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贵州财经大学a.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b.工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民族地区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路径的研究——基于西江千户苗寨的案例分析
王超a,b
(贵州财经大学a.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b.工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基于对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访谈调查和实地观察,提出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分析法建立了开发模式的层次结构,确定了评价要素层和评价因子层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计算出评价的数学表达式。为了验证开发模式的可行性,通过问卷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政府和企业联合旅游开发模式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在旅游社区居民话语权、公民组织参与、游客辅助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继续加强。对此,总结分析了现有开发模式的贡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鼓励公民组织积极活动、打造决策沟通互动平台、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科学定位旅游实力、营造良好旅游社区环境五个方面,来推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旅游开发。
关键词:贵州民族地区;全民参与;旅游开发;民族旅游
一、全民参与研究概述
全民参与是当今民主化浪潮下,一种推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式,有助于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利益均衡起到积极的作用。全民参与经济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具体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全民参与体现了公民个人基本权利的实现,这个权利包括经济参与发展权和社会价值实现权,特别是针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百姓,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发挥社会力量的正面效应,实现民族旅游社区社会与经济同步的包容性发展。
有关全民参与的研究,国内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民参与城市建设研究,包括了城市的绿化、城市生态系统构建、市容市貌的打造等。例如,周慕冰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提出政府主导全面参与的城市园林城区构建模式[1]。佟永宏等借助北京奥运时代机遇,提出全民参与绿化共建生态北京的建议[2]。杜文强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实际调查,提出该市全民参与综合整治市容市貌的建议[3],等等。二是关于全民参与相关遗产、生态环境、文化等保护研究。例如,李关定讨论了象山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模式[4]。黄德林等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全民参与与环境保护,总结了相关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5]。姜娜通过日本全民参与酒文化的遗产保护,提出对中国酒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6],等等。三是关于全民参与的农村发展与扶贫方面的研究。例如,汝小美等以贵州省为例,研究了全民参与综合扶贫项目对人口计生部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7]。刘湘源等研究了全民参与式和综合性开发式扶贫的方式[8],等等。四是其他关于全民参与的相关研究,包括国外案例研究[9]、全民体育运动[10]、教育改革[11]、食品安全[12]、全民禁毒[13]等方面。关于旅游全民参与的研究,顾育提出旅游开发中全民参与社会意识的营造[14]。李辉提出了类似于全民参与的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5]。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全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研究,研究成果较少值得深入探讨。
二、基于实地调查的模式指标设计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苗寨村寨,共计千余户,俗称千户苗寨,或者苗都。西江千户苗寨是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的旅游景区,也是国家4A级风景区和贵州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一。2015年7月调研组在西江千户苗寨进行实地访谈调查,深入访谈28人,发现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模式,是一个典型的由政府支持和企业管理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依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管理的西江千户苗寨,在现实运营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特别是在考虑当地村民利益分配,组织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建设方面,西江千户苗寨可以成为一个旅游发展成果共享的典范。但是,有关公民组织发展和游客辅助作用方面,西江千户苗寨不是很突出。游客数量的增多,千户苗寨发展承载力有限,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外,苗族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市场包装及推广,还需要社会智慧的支持。因此,根据实地观察和访谈结果,基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本文提出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相关工作更好地开展,见表1。
表1 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评价指标体系
三、AHP分析法的模式构建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研究采用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研究方法运用的详细过程参照王超,王志章发表的《包容性发展下决策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基于贵州省梵净山景区的案例分析》一文[16],并结合2015年8月调研组再次进入西江千户苗寨进行的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74份)。实地调查数据得出评价因子层的权重计算公式及其结果。依据表2数据,其模型构建的数学表达式为:
表2 评价因子层综合权重取值表
续表2 评价因子层综合权重取值表
M=WA均A均+WB均B均+WC均C均+WD均D均+WE均E均+WF均F均
=0.3251A均+0.0632B均+0.1074C均+0.1149D均+0.1549E均+0.2344F均
其中:
A均=0.1594A1+0.0735A2+0.1729A3+0.4067A4+0.1875A5
B均=0.5584B1+0.1220B2+0.3196B3
