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国家适宜性技术选择的研究述评

2016-04-14 03:43王林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技术进步

袁 礼 王林辉

(1.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241)



后发国家适宜性技术选择的研究述评

袁礼1王林辉2

(1.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241)

摘要: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的适宜性是引致跨国技术和收入差距日趋明显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适宜性技术选择机理的发展脉络,对局部性技术创新理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和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评价资本深化、异质性劳动和制度约束对适宜性技术选择及跨国生产率差异的作用效应。在总结已有文献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指出适宜性技术选择问题的前沿研究领域。

关键词:要素禀赋;技术进步;适宜性技术;技术选择;资本深化;异质性劳动

一、引言

所谓适宜性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并非一定是前沿技术,而是指与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的技术形态,以有效提高其要素技术效率和要素生产率。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因而其适宜性的技术选择有所不同,一国若选择与其要素禀赋不相匹配的技术类型,势必抑制技术效率增长进而制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1][2][3]。因而,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的适宜性是影响跨国生产率差异日趋显著和收入差距不断分化的关键因素。

为此,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转向适宜性技术选择的视角,重新诠释跨国技术和收入差距日趋明显的原因。Solow(1956)最初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分析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收入差距的变化,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假定技术进步外生,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因前者人均资本存量低于后者,受到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作用,后发国家经济增速将超越先发国家使跨国收入差距趋于收敛,但这与大部分国家收入差距不断分化的经验事实相悖。自1960年至2000年世界各国人均GDP对数值的标准差由0.89增加至1.12,人均GDP的增长率最低为 -3.2%,最高为6.4%,收入差距日益显著。可见,伴随着经济发展,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没有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预期的那样收敛,而是逐渐扩大,那么跨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学家开始从内生技术进步的视角阐释跨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条件下的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利用人力资本积累、干中学、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水平型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阶梯提升的垂直型技术创新等模型演绎技术进步内生化过程,从微观视角揭示了先发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而Hall 和 Jones(1999)、Klenow 和 Rodriguez(1997)也认为,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技术差距是跨国收入差距的重要诱因之一,这一结论在跨国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经验研究中得到进一步验证。那么,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各国的收入差距是否会出现同步收敛?Lucas(2000,2007)认为,产业革命形成的世界范围的技术扩散、生产知识的流动能使各国经济增速趋于收敛,缩小跨国收入差距[4]。据此可以认为在当前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间的技术引进、转移和技术模仿得以实现,世界各国的收入差距应该逐渐缩小。但经验研究显示除发达国家和美国各州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条件收敛外[5],多数国家反而出现贫富两极分化。自20世纪70年代起,包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过国际贸易方式引入先发国家非前沿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与本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资本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逐步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东亚奇迹”[1]。可见,基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不同国家的适宜性技术形态不同,后发国家的适宜性技术并非一定是前沿技术,而是能够充分利用该国要素禀赋并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只有选择与要素禀赋相适宜的技术才能有效提高要素技术效率和要素生产率,缩小与先发国家的收入差距。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正逐步向“新常态”阶段迈进,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渐向中高速增长过渡的大背景下,如何完成由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转型是当前的重大挑战,而选择与我国要素禀赋相适宜的技术形态尤为关键。鉴于国内关于适宜性技术选择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首先按照适宜性技术选择机理的发展脉络对局部性技术创新理论、诱致性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和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梳理;再分析资本深化、异质性劳动和制度约束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作用;最后,在总结已有文献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展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适宜性技术选择机理

