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钊阳
(1.西南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1120;2.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博士后流动站,重庆 401120)
P2P网络借贷能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吗?
鲁钊阳
(1.西南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1120;2.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博士后流动站,重庆 401120)
摘要:在“三农”融资困境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有效解决的背景下,为满足农村各类融资主体的融资诉求,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基于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对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P2P网络借贷对于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且在控制了P2P网络借贷内生性问题后,P2P网络借贷对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要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不仅需要继续发挥传统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更需要发挥诸如P2P等新型金融主体的支农作用。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农户贷款;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增长
一、引言
2005年3月,世界上最早的P2P网络借贷平台Zopa在英国上线运营;2006年2月,美国的Prosper成立,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此后,美国的Lending Club、Virinmoney和Kiva,德国的Smava,日本的Moneyauction,韩国的POP Funding等众多的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出现[1]。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国内的诞生,有学者认为宜信公司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内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诞生,也有学者认为2007年上海拍拍贷的正式上线是诞生标志。尽管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诞生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学者们的认识高度一致,都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2]。《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显示,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我国共有P2P网络借贷平台1184家,借款人数18.9万人,投资人44.36万人,网贷行业成交量高达818.37亿元,全年成交量预计可达2000亿元。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明确表示要“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创新农村各级各类融资主体的融资方式,确保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优势,P2P网络借贷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其独特的信贷审批机制和供需匹配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级各类融资主体的融资诉求[3]。作为特殊的融资主体,农户往往因抵押品缺失、不足值或难变现等原因长期游离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外,他们的融资诉求长期难以得到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4]。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当部分农户不再局限于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转而寻求新兴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以此来满足自身的融资诉求。与此同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P2P网络借贷平台逐步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具备资质的农户成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服务对象。以宜信为例,宜信高度重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截至2014年底,宜信农商贷就已经覆盖了全国8个省市的66个县(区),借款金额高达8亿元,借款客户超过2.3万户,且这些客户办理的均是无抵押信用借款服务,更多的是无抵押的个体农户[5]。很显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的融资诉求,那么P2P网络借贷是否就一定能够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呢?
本文将在对461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在解决农户贷款难方面的作用。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尽管P2P网络借贷和农户贷款难问题,均是当前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对于如何正确引导P2P网络借贷来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的研究极为少见,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本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从现有学者们的研究来看,可能是受国家在此方面公开数据较少的缘故,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此类问题的成果极少,本文拟运用问卷调查所得的一手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具有创新性。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认为,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对农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贷款意愿的角度看,农户是愿意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6]。但是,受资本逐利性与避险性的考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抵押品要求比较高,抵押品的有无问题、是否足值问题以及能否及时变现问题成为正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优先考虑条件,农户大多在此方面存在问题[7]。再加上,正规金融机构本身的覆盖面相对较窄,能够提供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脱离实际需要的缺陷,交易成本相对较高[8],因此,农户的融资诉求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有效满足,农户的融资难问题自然也就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解决。与之相对的是,虽然非正规金融机构利率相对较高,但其业务灵活多样、放款速度快、对抵押品要求相对较低[9],使得非正规金融机构成为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外的农户获得贷款来源的重要渠道[10]。