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刘鹏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释意理论视角下的口译训练模式探究
张倩,刘鹏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巴黎释意学派理论提出了口译“三角模式”,把口译的过程分解为原语的理解、意义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译语表达三个步骤。基于该理论,口译课程的技能训练应侧重于对原语的听辨训练和口译笔记的训练,从而更有效地把握原语的意义,摆脱原语的词语束缚,将意义恰当地以译语的形式发布。
释意;脱离原语词语外壳;口译训练
在人类发展史上,翻译始终伴随着各国人民之间的各种交流。国外对于翻译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贺拉斯等人的著作[1]。口译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2],其中巴黎释意学派理论是口译研究中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释意学派理论由法国的塞莱斯科维奇等人提出。释意学派的创立基于“对口译现实的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2]。该学派认为,口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解码、分析、编码的过程,还是一个交际过程。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对于原语进行听辨、释意,在原语语篇中剥离出所包含的信息,然后通过译语搜觅,将信息以译入语形式传达给听众。口译看似是一个被动的语际之间的转换行为,译员的译入语受原语的句式、字词以及信息的束缚与局限,无法发挥译员的主观能动性。但实践中几乎在每个口译步骤中都能体现出译员的潜在的能力和主动性。译员调动自己的语言知识及世界知识,对原语进行内容解读和信息过滤,再用译语发布原语所包含的意义。口译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原语的释意和交际的过程。口译同笔译一样,传达的是原语的意义而非词语,那种拘泥于原语的刻板翻译称不上是合格的翻译。
释意学派认为口译过程中的原语理解与译语表达之间还存在一个中介的程序,即“脱离原语词语外壳”程序[3],由此提出了口译活动“三角模式”。该模式的提出有助于研究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心智操作过程,并为口译训练指引了方向。
释意学派提出的 “三角模式”解释了口译的工作机制。“脱离原语词语外壳”是指“译员某种脱离开原语的语言外在形式以利于传达人脑智力机制从原语提炼出来的意义的实实在在的职业化口译实践现象”[3]。塞莱斯科维奇把“口译过程假设为一个三角模式。从三角形的顶端开始传送自发表达的思想,因为变成意思的原语形式已不再有约束力。底部表示未经语境或情境更改的概念从语言到语言的直接翻译,这些概念只是知识的目标而不是理解的目标”[4]。因此原语与译语之间有两种转换模式:一种是直接的代码转换,另一种是从原语到三角模式顶端的“意义”,再通过释意到译语。三角模式顶端的“意义”脱离了原语的词语外壳,仅作为意义本身存在,不受原语语言形式的限制,译语则是对于意义的释意和传达。
口译过程中,译员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听音辨义、信息筛查、记忆、笔记、译语规划以及译语发布,这对于译员在语言上、记忆上、心理上都是巨大的挑战。“脱离原语词语外壳”这一概念更符合人们理解语言信息的本质。语码的直接转换可出现在下列情况中:术语、数字、专有名词等翻译[3],这些信息内涵不受语境影响,因而可以直接代码转换。在大多数情况下,译员需要在听到原语后立即抓住原语的意义,将意义以译语的形式发布出来。
基于上述论点,可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和译员的工作过程来论证“脱离原语词语外壳”的合理性。口译过程中原语理解这一环节可以证实,理解释意过程中,摄取原语的意义脱离了原语的语言外壳。原语词语消失时,留在译员记忆中的是理解了的内容[5]。认知心理学及心理语言学认为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大于语言,语言促进思维[6]。语言是表达思维的符号系统,思维可以超越语言而存在,语言并非思维的唯一表达形式。鲍刚认为,“脱离原语词语外壳”揭示了“译员在向译语言过渡之前存在着某种对原语内在信息的感知活动,而这一活动会抛开语言的外在形式,直接触到原语话语者内心所要表达的内在意义”[3]。
口译过程中,译员对原语信息进行智力加工,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译员的笔记是高度符号化的代码,这些代码包括了原语的基本信息,即意义。译员的笔记符号包括符号、图标、字母,也包括原语或译语的字词。笔记符号中即便有原语或译语的字词,它们也是意义符号,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语言符号,其功能等同于其它笔记代码。在专业的口译训练中,并不要求统一的口译符号,因此,口译笔记具有高度个性化和独创性的特点,是译员完成对原语理解后的记录和口译记忆的提示及延续。口译笔记不可能也不需要记录下原语的全部信息,这种高度浓缩的代码呈现出来的是原语所包含的意义要点,这种意义经过了译员的智力加工与过滤。虽然译员有时会使用原语或译语来呈现原语的意义,但译员早已脱离原语的字词的束缚,意义独立于原语的语言形式而存在。无论译员采用什么方式记录,口译笔记记录下的是原语的意义,不是原语或译语的语言形式。意义才是原语与译语之间的连接纽带和共同存在的基础。意义虽然脱离了原语的词语外壳,但却以记忆和笔记的形式存在,为译员提供了口译的意义基础和依据。
口译对于译员的综合素质有极高的要求。译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双语语言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及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高校外语专业口译课课时有限,需要其它课程的辅助与配合,通过设置相关课程或举办讲座或学生自修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百科知识。口译课应侧重于学生的口译技能训练。
