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颖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想象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想象美
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祖国河山、名胜古迹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祖国河山的壮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审美情趣。
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不仅写了桂林的山奇、秀、险,还写了漓江的水静、清、绿,表达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上课伊始,笔者便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祖国的山水多姿多彩、江山如画,不仅有江河、丘陵,还有雪峰、草原……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桂林那连绵不断的画卷中。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纷纷带着好奇的心理走进课文。随后,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展开想象:来到桂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山环绕着水,水倒映着山,真美啊!那么山有多美,水有多美呢?谁能说说?学生思考后,纷纷用文中的语句说出了漓江和桂林美。但这还不够,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于是,笔者适时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视频,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仿佛看到了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图文结合,学生自然而然深刻地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所描写的意境。这样的情境教学,让学生走进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之中。
二、理解课文,感受美
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感受美。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美的景色、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中感受美、表现美。
如《燕子》一文,笔者在教学时,先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风光。接着,引导学生先观察远处的群山、稻田、房屋,再观察近处的湖面、柳树、小桥等,从而感受到燕子广阔的生活天地。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从感知形象到理解语言,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感受自然美。如教学课文最后两段时,笔者是这样引导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飞行和停歇的情景。有的从“掠过”一词体会到燕子飞得快,从“横掠”一词体会到燕子飞得轻,这是动态描写。还有的从“燕子落在电线上……”一句知道这是描写燕子停歇时的画面,这是静态描写。可以说,课文中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语言优美,燕子的形象更完美。但是,这样的理解,学生还只是停留在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燕子的可爱,还远远不够。于是,笔者又引导学生从燕子活动的环境——春景中展开想象,不仅激发他们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也激发了他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从而体会作者借赞美春天里的燕子来讴歌春天的思想感情。
三、品词析句,鉴赏美
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词析句,引领学生鉴赏美,学会辨别美。
如《一面五星红旗》一文,笔者在教学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拒绝拿五星红旗交换面包的动词。很快,有一位学生画出了“摇摇头”一词,马上就有一位同学提出:“老师,那位留学生为什么要拒绝交换呢?我认为要交换,这可是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啊,没有了生命还有什么意义!”经他这么一说,班上的同学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认为应该交换,有的认为不应该换。到底是换还是不换呢?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经过讨论,同学们马上得到一致答案:如果交换,就失去了中国人的气节,国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这样,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体会到留学生的爱国美。又如通过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课,让学生体会到聋哑青年专心致志,把金鱼画得栩栩如生,仿佛游到了纸上那细腻、精湛的艺术美。再如教学《穷人》一文,笔者抓住描写桑娜夫妇的语言、心理的语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他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德美。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会鉴赏美,辨别美丑。
四、能力迁移,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育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结果。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如《将心比心》一文,笔者在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法明白“对老人多一份尊重,对孩子多一份关爱,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的道理。接着,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随文练笔:写一写生活中“将心比心”的故事。此刻,范文的启示与学生胸中的积蓄一拍即合,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写出了许多精彩的片段:如有的学生写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希望自己的爷爷奶奶有人给他们让座;也有的学生写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希望所有人都能这样做,让世界更美好;还有的学生写看望孤寡老人,希望人人献出一点爱,让世界更美好等。在教学中,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让课内外知识相结合,让读写能力得以迁移,让美在写作中得以创造。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美,引导学生理解美、欣赏美、感受美,适时、适度、巧妙地寓美育于知识学习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松溪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