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户融资诉求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速度尤为迅速,业态也日益多样化[11],是不是每一种非正规金融新业态都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呢?遗憾的是,国外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鲜见。比如,P2P作为非正规金融新业态的重要代表,国外学者就未对其在缓解农户融资难方面的作用进行直接研究。当然,对个体农户来说,通过非正规金融进行贷款,是以互动、关系、信任等为基础的社会资本为条件的,这些社会资本的存在可以为贷款分担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贷违约行为发生[12][13]。现实中,拥有更高社会资本的家庭更容易获得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14]。另外,即便是农户拥有社会资本,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也不可能完全零利息。比如,Debraj就认为,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表面上看不存在利息,但实际上,由于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常常相互担保,利息极有可能是被相关的交易行为所掩盖,而不是不存在[15]。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是利息存在,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息也有可能比正规金融机构利息低,这也与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相互担保有关[16]。理论上讲,农户是可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但充分考虑到农户自身的特点和正规金融机构对融资主体的诸多限制条件[17],农户的融资诉求是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有效满足的,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户获得资金的重要来源。
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在农户融资方面的研究更为具体。国内学者认为,当前农户融资具有融资需求规模微小,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简单,融资保证以原始的个人道德、公众口碑为抵押品等特征[18],这与正规金融机构简单地将是否有抵押、是否有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资金需求者有无还款来源的重要依据是相违背的[19]。不仅如此,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时,显性成本低,隐性成本高,融资效率低导致的交易成本高问题也表现得尤为突出[20]。基于此,农户的融资诉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有效满足。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非正规金融能够较为准确地利用农户地缘和血缘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户的融资困境[21],部分学者的个案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刘莉亚等认为,对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来说,尽管他们对资金需求迫切,但由于他们收入低、收入来源单一,仅有约3.57%的贫困型农户和5.76%的维持型农户有可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他们基本上是被排斥在正规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外的,私人借贷或高利贷成为缓解他们融资困境的重要途径;对小康型农户和富裕型农户来说,虽然与前两者相比,他们的收入高、收入来源较为多样化,但他们仍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约有6.48%的小康型农户和6.75%的富裕型农户有可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非正规金融仍然是他们获得资金来源的最主要途径[22]。王静等认为,47%的农户明确表示不会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理由是缺乏正规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一旦无法找到合格的担保人,正规金融机构不会为他们提供贷款;51.3%的农户认为阻碍其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最主要因素是“需要抵押担保”;84.61%的农户的融资诉求主要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有效满足[23]。正规金融机构的“离农”、“弃农”直接导致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快速发展,非正规金融已经成为缓解农户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在非正规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新型金融业态开始出现,是不是所有新的金融业态都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呢?比如,作为新金融业态重要代表的P2P是不是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并未对此进行专门研究。
从现有文献的梳理中,可以形成以下两个基本的判断。第一,总体来说,学者们关于农户融资难问题的研究,更侧重从渠道视角进行;既有从内源视角开展研究的,也有从外源视角展开研究的。充分考虑到在互联网时代,农户外源视角融资不再仅仅局限于正规金融机构与传统非正规金融机构,通过新兴的P2P网络借贷来满足自身融资诉求必将成为未来新的研究方向。这既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第二,学者们的研究,更多的是采用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直接采用问卷调查数据来研究此类问题的成果不多见。充分考虑到重庆市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以及直辖市体制、中等省架构、区域不平衡、城乡差距大等典型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我国的缩影,以重庆市为例进行研究,极具代表性。本文拟以重庆市的问卷调查数据来实证研究P2P网络借贷对农户贷款难的影响,数据资料翔实可靠,这是本文的另一个创新之处。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为“互联网+时代农户融资难问题及破解对策研究”项目的调查数据。本次调查开展于2015年1月到2015年3月,调查范围为重庆市,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按照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标准,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区鲜有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故其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中。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总共发放调查问卷480份,实际回收480份,剔除缺乏关键信息的调查问卷19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有461份,有效率为96.04%。
(二)变量说明
首先,本文将衡量农户贷款难易程度的指标记为Y,也就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来自被访农户对调查问题“农户贷款难易程度”的回答。变量Y的赋值是1~5的整数,分别对应着被访农户所选择的“非常困难”、“困难”、“一般”、“容易”、“非常容易”等回答。从实际回收的461份有效问卷来看,填写“非常困难”、“困难”的农户比例分别为41.35%、21.57%,填写“容易”、“非常容易”的农户比例分别为11.25%、9.45%,填写“一般”的农户比例为16.38%。