(一)局部性技术创新理论

适宜性技术选择问题在早期研究中就受到了关注,Atkinson 和 Stiglitz(1969)最早提出了具有适宜性技术内涵的局部性技术进步理论[6]。传统观点认为,生产函数曲线上的点代表不同的生产环节,且随着生产流程的复杂化逐渐变为光滑可微的曲线,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函数曲线的整体外移,即技术进步呈中性,且能够提升所有环节的生产率。与传统观点不同,局部性技术进步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往往只能改进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对其他环节并不存在溢出效应,或者只对部分环节存在溢出效应,因而技术进步常呈现出局部有效特征,即技术进步仅体现在特定资本劳动要素比例或者临近比例下的生产率提高。他们进一步指出可以通过干中学和R&D活动方式实现技术创新,且都将在与当前所使用技术相匹配的要素密集度上实现。因此,为了使局部性技术创新更加有效,厂商在进行技术选择时不仅应当考虑当前要素供给和要素价格,同时应当关注未来要素供给和要素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而选择最优资本劳动投入比例以实现局部性技术进步。基于技术进步的局部有效特征,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应分别使用资本和劳动密集型技术;若先发国家主要选择资本密集型技术,此时后发国家应当自主研发劳动密集型技术。但先发国家个别产业技术进步具有强局部性效应,能够同时提高资本和劳动技术效率,因而后发国家与前沿技术的适宜性取决于先发国家技术进步的局部有效性强弱和后发国家研发资源的投入量。

但遗憾的是,Atkinson 和 Stiglitz(1969)虽然指出了技术进步的局部性特征,与一国如何针对这一特征进行技术选择及其重要性,但并未构建理论模型阐释在特定资本劳动要素比例下局部性技术进步的形成机理,以及如何选择最优资本劳动要素比例实现局部性技术进步,而探究这些问题,还应关注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

(二)诱致性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

适宜性技术选择机理的研究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7],而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的思想来源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并在其基础上延续、发展和创新。Hicks(1932)最早提出诱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认为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将诱致技术创新倾向于节约昂贵的生产要素[8]。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在厂商追求产出最大化的条件下,同时考虑创新可能性边界的约束,探析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决定机理,显示技术进步偏向性可根据产出增长率曲线和创新可能性边界的切点确定。然而,要素份额的变化将使产出增长率曲线转动,故这一切点难以确定,只能通过固定要素价格求解利润最大化方程确定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但在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下,利润最大化方程为非凸优化且不存在内解。只有引入垄断竞争技术市场或者干中学模型,从微观角度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方可解决非凸性问题[9]。

Acemoglu(1998,2002,2007)通过引入垄断竞争技术市场演绎技术创新内生化过程,将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为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10][11]。Acemoglu(2002)认为利润驱动下的厂商行为决定技术选择偏向于何种要素,同时受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价格效应倾向于选择生产昂贵中间产品的技术,而市场规模效应则使技术偏向于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的生产要素。进一步通过引入技术垄断厂商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为水平型和垂直型技术创新,探析在实验室设备和知识基础等不同创新可能性边界下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决定机理,结论显示经济体的技术进步更加偏向于密集使用丰裕要素。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将生产函数限定为CES型,并将技术进步设定为要素增进形态,其模型缺乏一般性。为此,Acemoglu(2007)在一般生产函数Y=F(L,Z,θ)的基础上,引入包括增进型技术进步和其他技术进步形态的技术向量θ,重新演绎这一结论[12]。Jones(2005)则在紧缩形式的标准生产函数下,验证长期技术进步将表现为劳动增进形态。从利润驱动下技术厂商的微观视角,Acemoglu(2003)也认识到技术进步在转型路径下表现为资本增进形态,而在平衡增长路径下技术进步则表现为劳动增进形态[13]。

在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关系上,各国经验研究验证了一国或单个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偏向于丰裕要素,Caselli 和 Coleman(2001)发现,基于技能劳动与信息技术的互补性,信息技术产业出现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14]。Klump等(2007)通过构建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利用美国1953~1990年的时序数据发现,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呈指数增长,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呈对数增长,结合估算得到的处于0到1之间的要素替代弹性,显示美国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15]。同时,这一结论在美国、日本、中国、南非和韩国等国家的农业技术实践中也得到证实[16]。而我国作为后发国家,虽然具有丰裕的劳动要素禀赋,但近年来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本深化程度的加剧令要素禀赋发生相对变化,资本密集程度有所提高。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利用三方程标准化系统并结合我国1978~2005年的时序数据,考察我国技术进步方向,发现我国技术进步朝向多使用资本而节约劳动力的方向发展,且偏向于资本的速度呈递增趋势[17]。陈晓玲和连玉君(2012)、邓明(2014)使用我国分省面板数据得到了相似结论,选择资本偏向型技术的省份多于选择劳动偏向型技术的省份[18]。黄先海和徐圣(2009)利用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1990~2006年的数据,并根据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分解分析技术选择的特征,发现两类部门技术进步都为劳动节约型[19]。陈宇峰等(2013)根据1998~2008年我国工业部门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技术偏向性,显示国有企业倾向于选择资本偏向型技术,且资本偏向程度高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20]。姚毓春等(2014)利用我国工业部门1985~2011年的时序数据,验证了技术进步整体呈资本偏向性,倾向于选择多使用资本而节约劳动的技术。相关文献都验证了不同经济体均倾向于选择使用丰裕要素的技术类型[21]。