基于释意学派的口译三角模式,口译技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对原语的理解释意及口译笔记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加强译语的质量。口译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要科学系统地计划训练步骤,设计训练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提高口译水平。
大多数的中国学生是在学校习得的外语(B语),很多国内外语专业的学生的外语水平还没有达到母语汉语(A语)的水平,双语的熟练程度及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口译课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原语的听辨训练。听辨训练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于原语的理解程度及意义的提取质量好坏。口译教师可选择真实的B语材料,如对话、演讲、报告等录音或录像材料,学生听/看后对B语内容进行复述,在复述时要求学生抓住原语语篇的逻辑思路、主旨大意以及讲话人的语气态度。B语的复述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B语的理解,复述不仅仅是对于B语的简单模仿与重复,成功的复述是建立在对于语篇的结构梳理和意义的有效提取之上的,复述训练为口译过程的下一步,即脱离原语的词语外壳奠定了基础。在进行B语复述训练时,教师也可以模拟口译现场,进行“现场”话语发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鉴于口译现场会涉及不同的场合、话题、口音,口译训练时所使用的多媒体材料与教师的现场模拟应做到互补,让学生接触到较为真实多样的口译情境,熟悉各种口译话题、口译场景,以及话语发布者的口音。学生复述训练时,对于语篇较短的内容应避免记笔记,这样方能集中精力听音辨义,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口译训练的初级阶段,学生的笔记技法不够娴熟,会因为忙于记录内容而错失对原语的理解或遗漏部分原语信息。
在B语复述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译语复述训练。译语复述训练不等同于翻译,其训练重点应放在对原语的信息整理与概括以及对原语内容的理解上。
基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当听到一段内容后,也许记不清这段内容的具体词语,留在脑海中的是其传递的意义。口译过程中译员的笔记记录了原语的意义线索,对于辅助、刺激译员的记忆有很大帮助,口译笔记也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有利证据。因此,口译训练中的笔记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刘和平在《口译理论与教学》一书中提出了口译笔记的两种训练方法:一是建立一套可行的笔记符号;二是常用词的口译笔记速写。理论上讲,这两种方法指引了口译笔记的训练方向,但实际操作时却困难重重。纵观国内出版的各种口译教材,口译笔记符号的数量及范围都非常有限。大多数的口译笔记符号包括一些标志符号、数学符号、字母、图标、单词等等。这些代码代表了原语的意义、情感、动作、逻辑关系等。在口译教学中,这些笔记符号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记笔记的需求。他们所面临的一个困境是用有限的笔记符号记录无限的原语信息内容。
如何记录各种题材的原语内容?口译笔记不同于一般的笔记,如果口译笔记符号太多,会有取代语言符号之嫌。实际上口译笔记符号没有必要取代语言符号,也没有可能取代。另一方面,如果笔记符号太少,口译笔记又难以记录全原语的重点信息。因此口译笔记训练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切记口译笔记只是记忆的辅助手段,笔记不能替代记忆,也没有必要记录说话者所说的所有内容。译员应该记录原语的重要信息点及语段之间的逻辑层次。其次,充分利用现有的笔记符号,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创造自己的笔记符号加以补充。即兴发挥是记笔记时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训练量的增加,学生对笔记符号会愈发熟练,口译笔记会愈发精炼,临场使用的符号会更丰富,对原语意义的概括会更完整、更准确。口译笔记与记忆应相辅相成,记录内容时不能过多分散记忆。恰当的笔记可以减轻记忆负担,还可以刺激大脑产生联想使译员回忆出更多内容。因此,记什么和怎么记更多取决于译员对原语信息的理解和梳理,也就是对原语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只有脱离了原语的语言外壳,才能跳脱出原语的束缚,记录下意义。
口译技能训练还涉及其它方面的内容,如影子练习、主题思想识别、数字传译、略译、综述等等。这些训练关乎具体的口译技巧,有利于提高译语的质量。基于释意理论的听辨训练(包括复述训练)及口译笔记训练与其它训练不同,它们较好地体现了释意理论的“脱离原语词语外壳”的精髓,摆脱了原语的句法和词语,抓住了原语的意义核心,让口译在意义的引领下变得更为主动和达意。
[1]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
[4] 塞莱斯科维奇D,勒代雷 M.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汪家荣,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5] 玛丽雅娜·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1.
[6] 伍铁平.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校对游星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8.044
2016032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重点项目(JG011411)
张倩(1965- ),女,河北滦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实践研究。
G642.0
A
1674-5884(2016)08-0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