其次,本文从“户主禀赋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区域特征变量”等三方面来设计解释变量。在户主禀赋变量方面,设计的指标有性别(X1)、年龄(X2)、户籍状况(X3)、婚姻状况(X4)、健康状况(X5)和文化程度(X6)。在家庭特征变量方面,设计的指标有家庭经济类型(X7)、家庭整体氛围(X8)、家庭经济收入(X9)、家庭经济支出(X10)、家庭外出务工人数(X11)、家庭P2P借贷情况(X12)、家中是否有大学生(X13)、亲戚中是否有公务员(X14)、是否有亲戚开办企业(X15)和是否有城市亲戚关系(X16)。其中,指标X13、X14、X15、X16用来测度家庭社会资本。在区域特征变量方面,设计的指标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X17)、金融服务水平状况(X18)、物流体系健全状况(X19)、农业生产条件状况(X20)、农业技术培训状况(X21)、农技人员服务状况(X22)、名优特产推介状况(X23)、农村普法教育状况(X24)和农村治安实际状况(X25)。各指标的具体说明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农户家庭通过P2P实际贷款金额的均值为547.15,标准差为0.3732。虽然样本数据均值不够大,但从总体来看,考虑到农户融资具有季节性强、频次高的特点,P2P借贷在缓解农户融资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可以说,P2P借贷对于农户救急、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的实地调研支持这一结论。比如,对重庆市秀山县从事农产品电商的农户来说,当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时候,他们可以迅速通过P2P平台筹集货款,确保自己能够在短期内收购相关农产品以便出售,农产品出售了,资金回笼了,短期内又可以迅速还贷。在此过程中,P2P借贷应急性的特点尤为突出,P2P借贷能够满足农户的融资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
表1 各变量赋值情况及其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OLS与2SLS估计结果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若将解释变量农户家庭P2P借贷情况(X12)记为ptpjd,将其他控制变量记为X,则可将P2P网络借贷对农户贷款难易程度影响的回归方程表述为:
Yi=β0+β1ptpjd+β2Xi+DummyZ+εi
(1)
式(1)中,下标i表示第i个农户,β为待估参数,Dummy为地区虚拟变量。z取值1、2和3,分别表示农户i来自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ε为随机误差项。
式(1)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第1列回归结果没有纳入控制变量,第2列回归结果纳入了相应的控制变量。从这两列回归结果来看,农户家庭P2P网络借贷情况系数为正且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这似乎说明农户家庭的P2P网络借贷是可以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对此回归结果,本文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这是因为,如果农户家庭P2P网络借贷是内生变量的话,OLS估计量就不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从实际来看,在农户贷款难易程度的回归方程中,农户家庭P2P网络借贷的确可能是一个内生解释变量,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富裕的农户来说,P2P网络借贷不仅可以成为他们获得贷款的重要途径,还会成为他们理财的又一途径。也就是说,农户家庭P2P网络借贷与农户贷款难之间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反向因果关系,这就使得农户家庭P2P网络借贷与随机扰动项之间相关。
表2 P2P对农户贷款难易程度影响的回归结果
注:(1)*、**、***分别表示的是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2)括号中的数值表示的是稳健性标准差。(3)表中省略了常数项和地区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向笔者索取。(4) 2SLS估计中汇报的R2为中心R2。下表同。
为有效解决回归方程中的内生性问题,必须寻找农户家庭P2P网络借贷的工具变量。从理论上讲,有效的工具变量必须是外生于方程且与内生解释变量紧密相关、与随机扰动项不相关的变量。从现实来看,分散的农户信息比较闭塞,自身金融知识储备不多,对P2P网络借贷等新鲜事物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接受。相反,如果农户长期与金融机构沟通和交流,及时关心金融机构最新动态,则他们会很快接受作为新鲜事物的P2P网络借贷。换句话说,离金融机构近的农户耳濡目染各种金融领域新鲜事物的概率要远远超过离金融机构远的农户,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了解更为缺乏。基于此,本文拟采用调查问卷中“从农户家庭步行到离其家最近金融机构所实际需要的时间”(GJBL)作为农户家庭P2P网络借贷的工具变量。为确保工具变量的合理性,本文先采用LR统计量检验工具变量的使用是否存在识别不足的问题,然后采用 Hansen’s J统计量检验模型设定是否存在识别过度的问题。结果显示,本文所选用的工具变量不存在识别不足和识别过度的问题,是合理的工具变量。
在确认了工具变量的合理性后,本文采用2SLS重新估计方程,结果如表2中第3列和第4列所示。其中,第3列为没有纳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第4列为纳入了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从回归结果来看,农民家庭P2P借贷情况系数均在1%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而且,与第1列和第2列系数相比,第3列和第4列农民家庭P2P借贷情况系数显著增大,这说明农民家庭P2P网络借贷对于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且在消除了农民家庭P2P网络借贷情况内生性后,前者对后者的积极意义更为显著。具体来讲,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下,农民家庭P2P网络借贷情况每上升一个标准差(0.3732),农户贷款难易程度的平均赋值将会因此而上升0.14左右(X12的标准差0.3732与其系数0.3725的乘积约为0.14),即农户贷款难易程度将整体上升6.92%(0.14/2.0217)(2.0217是被解释变量Y的均值)。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与传统的抵押贷款相比,P2P网络借贷是贷款人和投资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而不是金融机构产生的无抵押贷款,“短”、“平”、“快”的特点突出,这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24]。不仅如此,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相比,农户通过P2P网络借贷还具有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利率浮动范围内自行决定贷款利率的优势,只要贷款的利率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例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农户是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在P2P网络借贷平台较快获得资金的。也就是说,农户可以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获得资金,并有效满足自身的融资诉求。