可见,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虽然结论是相似的,但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缺乏微观基础,且并未将技术创新内生化,而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通过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而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此外,不同于局部性技术进步理论的观点,即经济体选择技术时应当同时考虑当期和未来要素相对价格,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认为技术选择仅受当期要素价格影响。虽然,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理论和实证检验的结论均显示一国技术进步将偏向于多使用丰裕要素,而节约稀缺要素,但测度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实证研究受限于生产函数的具体设定,且受要素替代弹性的影响程度较大,缺乏普适性。

(三)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

当然,“干中学”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将技术进步完全内生化为“干中学”,与先发国家通过投入大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的经济事实相违。基于此,Acemoglu和Zilibotti(2001)将技术创新设定为一项利润驱动下富有动机性的R&D活动[2],而非无目的性的干中学,认为影响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关键在于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水平(H/L)而非资本劳动比例:北方国家具有丰富的技能劳动(Hn/Ln>Hs/Ls)并据此进行前沿技术研发(NH/NL=ZHn/Ln),南方国家技能劳动稀缺而非技能劳动丰裕的要素禀赋(Hs/Ls),与根据北方国家要素禀赋(Hn/Ln)研发的前沿技术(NH/NL)不具有适配性;且这种非适宜性表现在南北方国家不同要素密集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上。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22个国家27个三位编码制造业的数据,按照非生产性工人比例将27个产业依次分为低、中、高技能密集型产业,并按照人均GDP将22个国家分为发达国家组和欠发达国家组,考察不同国家不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程度,发现欠发达国家所有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均低于美国,但随欠发达国家产业技能密集程度的增加,与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将缩小[2]。

不同于Acemoglu和Zilibotti(2001)假定南北方国家技能与非技能劳动技术效率趋同,要素与技术的非适宜性表现在不同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上[2],Caselli和Coleman(2006)认为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要素禀赋与技术的非适宜性表现在,技能劳动丰裕的北方国家倾向于多使用技能劳动互补型技术As,而非技能劳动丰裕的南方国家则选择多使用非技能劳动互补型技术Au;一国的要素技术效率取决于由技术差距引致的技术吸收障碍,以及技术与要素禀赋的适宜性之间的权衡,若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技术差距小,则北方国家技能劳动技术效率As高于南方国家,而南方国家非技能劳动技术效率Au高于北方国家,出现技能的绝对偏向性;若南北方国家技术差距大,则北方国家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技术效率As和Au,以及技能相对于非技能劳动技术效率之比As/Au均高于南方国家,表现出技能相对偏向性[7]。

综上可知,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的假定过于严格,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深化。适宜性技术选择的机理研究通常在不存在跨国技术转移障碍的条件下,考察后发国家要素禀赋与前沿技术的适配性,未考虑放松假定后其结论的稳健性。同时,相关文献表征要素禀赋与技术选择非适宜性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是表现在要素生产率抑或是要素技术效率的差别上,仍然存在争议,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刻画评价要素与技术选择的适宜性。

三、资本深化与适宜性技术选择

后发国家可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两种方式实现技术进步。若与先发国家的技术差距越大,后发国家获取的技术外溢效应越强,那么后发国家可通过引进、吸收和模仿先发国家技术的方式,快速实现技术升级和技术赶超[23][24]。Coe等(1997)认为后发国家通过购买先发国家生产的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获取先发国家的技术溢出。当技术创新发生时,先发国家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于后发国家,且先发国家劳动力能够熟练使用原有技术,因而先发国家将抵制新技术,可能使后发国家的技术水平超越先发国家催生“蛙跳”机制。更进一步地,Desmet(2002)将Brezis等(1993)的理论框架由李嘉图模型改进为考虑知识溢出和资本流动的H-O模型,发现当技术创新发生在低工资率地区时,后发国家可通过技术升级和技术赶超而实现经济飞跃。但现实经济并未完全按理论模型所预期的路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例子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后发国家如何有效吸收先发国家的技术,获取技术外溢效应?对要素禀赋条件有何要求?

