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人群角膜球面像差

2016-04-14 03:08:52赵晓彬李科军赵智华贾志旸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屈光力球差球面

赵晓彬 李科军 樊 芳 赵智华 贾志旸

(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人群角膜球面像差

赵晓彬李科军樊芳赵智华贾志旸

(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人群角膜球面像差情况及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岁以上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98例,按年龄分为:A组(60~69岁)141例、B组(70~79岁)240例及C组(80~90岁)117例。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入选患者白内障手术前的角膜屈光力、后表面屈光力,Zernike分析计算中心为角膜顶点,直径为6 mm范围内的前表面、后表面、总角膜球面像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498例患者的右眼为研究对象,其中495只眼(99.39%)的角膜前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为正值,3只眼(0.61%)为负值;494只眼的(99.19%)的后表面球差值为负值,4只眼(0.81%)为正值;单样本K-S检验,前表面膜球差、后表面膜球差、总角膜球差均呈正态分布;三组角膜屈光力值、后表面屈光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角膜前表面球差、角膜后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差异显著(P<0.05);年龄与角膜屈光力值、后表面屈光力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角膜前表面球差、角膜后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403例双眼入选患者的左右眼之间后表面屈光力值之间差异显著(P<0.01);两眼间各参数之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60岁以上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人群的角膜球面像差均值大于普通人群,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前表面及总角膜球差逐渐增大,后表面负性球差逐渐减小,各角膜球面像差参数在双眼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白内障;角膜球面像差

目前,白内障手术已由传统的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变。日益完善的人工晶体植入术(IOL)设计和相应检查设备,使得通过植入IOL来改变术后患者全眼像差变为了可能,提升患者视觉质量。球面像差是当前唯一能够通过IOL矫正的轴对称性高阶像差。对全年龄段人群的研究显示,角膜球面像差均值在+0.21~+0.28 μm之间〔1,2〕;但仍未见老年人群中角膜球面像差分布情况的系统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为白内障手术IOL的个性化选择和IOL设计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筛选标准:年龄≥60岁;角膜内皮营养状况正常,无翳状胬肉、角膜变性等角膜疾病;无青光眼及角膜手术史,无眼部外伤史;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对QS检查结果为OK的患者。符合上述筛选标准患者的右眼为观察对象,对两眼均符合筛选标准患者的左眼亦纳入观察,用于两眼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共入选498例患者,901只眼;其中403例患者双眼入选,95例患者仅右眼入选。入选患者年龄60~95岁,平均(74.6±7.1)岁;按照年龄段分为A组(60~69岁)141例、B组(70~79岁)240例、C组(80~90岁)117例。

1.2检查方法用德国OCULUS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入选患者白内障手术前的角膜参数,每次测量以25帧高精度的Scheimpflug调节器重建眼前节三维结构,取QS作为OK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数据收集记录患者的平均角膜屈光力值,平均后表面屈光力值,Zernike分析计算中心为角膜顶点,直径为6 mm范围内的前表面、后表面、总角膜球面像差值,对各个球面的像差参数分布性质进行分析。计算各观察指标在不同年龄分组中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采用403例双眼入选患者的资料,分析各研究指标在两眼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探讨年龄、屈光力值、角膜球面像差之间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以498例患者的右眼为研究对象,共计498只眼,各角膜参数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495只眼(99.39%)的角膜前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为正值,3只眼(0.61%)为负值;494只眼的(99.19%)的后表面球差值为负值,4只眼(0.81%)为正值。单样本K-S检验,前表面膜球差、后表面膜球差、总角膜球差均呈正态分布,Z值依次为0.711、0.820、0.786,P值为0.845、0.524、0.596。

表1 入选患者右眼各角膜参数基本情况

2.2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3个年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校验水准,统计学分析方法包龄段组各参数统计结果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三组角膜屈光力值、后表面屈光力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角膜前表面球差、角膜后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角膜屈光力值、后表面屈光力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44、0.048,P>0.05);年龄与角膜前表面球差、角膜后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216、0.299、0.304,P<0.01)。

2.3角膜各参数在患者双眼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403例双眼入选患者的左右眼之间后表面屈光力值差异显著(P<0.01);角膜屈光力值、前表面球差、后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眼角膜屈光力值、后表面屈光力值、前表面球差、后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之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0.931、0.882、0.503、0.822、0.521,P<0.01)。

表2 三个年龄段组患者各角膜参数比较±s)

表3 双眼入选患者左右眼之间各角膜参数比较±s,n=403)

3讨论

球面像差为影响人视觉质量的关键因素。角膜球面像差、眼内球面像差共同构成了全眼球面像差,眼内球面像差主要指晶状体的球面像差。正常人的角膜球面像差为正性,青年时期由于受角膜后表面代偿,全眼球面像差保持在低水平,视觉质量较佳〔3〕。随着年龄的增加,负性球差受到晶状体改变的影响,逐渐向正性球差改变,增大了全眼球差,对老年人视觉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传统球面IOL由于存在正性球差,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将其植入眼内后会进一步加大正性球差。因此,研究者开发出了非球面IOL以补偿角膜的正性球差,使术后全眼球差下降,提升患者术后视觉敏感度〔4〕。为更好地补偿患者的角膜球差,需要对角膜球面像差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来为个体化非球面IOL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中角膜球差均值高于相关研究结果〔5〕,其原因可能为本次研究对象为60岁以上人群,能够有效反映出老年人群的角膜球差真实分布情况。现阶段非球面IOL设计多数参考以往研究得到的平均角膜球差值,本研究提示需要对用以矫正角膜球差的非球面IOL设计进行重新评价。

相关研究认为,老年人全眼球面像差提升主要与晶状体的年龄性变化有关,而角膜球差的年龄相关性变化不明显〔6〕。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角膜后表面光学特性对角膜正球差的补偿机制。本研究说明除晶状体的年龄性变化之外,角膜的年龄性变化同样也是全眼像差变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说明与屈光力值相比,球面像差在不同老年人中存在较大差异。对相同患者双眼之间比较说明两眼间的角膜球面像差各角膜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4参考文献

1王春红,曹茜,杨丽萍,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角膜球面像差的分布及影响因素〔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3):531-3.

2牛勇毅.基于角膜球面像差的个体化非球面IOL植入效果和可行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3苏菲,孙雅彬,李鑫,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15-7.

4李成钢.扭动模式与往复模式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对比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1):50-3.

5王磊,朱炎华,胡伟华,等.两种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疗效与并发症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210-2.

6陈再洪.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5):635-7.

〔2015-06-10修回〕

(编辑李相军/滕欣航)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6-1444-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6.076

第一作者:赵晓彬(1974-),女,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角膜病和角膜屈光手术专业研究。

猜你喜欢
屈光力球差球面
配戴离焦RGPCL对高度近视儿童角膜屈光力及散光量的影响
高阶像差中球面像差与近视进展的研究现状
眼镜光学成像与眼内屈光力需求须吻合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球面像差分析
球面检测量具的开发
Heisenberg群上移动球面法的应用——一类半线性方程的Liouville型定理
开封地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球面像差分析
镜片度数标称值与屈光力的关系
球面稳定同伦群中的ξn-相关元素的非平凡性
准分子屈光手术中非球面系数对球差以及切削深度的影响分析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