C均=0.4126C1+0.3275C2+0.2599C3
D均=0.3060D1+0.1530D2+0.4328D3+0.1082D4
E均=0.1396E1+0.5278E2+0.3325E3
F均=0.1220F1+0.3196F2+0.5584F3
因此,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的数学表达式(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M=0.33*(0.16A1+0.07A2+0.17A3+0.41A4+0.19A5)+0.06*(0.56B1+0.12B2+0.32B3)+0.11*(0.41C1+0.32C2+0.26C3)+0.12*(0.31D1+0.15D2+0.43D3+0.11D4)+0.16*(0.14E1+0.53E2+0.33E3)+0.23*(0.12F1+0.32F2+0.56F3)
四、模式的验证
根据评价指标与数学表达式,对千户苗寨关于全民参与型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调查,以考察指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统计结果分档参照表见表3。把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代入上述公式,结合表4,可以得出西江千户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总计分为2.85分,归入第四档:不匹配。这说明,设计的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指标体系,不符合目前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现状,20 %~40 %的指标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肯定和支持,或是当地群众认为只有20 %~40 %的指标在千户苗寨旅游开发中得到了体现。由指标因子层的平均值,可以看出得分偏高的原因(不同意倾向)在于公民组织的法制服务、新闻监督、教育辅助作用的不明显和监督权利的难以实施。另外,“持续情况”评分偏高,可能说明苗寨景区的旅游环境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在验证的指标当中,绝大多数指标均值接近于3分基本同意倾向的最低值,这说明调查对象对相关利益主体开展的活动,认识还不够清晰,使得意见趋于集中。
表3 统计结果分档参照表
表4 西江千户苗寨描述性统计与计分表
五、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发现:西江千户苗寨作为雷山县重点打造的景区之一,政府和企业联合旅游开发成绩是突出的,也获得大多数村民的认可。但是,在旅游社区居民话语权、公民组织积极参与、游客辅助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还有待继续加强,这也是设计的模式不符合现实旅游开发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作者认为政府主导和企业经营的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模式,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贡献:
1.打造民族旅游产业促进山区脱贫,是苗寨旅游发展重要贡献
民族旅游发展的重要贡献,是促进落后山区的经济发展,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西江千户苗寨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产业的打造,对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少数民族山区的发展有以下明显作用:一是通过旅游可进入性的建设,把原本崎岖的山路变成了汽车可以通行的柏油马路。这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二是通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设,保障游客到景区游览的基本生活条件,政府加强了电、水、网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造福山区的苗族百姓。三是通过旅游发展把部分苗族百姓从传统的土地耕种解放出来,从事专门的商业活动,对家庭收入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改善。四是通过旅游发展宣传,提高了苗族百姓的脱贫致富意识。从观念脱贫和知识脱贫两个方面促进了苗族百姓对山区贫困的认识。五是通过探索贫困的根本原因,努力摆脱依赖思想,并从自身因素,考虑脱贫致富之路,实现主动脱贫,是西江千户苗寨发展的重要特点。这种脱贫方式,虽然前期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巨大,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山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促进全民经济收入增加。
2.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是苗寨包容性发展的基础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西江千户苗寨模式,体现包容性发展的特征,包括:一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造山区的基础设施,努力构建旅游发展的基础,也构建了包容性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二是引入专业化的景区企业管理经营模式,避免政府非专业化的管理,提高了景区发展的竞争力。专业化的旅游景区企业,在景区规划、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大大提高了景区经济发展。三是重视公平制度的建设。第一个公平制度的建设,是实现了教育公平。在落后山区,女孩子不再受到歧视,同样有读书的权力。第二个公平制度的建设,是生育政策的落实。生孩子按照国家针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执行,不因为特殊原因,出现特权。第三个公平制度的建设,就是促进就业,分享旅游发展利益。景区提供很多劳动就业岗位,例如商户、管理岗位、表演岗位等。只要是苗寨老百姓,都有机会和权力,公平竞争,能者上岗。四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落实。国家针对农村地区的主要两大险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西江千户苗寨地区,也得到很好的落实,民众参与积极性也较高,覆盖率均在90%以上。这种模式发展取得的效果,都有效地体现了包容性旅游发展的部分特征。
3.努力调动大龄剩余劳动力积极性,拓宽苗寨充分就业路径
就业问题是促进景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关键。调查中发现,为了促进西江千户苗寨百姓的充分就业,当地政府和景区企业联合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就业培训,改变他们的就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通过聘请专业的培训师,针对西江千户苗寨百姓在投资、经商、舞蹈、唱歌、刺绣、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展课堂学习、知识讲座、模拟训练等活动。通过分批次地培训,逐步提升全寨民众的就业能力。二是鼓励青壮年回苗寨发展,参与苗寨旅游演出活动。在演出活动中,景区企业提供各种表演岗位,促进就业,改善他们的收入结构。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演出活动,是景区发展的关键吸引物之一,也是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针对大龄劳动力,即年龄超过45岁的妇女或50岁的男性,景区企业鼓励他们从事一些简单的服务工作以解决就业问题,例如景区清洁卫生的保持、景区大门迎宾礼队、景区导游等。旅游的发展把大部分农户从传统的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效地改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结构,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使得其能够切实体会到旅游发展的好处。