学者们关注到,后发国家要素禀赋与前沿技术的非适宜性是技术吸收障碍和跨国收入趋于分化的重要原因。首先,从资本密集度与前沿技术的适宜性角度解释技术吸收效率。Basu和Weil(1998)在无技术吸收成本的假定下,发现后发国家现阶段的资本密集度水平难以吸收先发国家的技术溢出,只有通过提高储蓄率加快自身资本积累,才能充分吸收前沿技术,缩小与先发国家的收入差距[1]。据此,可通过提高储蓄率加速资本深化,以提高后发国家吸收技术的能力。资本深化程度是提高前沿技术在后发国家溢出效率的关键,众多经验研究都给予了充分关注。利用囊括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初始OECD国家在内的57个国家1965~1990的面板数据,Kumar和Russell(2002)将劳动生产率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技术追赶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三项,发现技术追赶效应对后发国家的作用弱于先发国家,技术进步的资本增进形态对先发国家更加有利,而技术进步效应并非跨国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见跨国收入的两极分化源于资本深化[25]。Los和Timmer(2005)为实证检验Basu和Weil(1998)的理论,考察局部性技术创新、技术溢出的吸收效应和资本深化速率对跨国收入敛散性的作用,沿用Kumar和Russell(2002)的方法,并结合53个国家1965~1990年的面板数据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分解,发现局部性技术创新难以在低资本密集度下实现,多发生在高资本密集度的先发国家,使跨国收入趋于分化;因吸收先发国家新技术是一项成本较高、进程缓慢的经济活动,很多国家选择生产率水平偏低的非前沿生产技术,虽然技术吸收效应能使跨国收入差距呈收敛态势,但收敛速率缓慢且不同国家技术吸收率迥异,因而跨国收入分布的变化可归因于影响技术吸收潜力的资本深化的作用[26]。Timmer和Los(2005)发现在高资本密集度区域更易实现局部性技术进步,且这一结论在农业中比在制造业中表现更加显著;在此基础上,将8个亚洲国家1975~1992年的劳动生产率变化分解,研究发现加强资本深化是获取技术外溢效应的前提条件[27]。Jerzmanowski(2007)在重新设定C-D生产函数的条件下,检验低技术效率和适宜性技术选择对跨国收入差距敛散性的解释程度,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适宜性技术选择可解释约1/4的跨国收入差距,技术效率低才是跨国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但若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技术差距持续存在,那么与技术效率相比,适宜性技术选择对缩小跨国收入差距愈加重要。同时,不恰当的要素投入比例是发展中国家无法吸收前沿技术的重要原因,后发国家可通过加快资本相对于劳动的积累速度,提高引进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28]。

对于资本深化与适宜性技术选择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后发国家资本与劳动要素禀赋的视角考察技术选择的适宜性。但在实体经济运行过程中,异质性设备投资与技术进步不断耦合,这些研究难以刻画异质性设备资本投资与技术进步的适宜性特征,同时也未形成探析异质性资本、劳动要素与前沿技术适宜性的完整理论框架。而经验研究往往根据劳动生产率变化的三项分解,检验前沿技术与后发国家资本劳动要素禀赋的适宜性,结果均显示通过加速资本深化可提升后发国家吸收前沿技术的能力,尚未构建检验技术选择与资本劳动要素禀赋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异质性劳动与适宜性技术选择

若资本深化可提高后发国家吸收前沿技术的能力,为何拉丁美洲、非洲以及除四小龙外的亚洲国家提高储蓄率却无法加速经济增长[29][30]?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的另一思路是从异质性劳动要素禀赋的视角,诠释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前沿技术的非适宜性。Acemoglu和Zilibotti(2001)在无技术障碍的条件下,研究了劳动要素禀赋结构与技能偏向型前沿技术的非适宜性对跨国生产率差异的影响机制,若先发国家研发与本国丰裕的技能劳动相适宜且具有技能偏向特征的前沿技术,后发国家引进该技术与其自身要素禀赋存在非适宜性,由此引致跨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假定所有国家均可使用世界范围内的前沿技术,一国劳均产出yc和有效劳均产出yeff,c实质为给定技术水平下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要素配比的函数:

