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猛
语文教学,从阅读开始
杨正猛
在分数重于能力的语境下,中学语文教学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略阅读教学,多讲、多练、少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果说在某所学校某间教室某个课堂传来小学生样的整齐的琅琅读书声,周围同事可能会嗤之以鼻,认为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老掉牙,跟不上潮流了。虽然,我们的不少学生也能按教师的要求背诵一定篇目的课文,但那是为了背诵而背诵的结果,可能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和内涵。难怪有人大声疾呼“还我琅琅读书声”,此话切中要害,揭示了今天中学语文教学上的一些缺陷,代表了部分学生、家长、教育者的心声。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以阅读为主。从孔夫子的“韦编三绝”“温故而知新”,到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所说的“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都十分重视阅读教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话道出了阅读的至理。我们从鲁迅先生的优美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那些摇头晃脑的学生们,是在吟唱之间吸取古诗歌中的精髓。特别是先生寿镜吾读到“铁如意”等句子时,总是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我想,“三分诗,七分读”,说的可能就是要这样去读出诗味,读出韵律。读得投入,才能真正领会诗的内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也充分说明了“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一个人从识字到能读会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语文能力的增长,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的。阅读,又是习得的重要手段。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最基础最普遍最重要的地位。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的最基本方式。其中,朗读又是书面语文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朗读文学作品,还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篇美文,其思想内容不管如何健康,语言如何优美,如何具有现实意义,倘若学生不去认真阅读,又如何知晓呢?岂不枉然。
如教《白杨礼赞》一文,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注释;然后在对课文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再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再轻声细读注释,了解时代背景;最后,逐段默读,在默读之中分析表现手法,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一来二往,不待老师多讲,学生很快就知道了本文的思想内容,知道了象征手法是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作为一个文学家,茅盾以审美的眼光、动情的眼光来看待西北的自然景观,发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一切,都是“阅读”所为。
又如教《曹刿论战》一文,这篇文章的注释较多,语言不难掌握。对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应该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自己去体会,并抛出问题:为什么作为普通人的曹刿,他能与庄公去论述战争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自由讨论、思考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然后再引导学生以文章内容为依据,抓住关键词“论”字。经过学生的激烈争论,达成共识:明白了文章详细叙述论战过程,而把作战过程简明化的道理;明确了“人和”在战争胜败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更领悟到庄公的浅见和无知以及曹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远见卓识。这种阅读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深深意识到“阅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不容忽视和不能取代的,是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第一步。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原则。19世纪的俄国著名教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记忆就像建筑物,不要等快倒塌时再去修复,否则那就等于重建。德国哲学家狄慈根也提出 “重复是学习之母”。实践证明,要减少遗忘,提高保持的质量,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教科书,重点之处反复阅读。而且要边阅读边思考,绝不能机械重复和死记硬背。阅读和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既可调动学生记忆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自我检查学习效果。
阅读过程中,要经过思考把知识系统化,要把已经学习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根据共同点,归成一大类,根据知识的不同分成几小类,把知识层次化、系统化、网络化。这样学习知识,既容易记忆也容易提取。
阅读不但是强化记忆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积累知识的必要手段。阅读更是知识积累的必经途径。因为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永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大量的知识获取还需他们充分利用课余、节假日时间去多读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报刊杂志、小说散文等。课本上有些节选课文,完全可以去读原著。通过课外阅读,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多方面的知识信息,大大地补充了课内阅读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杜甫所云“富贵必从勤苦来,男儿须读五车书”,就充分说明了阅读量对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而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一词在新课标中先后出现了七次,这说明语感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语文素养之中的重要作用。反复强调,唯恐我们在教学中不予以重视。阅读是培养语感能力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好的朗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使自己受感染,同时还可以感染他人,对促进读者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逐字逐句的通读,更能帮助读者提高语言感染力,提升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但是,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对象中,一部分同学可能因为缺少交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羞涩,或腼腆,不敢开口朗读,特别是在班集体中。遇到此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他们突破心理障碍,鼓励他们开口朗读,一旦开口了,说不定就是他们阅读的转折点。
综上所述,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离不开阅读,语感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样要阅读,知识的积累更是要大量地阅读。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绝不能忽视,要大胆地点燃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至于读的方式,可齐读,也可分角色朗读;还可抄读、听读、诵读、默读、略读、速读、精读、跳读,等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宜教学的阅读方式。在阅读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要改变阅读的语态。不同文体的文章,要注意阅读技巧、阅读方式、阅读要求的不同。例如诗词的阅读,应根据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把握感情基调,有舒缓、悲愤、苍凉、豪迈等之分。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常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当然,阅读教学也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探讨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作者单位:贵州省沿河县教育局教研室)
编辑:李运
责任编辑:金润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