4.建设苗家文化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保护了苗寨文化传统
当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值得社会关注。在现实生活中,汉化影响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潜在威胁。根据调查,在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中,景区通过让当地苗民理解苗家文化的经济价值,对苗寨保护文化传统,甚至发扬光大,起了一个关键作用。发展旅游大力调动了苗族百姓主动保护苗家文化传统的积极性。西江千户苗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苗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是苗族服饰的市场化运作。在市场营销宣传下,苗族服饰成为展示苗寨风情的亮点之一。著名苗家银饰、头饰、服饰均可以在苗寨购买。特别是苗家银饰,享誉全国。二是苗寨特色饮食风格的营销。到苗家,必吃长桌宴,听苗家姑娘唱“高山流水”和“细水长流”,喝米酒,吃块肉,直到一醉方休。这些苗寨文化传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让游客充分体验的同时,也对苗家文化产生欣赏和难忘之情。这有利于当地居民发现自身文化的价值,促进保护传承意识。三是苗族歌舞的展示营销。在西江苗寨广场,定期会有苗族小伙或姑娘,演出他们的特色歌舞,吸引游客,例如风雨桥对情歌、广场的篝火晚会、苗家节庆舞等等。通过打造苗族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产品体系,是西江千户苗族保护文化传统的重要方法。
六、构建民族地区全民参与
型旅游开发的路径
1.政策鼓励公民组织积极活动,提供社会第三方支持
公民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总体上而言是不发达,更不用说中国西南贵州少数民族山区。因此,要实现公民组织对山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人权保护能力较弱的基层百姓的帮扶功能,必须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从省市级政府的政策鼓励,到县乡级政府的政策引导,给予公民组织在辖区开展相关活动的政策支持,至少不要行政干预或制止。公民组织的作用,重点在两个方面的发挥:一是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宣传国家法律知识,提高基层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让老百姓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不仅有利于老百姓对政府行政官员的监督,也有利于政府官员对老百姓相关行为的规范。二是向弱势群体提供人权保障的服务,帮助那些合法私有财产或基本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的老百姓,提供援助支持,用法律武器与侵犯者开展斗争[17]。充分发挥公民组织相关法制服务、新闻监督、教育辅助作用,促进旅游社区居民话语权的实现,向他们提供社会第三方支持。
2.打造决策沟通互动平台,发挥社会智慧的优势
所谓决策沟通平台,是指政府在制定相关旅游开发决策的时候,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向社会征集决策方案,并公开透明财政开支与奖励措施,以调动社会创新,谋求最合理方案推动旅游开发的服务系统。打造有效的决策沟通平台,可以依托手机通讯和互联网平台来实现。政府决策可以采取民代会、基层干部会、社会人士代表会等政务公开措施,同时也可以加强政府网、宣传栏等社会宣传媒介的建设,旨在增强政府征集决策方案的宣传,落实社会人士的知情权。以政务为组织者,把社会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元素,激发在旅游方面的创新要素合作活力,以更好地推动社会智慧的力量作用[18]。
3.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全面统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中央文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出现“顶层设计”一词。它是指从全局视觉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一工程学概念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军事与社会管理领域,是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针对贵州山区实情,中央政府已经出台政策,顶层设计支持贵州旅游大发展。国务院也出台政策,战略指导贵州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方向。对此,针对各山地少数民族景区,省市级政府应该根据中央文件精神,针对各辖区的旅游发展布局,并基于中央社会保障制度、创业扶持制度和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全面支持基层政府开展旅游建设工作,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多方面,鼓励和保障落后地区发展旅游经济。
4.科学定位旅游实力,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旅游综合体
所谓科学定位旅游实力,是指正确认识自身旅游资源禀赋特色,制定合理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综合打造地区旅游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能盲目自大,在没有科学考察自身旅游发展基础之上,政府花费大量资金,投资打造旅游吸引物[19]。在贵州民族贫困地区,虽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但常常也伴随着落后的旅游发展基础条件。此外,旅游吸引物的打造要基于地方特色,不能盲目模仿。例如布依族自治州应该抓典型村寨进行旅游建设,而不是所有村寨都要进行民族旅游建设。发展旅游的同时,要防顾此失彼,失去自身特色产业的投资与发展。在做强相关产业,例如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基础上,做好旅游产业,打造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综合产业,也是可行的。因此,地方政府开发旅游过程中,必须清楚认识自身旅游资源现状,科学研究规划,才能不浪费政府财政,旅游经济发展效果才会有效呈现。
5.营造良好旅游社区环境,积极鼓励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所谓社区环境,广义上就是人们所处生活区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科技环境、法制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狭义上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它集体性社团等。社会环境对旅游景区有质量地发展有着重大影响[20]。政府可以通过社会公益事业为切入口,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可以积极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政府官员也可以带头做好社会公益事业,提升政府执政形象。这些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景区服务、知识传播、社会援助、公共福利、环境保护、帮助他人、社会治安、青年服务、慈善捐赠、社团活动、紧急援助、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让景区百姓切实感受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与关注,这对打好景区政策执行的群众基础有着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慕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努力把重庆市渝北区建成国家园林城区[J].中国园林,2001(2):33-34.