(1)

(2)

其中,δ表示均衡时的资本劳动比例,由上式可知,劳均产出yc和有效劳均产出yeff,c为给定技术NH/NL下,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比H/L的倒U型函数,当H/L=ZNH/NL,H/L=NH/NL时,劳均产出和有效劳均产出分别取最大值。而世界范围内的前沿技术是根据先发国家要素禀赋研发的(NH/NL=ZHn/Ln),由于后发国家技能与非技能劳动比例均低于先发国家,因而后发国家劳均产出和有效劳均产出都低于先发国家。

虽然,Acemoglu和Zilibotti(2001)为后发国家经济赶超失败的经验事实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对后发国家增长奇迹的解释力不足[2][3]。不同于Acemoglu和Zilibotti(2001)假定后发国家使用与先发国家要素技术效率完全相同的前沿技术,林毅夫和张鹏飞(2006)允许后发国家根据本国要素禀赋自主选择适宜性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国家经济增速可能超过先发国家并实现经济赶超,设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技术变迁的动态方程分别为:

(3)

(4)

Caselli和Coleman(2006)利用跨国技能溢价数据,发现先发国家具有丰富的技能劳动资源,而后发国家的非技能劳动更加丰裕,各地区都倾向于选择与其要素禀赋相适宜的技术。因此,与先发国家相比,后发国家技术选择的范围更加狭窄,若采用与本国要素禀赋非适配的前沿技术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使跨国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缩小收入差距首先应加强技能劳动积累,扩大后发国家技术选择的范围[7]。以新兴经济体为研究对象,Fu和Pietrobelli(2011)发现获取技术溢出效应的前提条件包括:与该技术配套的本国自主研发能力、现代化的制度管理结构和有益的技术创新系统,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的互补性特征决定自主研发对缩小跨国收入差距意义重大[31]。国内学者对适宜性技术选择影响生产率的研究集中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效应对比上,吴延兵(2008)结合1996~2003年我国省级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一阶差分法和固定效应法验证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自主研发对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内技术引进的作用并不明显[32]。利用同期的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李小平(2007)却得到相反的结论,发现国外技术引进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但自主研发和国内技术引进并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33]。也有经验研究显示,自主创新对后发国家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但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贡献正在不断减弱[34][35]。

可见,关于异质性劳动与适宜性技术选择问题的理论研究,多从先发经济体视角剖析前沿技术与后发国家稀缺的技能劳动要素禀赋的非适配性,及由此造成的效率损失;较少从后发经济体视角考察其如何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结合本国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要素禀赋选择适宜性技术,缩小跨国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异质性劳动与适宜性技术选择问题的经验研究过于简化,国外经验研究多利用技能溢价数据评价技术选择与技能劳动的适配性,而国内经验研究则根据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率的影响方向,判定引进技术是否与我国技能劳动要素禀赋相适配,且结论存在争议,即无法判断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强弱,也并未深入剖析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与技能劳动要素禀赋是否具有适配性的成因。

五、制度约束与适宜性技术选择

因前沿技术与后发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具有适配性,后发国家将在非前沿的本土技术和前沿技术中进行选择,而只要前沿技术对生产率的边际效用强于本土技术,后发国家就有选择前沿技术的可能[2]。Fu和Gong(2010)利用中国制造业2001~2005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本土技术和引进技术对技术升级的影响效应,发现本土企业的R&D活动仍然是制造业技术升级的主要动因,引进技术对技术升级并不存在正向显著的影响[36]。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根据比较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充分吸收先发国家技术是完成技术赶超的关键[37],而制度或者发展战略对此的诱致作用不容忽视,那么,何种制度环境更有利于后发国家充分吸收和应用前沿技术?Acemoglu等(2006)认为随着经济逐渐接近生产前沿面,应同步实现由投资驱动型战略向创新驱动型战略的转移;且这一战略转换的时机选择非常关键,为避免一国过早放弃投资战略,政府将采取限制市场竞争或投资补贴政策以延长投资战略时间,这些政策在短期内有利,但其显著的长期成本使该国陷入投资驱动陷阱,并难以向前沿面收敛[38]。Stokey(2012)构建技术与人力资本交互模型以解释跨国收入水平和增长率差距,运用数值模拟法验证了消除技术引进障碍和提高研发补贴,能够有效提高后发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其与先发国家的收入差距,且消除技术引进障碍的效率高于研发补贴[39]。