观察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除户主禀赋变量中的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区域特征变量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农业生产条件状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控制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于没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来说,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逐步普及,户主性别对农户融资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在同等条件下,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考虑的不再是户主的性别问题。在农村地区,地缘、血缘与亲缘关系盘根错节,农户之间彼此都较为熟悉,因此,户主的年龄不再是其能否获得贷款的重要因素。金融机构在农村放贷,尤为看重户主的个人信誉,而个人信誉与其文化程度并无直接关系,因此,接受教育的多少并不是金融机构放贷时特别关注的因素。同时,随着国家对“三农”事业的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些因素也不再成为农户融资的障碍。
对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来说,原因可能在于:与普通农户相比,拥有城镇户口的农户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大多拥有可供抵押的不动产,而这正是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尤为看重的,故其在获得贷款方面具有优势。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都会要求农户配偶及其已成年子女签订连带责任保证合同,要求农户以家庭成员担保的方式来获得贷款,一旦贷款违约,农户及其配偶、已成年子女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就直接提升了农户贷款违约的成本,基于此考虑,农户在绝大多数时候会选择按时还款。进一步地讲,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会重视对农户婚姻状况的考察,已婚有配偶的农户更容易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健康状况良好的比不健康的更容易获得贷款,因为即便是农村合作医疗在缓解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基于资金安全性考虑,在同等条件下,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放贷给健康状况良好的农户。相对来说,兼业农户、家庭收支状况好的农户、家庭可能有外来资金来源的农户(如家庭中有人外出务工)更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为他们自身还款能力更强,还款来源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与独裁家庭相比,民主家庭更可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为“和气生财”是我国的传统,和睦的家庭往往能够比较容易地度过资金困境。社会资本雄厚的家庭更容易获得贷款,因为这些家庭无论是在实际公关能力、还款来源方面,还是筹措资金能力、家庭自身发展方面,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亦会考虑此类问题。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对于农户贷款难易程度具有重要影响,金融服务水平高的地区,具有发展潜力、信誉良好的农户甚至可能会直接通过信用贷款,而金融服务水平低的地区,金融机构对农户缺乏了解,相当部分农户会被排除在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外,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健全的物流体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培训、优质的农技人员服务和高品位的名优特产推介,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尤为重要,是直接关系农户能否贷款的关键因素。农村普法教育和农村治安状况对于农户贷款亦有重要影响,因为农村普法教育对减少恶意拖欠贷款、杜绝骗贷等有重要作用,而良好的治安状况可以维护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两者的共同作用,对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二)稳健性检验结果分析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要确保实证结果的有效性,还必须进行稳健性检验。考虑到本文问卷调查的区域涉及重庆市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等四大功能区,因此,本文采用分区域的方式继续进行实证检验。在分区域实证检验过程中,具体步骤与前文相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的回归结果来看,虽然不同区域的核心解释变量家庭P2P网络借贷情况系数发生了变化,但其符号与显著性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研究结论与前文保持一致,这进一步说明了P2P网络借贷是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的。
表3 P2P对农户贷款难易程度的影响:稳健性检验结果
注:受篇幅限制,表中回归结果未展示控制变量的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向笔者索取。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P2P网络借贷对于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在控制了P2P网络借贷内生性后,P2P网络借贷对农户贷款难问题的积极意义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本文还发现:户主禀赋变量(户籍状况、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特征变量(家庭经济类型、家庭整体氛围、家庭经济收支情况、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家中是否有大学生、亲戚中是否有公务员、是否有亲戚开办企业、是否有城市亲戚关系)和区域特征变量(金融服务水平状况、物流体系健全状况、农业技术培训状况、农技人员服务状况、名优特产推介状况、农村普法教育状况、农村治安实际状况)对农户贷款难易程度有显著影响,而户主禀赋变量中的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区域特征变量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农业生产条件状况对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影响并不显著。
本文研究蕴含的政策含义包括:第一,加大对P2P网络借贷的宣传力度,切实将P2P网络借贷发展成为农户融资的新渠道。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咨询、上门拜访等方式,强化农户对P2P网络借贷的认识,充分发挥P2P网络借贷的优势,有效弥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不足的缺陷,逐步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第二,建立涵盖农户各方面详细信息的综合评价系统,将P2P网络借贷的优势与农户自身的劣势有机结合,为农户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以农户征信体系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涵盖农户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综合评价系统,规避P2P网络借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P2P网络借贷活动在农村的大规模开展创造条件。第三,地方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农户贷款难问题,要将彻底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与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寻求彻底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金阳,朱钧.影响P2P网络借贷市场借贷利率的因素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5):34—40.
