广泛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遵循“专业词汇解释—语法讲解—翻译训练”的流程。学生学习的每部分内容都是孤立的,脱离实际生产工作,并且要求死记硬背,单调枯燥,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束缚教学创新。

问题二是教材陈旧。大多数服务类专业英语教材不能及时反映服务业领域的新理念,与当下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学生在教材中很难找到未来就业的应用实例,缺乏实践能力训练。同时,传统教材过于强调语言点和句法结构,忽略了对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之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三是师资匮乏。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行业历练,教学不够贴近实用;出身服务行业的英语教师,英语表达能力又存在欠缺。师资层面的能力薄弱,是制约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2]。

问题四来自于一直沿用的单一教学评价制度。旧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主体与方法单一、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不科学等弊端。这种对学习的片面评价,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挫伤。更重要的是,这种评价体系的引导,将造成学生学习重点进一步偏离实际应用。

同时,在校及毕业学生的调研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及动机不强;部分学生对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有抵触心理;毕业生反馈,就业后英语素质不能很好满足行业要求。

2 ESP理论应用于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改进办法

为改善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笔者及其所在的教学团队不断寻求突破,通过教学中各环节的创新提升,力求最大限度发挥ESP理论在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构建实用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实际运用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乃至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改进:

2.1 创新、改进教学模式,合理设置课程。

将课程依照专业学科相关内容分成模块,每一内容模块下再细分话题。每一次课堂活动完成一到两个话题内容的学习和语言训练。课程学习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教师结合实际服务类岗位,介绍行业背景和相关知识,启发学生讨论本期话题;二是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后,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上共同讨论话题内容,并结合话题情境模拟演练。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法,避免以往“满堂灌”的逐字逐句精讲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知识同时获得相关英语交际能力。由于事关就业实际应用,形式活泼易于接受,教学方式从实际应用效果看,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收效良好。

2.2 结合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需求开展ESP教材建设。

学校组织合作企业人员及校内和兄弟院校服务类专业、英语骨干教师成立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英语教材的编写、征订审核。自行编写教材方面,非常注重符合自身职业特点,教材编审委员会针对每一部特定教材成立编写团队,成员除编审委成员还会加入学生负责调研、反馈。首先利用合作企业资源和往届毕业生资源,在服务行业内做岗位调研,明确课程学科内容和语言知识点。编写团队根据需求筛选归纳专业英语关键知识点和能力点,通过不断梳理,整合已选定内容,确定教材结构结构及章节内容,最终形成教材。征订教材审核工作,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又要兼顾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3]。

2.3 加强教师队伍培养,满足教学改革需要。

笔者所在院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培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一是英语教师走入民航、酒店等服务类课堂听课,通过校内培训进行行业知识学习;二是请企业培训师来校进行讲座,教师学生共同学习服务行业相关最新知识;三是英语教师去合作企业顶岗锻炼,增加专业技能练习,了解行业实际;四是对服务类专业课程教师进行英语语言知识培训,在专业课堂上也提供学习相关英语知识的可能性。通过两年来的各类培训、实训活动、顶岗工作,我校英语教师深入了解了相关服务产业最新发展动态,积累了大量ESP应用于教学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时,通过经常性的ESP理论、教学实践、行业发展情况研讨,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4 制定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向实际应用引导。

笔试一直是英语考核的主要方式,把所有的英语能力都体现在一张答卷上,缺乏针对性,违背了职业教育的理念。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除注重考试结果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职业技能评价所占比重,而不是拘泥于孤立的知识点考核,从而形成反馈激励作用。笔者所在院校服务类专业英语考核就是基于上述考核理论开展。形成性评价:平时表现40分(出勤10分,作业10分,课堂表现20分);测试60分(口试30分,笔试30分)。口试:每班分成三组,组内自行选出组长进行组织管理,每个话题均要进行组内表演,组内成员互相测评并由组长记录成绩。教师监督并抽查,以确保成绩公平合理。每一个话题的成绩累积形成学生口试成绩。笔试:学期结束时,以试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点考核,形成学生笔试成绩。

3 结语

ESP理论应用于高职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根本目的是配合院校培养未来工作在服务行业第一线的专业性实用人才。由此,采取ESP理论进行英语教学就应该更加具有职业特色,突出针对性,注重实用性。将ESP理论融入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要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发生理念上的变革,才能摒弃虚假专门用途英语的外衣,达成ESP引领全新英语教育模式的目标,促进英语教学思想的开拓。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6-8.

[2]王艳.探析ESP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ESP研究,2010(1).116-117.

[3]李莹.关于ESP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海外英语,2010(10).129-130

(责任编辑:兴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19(2016)02-00041-02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