更为重要的是,后发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强弱反映该国对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选择倾向[23]。一般而言,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自主创新,而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倾向于技术引进。然而,何种强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加有利于后发国家实现适宜性技术转型,并缩小与先发国家的收入差距?相关文献多基于南北贸易模型从福利损失的视角探讨最优知识产权制度的问题。一方面,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不利于后发国家技术进步,因为强知识产权鼓励先发国家技术创新,抑制后发国家技术模仿。Grossman(1993)认为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抬高了北方国家制造业的产品价格,由此加大南方国家技术创新的难度使其技术创新速率先升后降,无论是否考虑FDI,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均对南方国家不利。另一方面,相关文献认为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更加有利,在动态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Taylor(1994)发现若南北方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非对称性即南方国家实行弱专利制度,则北方国家将采用非最优的研发技术降低研发总量,南方国家会获得一次性的工资增长。Yang和Maskus(2001)利用美国外商独资公司和海外附属公司知识产权收入数据发现,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效应多体现在推进公平技术贸易而非提高许可证交易费上,说明强知识产权有利于转变技术转移方式。

Diwan和Rodrik(1991)从适宜性技术选择的角度探讨最优专利制度,认为后发国家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有效抑制技术模仿,使后发国家将有限的研发资源投入到与本国要素禀赋相适宜的自主创新上[40]。Mondal和Gupta(2008)在Helpman(1993)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强弱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结论显示,后发国家知识产权强度对其自主研发的作用依赖于消费者跨期消费状态[41]。国内学者也就专利制度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有益尝试,徐朝阳(2010)在Barro和Sala-i-Martin(1997)理论框架下讨论最优专利制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将技术模仿设定为一种受到专利制度保护的局部性技术创新活动,为减少福利损失,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实行较为宽松的专利制度将有利于其技术引进和模仿,随着经济发展应当逐步提高专利保护强度[42]。刘小鲁(2011)通过引入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拓展中间产品内生增长模型,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本国技术专利的保护强度,激励后发国家自主研发;但另一方面也会增强对先发国家专利的保护力度,从而对后发国自主创新形成阻碍,因而在均衡状态下自主研发的效率与专利保护强度呈倒U型规律,并提出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同时更应当注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43]。易先忠等(2007)利用扩展的中间产品内生增长模型进行研究,也认为中国现阶段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进步主要依赖技术引进和模仿,而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以技术模仿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进步[23]。

但关于知识产权制度对后发国家自主创新影响效果的经验研究存在分歧,Chen和Puttitanun(2005)在知识产权制度约束下讨论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的选择问题,利用64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强度随经济发展阶段呈先降后升的U型规律,而自主创新比重随知识产权制度加强而逐步提高[44]。而Schneider(2005)结合64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1970~199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强知识产权制度可提高自主创新速率,但对发达国家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45]。Lorenczik和Newiak(2012)发现知识产权制度对自主研发的影响依赖于创新效率且呈非单调特征,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门槛效应,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强度低于门槛值,则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强化无法促进自主创新;而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强度超过门槛值时,进一步强化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后发国家自主创新并缩小收入差距[46]。但刘小鲁(2011)利用2001~200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得到了相反结论,发现自主研发投入比重和技术进步率均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呈倒U型关系[43]。易先忠等(2007)利用我国1987~2004年时序数据,并以执法力度修正的GP指数表征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结果显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逐渐上升,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并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我国现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技术模仿[23]。