[2] 佟永宏,向德中,韩广奇,等.全民参与绿化共建生态北京——2009年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再掀高潮[J].中国林业,2009(11):4-7.
[3] 杜文强.全民参与综合整治扮靓省会容貌——石家庄市“争做文明市民、创建优美环境”活动的调查[J].城乡建设,2002(4):51-52.
[4] 李关定.规划主导全民参与生态修复管理到位——浅谈象山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模式[J].太平洋学报,2005(10):33-36.
[5] 黄德林,邵月,陈宏波.节能减排取石攻玉——发达国家全民参与环保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1(12):64-66.
[6] 姜娜.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参与——日本酒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及其借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5-59.
[7] 汝小美,罗迈,宋冰.贵州省全民参与综合扶贫项目对人口计生部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5):29-30.
[8] 刘湘源,汝小美,罗迈,等.参与式和综合性开发式扶贫的有益探索——“中日技术合作全民参与式综合扶贫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印象[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8):14-15.
[9] 郑焕清.芬兰注重全民参与平等分享[J].瞭望新闻周刊,2001(28):18-19.
[10] 何艳芳,侯忠仁.粤西城镇居民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特征与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3):44-45.
[11] 杨东平.教育改革需要全民参与研讨[J].瞭望周刊,1988(11):30.
[12] 张铁鹰.全民参与食品安全[J].食品工业科技,2010(12):15.
[13] 谢玲玲,卫文婷.全民参与拦截毒品禁毒积德荫及子孙[J].民族论坛,2011(11):10.
[14] 顾育.浅谈旅游开发中全民参与社会意识的营造[J].科技创业家,2012(24):246.
[15] 李辉,王生鹏,孙永龙.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8(3):136-141.
[16] 王超,王志章. 包容性发展下决策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基于贵州省梵净山景区的案例分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00-108.
[17] ANDERSON, WINEASTER. Enclave tourism and its socio-economic impact in emerging destinations[J]. Anatolia, 2011,22(3):361-377.
[18] SMITH, SARAH LINDLEY. Toward Inclusive Co-Management: Factors Influencing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J].Coastal Management,2012,40(3):327-337.
[19] DIEKMANN, ANYA, SCOTT MCCABE, etc. Social tourism today: stakeholders, and 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J]. Social Tourism in Europe: Theory and Practice,2011(52):35.
[20] NUNKOO, ROBIN, DOGANGURSOU. Residents' support for tourism: An identity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39(1):243-268.
(责任编辑董邦国)
Strategies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People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Guizhou Minority Regions——A case study of Xijiang Qianhu Miao village in Guizhou Province
WANG-Chaoa,b
(a.Institute of Tourism Economy and Management; b.School of Business,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n interview and field study of Xijiang Qianhu Miao village in Guizhou, the author presen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people in tourism development, constructs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model using AHP analysis, determines every index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factors and layers and calculates it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the author makes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joint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by both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is obvious, but problems regarding the speaking rights of local residents, the participation of civil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need to be dealt with. Therefor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civil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should be encouraged, decision-mak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be established, top-level design and strategic planning be completed, tourism strength be scientifically positioned and good environment for tourism communities be created.
Key words:minority regions in Guizhou; participation by all people; tourism development; ethnic tourism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83(2016)02-0134-08
作者简介:王超(1986-),男,重庆人,副教授,贵州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旅游、旅游包容性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XMZ087);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科学项目(2015QN31);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智慧旅游创新团队项目(黔教合人才团队字[2015]60)。
收稿日期:2015-11-22;最后修回日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