[2] 肖曼君,欧缘媛,李颖.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排序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1):2—5.
[3] 贲圣林.英美P2P行业监管经验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借鉴意义[J].探索与争鸣,2014,(12):27—29.
[4] 邵传林,邵姝静.小农命题在农户融资中的应用及其引申[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3):31—36.
[5] 张晓玮.P2P的乡村布局[N].农村金融时报,2015—2—2(3).
[6] Bell, C., Srinivasan, T. N., Udry, C. Rationing, Spill over and Inter-linking in Credit Markets: The Case of Rural Punjab[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7,49(4): 557—587.
[7] Bhattacharyya, A., Kumbhakar, S.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Output Loss in the Presence of Expenditure Constraint: A Generalized Shadow Price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79(3):860—871.
[8] Fafchamps, M.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6,42(3): 1180—1198.
[9] Kochar, A. Does Lack of Access to Formal Credit Constr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the Land Tenancy Market in Rural India[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79(3): 754—763.
[10] Mushinsk, I. D. An Analysis of Loan Offer Functions of Banks and Credit Unions in Guatemala[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9,36(2): 88—112.
[11] Boucher, S., Guirkinger, C. Risk, Wealth and Sect Oral Choice in Rural Credit Market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7,89(4): 991—1004.
[12] Dolfin, S., Genicot,G. What Do Networks Do? The Role of Networks on Migration and “Coyote” Use[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0,14(2): 343—359.
[13] Kinnan, C., Townsend, R. M. Kinship and Financial Network, Formal Financial Access and Risk Reduc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102(3):289—293.
[14] Grootaert, C. Social Capital, Household Welfare and Poverty in Indonesia[Z].Local Level Institutions Working Paper, World Bank,1999,No.6.
[15] Debraj, R. Inequality and Markets: Some Implications of Occupational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2010,2(4): 38—76.
[16] Sarmisstha, P. Household Sectoral Choice and Effective Demand for Rural Credit in India[J].Applied Economics,2002,34(14):1743—1755.
[17] Chiles, T. H., McMackin, J. F. Integrating Variable Risk Preferences, Trust, and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1):73—99.
[18] 熊建国.中国农户融资的现状分析与民间金融:来自江西省上饶市的个案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6,(3):59—69.
[19] 刘营军,褚保金,徐虹.政策性金融破解农户融资难研究:一个微观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66—71.
[20] 周脉伏,徐进前. 信息成本、不完全契约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从农户融资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5):38—43.
[21] 鲁钊阳,李树.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财经研究,2015,41(9):53—64.
[22] 刘莉亚,胡乃红,李基礼,柳永明,骆玉鼎.农户融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千社万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3):2—10.
[23] 王静,王蕊娟,霍学喜.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户融资的信用担保:以陕西省洛川县果农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1—6.
[24] Bachmann, A., Becker, A., Buerckner, D., Hilker,M., Lehmann, M., Tiburtius, P.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 A Literature Review[J]. 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e,2011,16(2):1—18.
[25] 易小兰,宋玮楠.我国农户信贷需求及其满足程度的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2013,(4):86—89.
(责任编辑:易会文)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30(2016)02-0149-08
作者简介:鲁钊阳(1980— ),男,湖北黄冈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服务创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研究”(14CJY049)
收稿日期:201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