可见,剖析制度约束对适宜性技术选择影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关文献普遍关注专利制度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约束作用,较少从研发补贴和税收等视角研究政策变迁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影响。相关理论研究显示,知识产权制度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作用效应受制于经济发展阶段,而经验研究也验证知识产权制度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但这些文献并未详细阐述后发国家如何根据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制定恰当的政策组合以激励后发国家选择适宜性技术,完成技术进步路径由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换。

六、前沿研究方向

本文根据适宜性技术选择机理的发展脉络,对局部性技术创新、诱致性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和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分析资本深化、异质性劳动和制度约束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文献研究的局限性:(1)适宜性技术选择机理的假定过于严格,理论框架有待深化。适宜性技术选择的机理研究通常在无制度约束和跨国技术转移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考察后发国家要素禀赋与前沿技术的适配性,未考虑放松假定后其结论的稳健性。对于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适宜性的研究,主要从后发国家资本与劳动要素禀赋的视角考察技术选择的适宜性,以及从异质性劳动要素的视角检验技术选择的适宜性,这些研究难以刻画体现在异质性设备资本投资中的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相耦合的特征,同时也未形成异质性资本、劳动要素与前沿技术适宜性的完整理论框架。(2)适宜性技术选择及其对跨国收入差距影响的经验研究过于简化。经验研究普遍局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度问题,尚未构建检验技术与要素禀赋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往往根据劳动生产率变化的三项分解,检验前沿技术与后发国家要素禀赋的适宜性,结果均显示通过加速资本深化可提升后发国家吸收前沿技术的能力;而国内经验研究则停留在检验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率的影响方向,且结论存在争议,即无法判断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强弱,也缺乏对其成因的深入剖析。(3)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制度约束研究主要关注知识产权制度。相关文献普遍集中在专利制度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影响方面,缺乏从更广阔的视角如研发补贴和税收等,考察政策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影响。相关理论研究显示,知识产权制度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影响受制于经济发展阶段,而经验研究则发现知识产权制度对自主研发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但相关文献并未详细阐述如何根据后发国家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制定恰当的政策组合以激励后发国家选择适宜性技术,实现由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换。

基于此,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前沿研究可在如下方面进行深化与完善:(1)构建与异质性要素禀赋相适宜的技术选择理论框架。首先,在兼顾设备资本与建筑资本、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等异质性要素禀赋的条件下,分析后发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的选择机制,深入挖掘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的适宜性问题。其次,逐步放松理论框架的假定,在模型中引入国际贸易和专利制度等条件,进一步深化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2)建立技术与要素禀赋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适宜性技术选择的经验研究思路,深入剖析技术选择对跨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探究前沿技术与后发国家要素禀赋非适宜性的原因。(3)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补贴等不同类型制度对后发国家适宜性技术选择的动态作用机制,依据世界前沿技术水平推算最优要素比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技术研发资金的资本属性结构和支出结构对适宜性技术选择的作用机制,检验各类政策效果的强弱和时滞性长短,制定最优的政策和政策组合激励选择适宜性技术。

参考文献:

[1] Basu, S., D. N. Weil.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Growth[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4): 1025—1054.

[2] Acemoglu, D., F. Zilibotti.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 116(2): 563—606.

[3] 林毅夫, 张鹏飞. 适宜技术, 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 经济学 (季刊), 2006, 5(4): 985—1006.

[4] Lucas, R. E. Trade and the Diffus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Z].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7.

[5] Barro, R. J., X. Sala-i-Martin.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Convergence and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7, (2): 1—27.

[6] Atkinson, A. B., J. E. Stiglitz. 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69,79 (315): 573—578.

[7] Caselli, F., W. J. Coleman. The World Technology Frontier[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96(3): 499—522.

[8] Hicks, J. R. The Theory of Wages[M]. London: Macmillan, 1932.

[9] Acemoglu, D. Localized and Biased Technologies: Atkinson and Stiglitz's New View, Induced Innovations, and Directed Technological Change[Z].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4.

[10] Acemoglu, D. 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113(4): 1055—1089.

[11] Acemoglu, 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2, 69(4): 781—809.

[12] Acemoglu, D. Equilibrium Bias of Technology[J]. Econometrica, 2007, 75(5): 1371—1409.

[13] Acemoglu, D. Labor-and Capital-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3, 1(1): 1—37.

