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雪霞
小学体育教学在学生整个在校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拥有健康的体格,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动作要点需要体育老师向学生进行反复演示和指导才能掌握,教学内容相对乏味,若老师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小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多形式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学生爱上原本枯燥的体育课程。因此,学校要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对学生宣导体育知识,并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理论知识的运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常常存在很多理论知识,如动作要领和赛事规则等,这些理论知识单独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难免会有些抽象不便于直接的理解和认识。为了便于更好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成效,老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把文字、图片、声音等相结合,播放视频、多媒体投影仪、动画片等,对小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宣传和拓展。此外,对于技术动作或要领的理解与掌握,老师同样可以利用视频、多媒体分析等方式,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全方位的动作构型。当然,在播放多媒体或者视频、动画片的过程中,体育老师要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运动前要做哪些准备运动,这些准备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作用?怎样避免运动中身体拉伤?运动后身体不同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肌肉酸痛现象?如何正确处理等?使小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避免其畏惧心理的产生。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体育技能的运用
小学生体育课程中有大量的动作需要老师示范,小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要领。传统的体育课堂上,体育老师需要重复演练、示范,若老师的示范动作不标准,那么学生的动作也就相应不标准,这不利于学生学到精髓,使其短时间内掌握不了重难点和动作要领;而且还会在不当的运动过程中造成身体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对于一些需要体力支持才能完成的动作,老师无法一遍遍反复演练,动作也无法在某一环节停滞或细致分解演示给学生们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知半解,不能正确把握。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体育课程进行整合。
例如:“脚内侧踢球”,这是一种利用脚内侧部力量踢球的方法,其运动主要将跖趾关节与丹骨、脚跟根骨形成平面来踢球。运动中,球与脚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使球准确平衡踢出。但由于踢球的时候大腿需在摆到一定位置后外展和屈膝,所以大腿和小腿的摆动受到了限制,示范动作有一定难度;这时体育老师就可利用视频播放,在慢放、暂停、回放、分解、特写等情况下进行讲解,避免小学生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有效掌握动作要点。做广播体操时,由于其运动较为连贯,并且各个环节的运动较多,需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习。小学生要在规范动作的同时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才能够完成整套动作。这时,如果小学生能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在老师的讲解和带领下学习,就可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动作做到规范。与此同时,小学体育老师还可利用相关、视频、多媒体投影仪、录像等对每一节动作慢放、分解,并配合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进而在轻松的氛围中较快学习,并结合老师的带领,掌握各个动作。立定跳远时,由于起跳、空中停滞、落地三个部分的动作是连在一起的而且都比较快,学生在学习这项运动的时候很难掌握要领。小学体育老师可运用视频、录像、动画等对跳远运动进行整合,同时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随时进行动作的定格讲解,让学生在掌握跳远运动要领时,避免动作不当造成的拉伤。
三、信息技术对培养小学生体育观念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应用已经深化到众多环节,并且卓有成效。在体育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观念的形成等环节中更是作用重大。小学体育老师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宣传奥运精神和奥运体育赛事,拓宽学生体育运动的知识。如播忙乱壁球、网球、棒球、橄榄球、旱冰、跳水等赛事,让小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和乐趣,弘扬爱国精神。同时,老师可以给小学生观看人体运动前后状况的图片,通过对比,使小学生认识到上体育课对身体的好处,提高小学生强身健体的思想觉悟。除此之外,小学体育老师还可利用便捷的共享网络,建立自己的网页,或者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建立交流群,增强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和热爱,树立其终身运动的观念。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可加快推动小学体育教育的步伐,小学体育老师要在教学方法中融入信息技术,运用多形式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小学体育课堂教育,把信息技术的运用转化成最终的教学成果,在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还要引导小学生热爱体育,积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