[14] Caselli, F., W. J. Coleman. Cross-country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 Case of Comput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2): 328—335.

[15] Klump, R., P. McAdam, A.Willman.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7, 89(1):183—192.

[16] Lin, J. Y. Prohibition of Factor Market Exchanges and Technological Choice in Chinese Agriculture[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1, 27(4): 1—15.

[17] 戴天仕, 徐现祥.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 世界经济, 2010, (11): 54—70.

[18] 邓明. 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方向[J]. 经济研究, 2014, (3): 130—143.

[19] 黄先海, 徐圣.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 经济研究, 2009, (7): 34—44.

[20] 陈宇峰, 贵斌威, 陈启清. 技术偏向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再考察[J]. 经济研究, 2013, (6): 113—126.

[21] 姚毓春, 袁礼, 王林辉.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8): 44—56.

[22] Parente, S. L., E. C. Prescott. Barriers to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4,102(2): 298—321.

[23] 易先忠, 张亚斌, 刘智勇. 自主创新、国外模仿与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J]. 世界经济, 2007, (3): 31—40.

[24] Keller, W.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42(3): 752—782.

[25] Kumar, S., R. Russell. Technological Change, Technological Catch-up, and Capital Deepening: Relative Contributions to Growth and Convergenc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2,92(3): 527—548.

[26] Los, B., M. P. Timmer. 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Growth Differentials: An Empirical Approac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 77(2): 517—531.

[27] Timmer, M. P., B. Los. Localized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sia: An Intertemporal DEA Approach[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5, 23(1): 47—64.

[28] Jerzmanowski, M.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vs. Efficiency[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7, 51(8): 2080—2110.

[29] 林毅夫.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 经济学(季刊),2002,1(2):269—300.

[30] 林毅夫,潘士远,刘明兴. 技术选择、制度与经济发展[J].经济学(季刊),2006,5(3):695—714.

[31] Fu, X., C. Pietrobelli, L. Soete. The Role of Foreign Technology and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 the Emerging Economie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Catching-up[J]. World development, 2011, 39(7): 1204—1212.

[32] 吴延兵.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与生产率[J]. 经济研究, 2008, (8): 51—64.

[33] 李小平. 自主R&D、技术引进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15—24.

[34] 李光泗,沈坤荣. 中国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研究[J]. 财经研究,2011,(11):39—49.

[35] 程惠芳,陆嘉俊. 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5):174—187.

[36] Fu, X., Y. Gong. Indigenous and Foreign Innovation Efforts and Drivers of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Evidence from China[J]. World Development, 2011, 39(7): 1213—1225.

[37]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8] Acemoglu, D., P. Aghion, F. Zilibotti. Distance to Frontier, Sel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6, 4(1): 37—74.

[39] Stokey, N. L. Catching Up and Falling Behind[Z]. NBER Working Paper,No18654, 2012.

[40] Diwan, I., D. Rodrik . Patent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North-South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30(1): 27—47.

[41] Mondal, D., M. R. Gupta. Innovation, 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troducing Migration in Helpman's Model[J].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08, 20(3): 369—394.

[42] 徐朝阳. 技术扩散模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最优专利保护[J]. 经济学(季刊), 2010, 9 (2): 509—532.

[43] 刘小鲁. 知识产权保护、自主研发比重与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J]. 管理世界, 2011, (10): 10—19.

[44] Chen, Y., T. Puttitanu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 78(2): 474—493.

[45] Schneider, P. H.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 Growt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 Panel Data Study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 78(2): 529—547.

[46] Lorenczik, C., M. Newiak.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under Imperf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2, 56(7): 1361—1375.

(责任编辑:胡浩志)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30(2016)02-0011-10

作者简介:袁礼(1989— ),女,湖南株洲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等收入阶段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和生产率提升研究”(14BJL03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要素结构视角下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研究”(NCET-12-08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新增长点培育研究”(15AZD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适宜性技术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14ZZ1204)

收稿日期:2015-09-24

王林辉(1973— ),女,吉林长春人,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技术进步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协调性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研究
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协同演进及金融中介效率
近十年来“李约瑟之谜”研究综述
钢领钢丝圈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胶辊胶圈的技术进步与使用管理中相关技术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