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俊
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从传统物理教学回归到生活中来。
一、情景构建的必要性
1. 学生对物理知识“只认不识”
传统物理教学学生对于物理知识一般都是死记硬背,不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转移。对于知识理解是片面的,只注重表面理解,对知识掌握不深,对于一些联系生活现象的习题读不懂、读不明白。如果平时习题课的讲解过程中对于这类源于生活现象构建的题目接触比较少,遇到这类题目学生就会出现读题难、读不懂题的现象,更加不能有效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
2. 解决学生在物理习题课上的“乏味,不感兴趣”现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枯燥的习题评讲,学生很容易厌烦,会让学生觉得老是在重复做一件事,很容易失去兴趣。例如:初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这节知识,初遇物理计算的时候。基本是三类题型的重复“同速度,同路程,同时间”如果没有构建有趣的情景的话,会让学生感觉一个题目老是重复出现,很快就会不想听,不爱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生活构建的情景的习题课堂,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是为什么,物理是学而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解决学生学习物理“只停留在课堂”
以往习题评讲,只是停留在题目本身或就题目进行相同的训练。这种方式会造成学生学习物理,仅仅依赖每周的几节物理课。课堂以外的物理学习也是机械的物理作业,学生的物理学习不能持续、有效代入生活。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是一个听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体。而良好的情景创设,特别是一些“生活化”的情景,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把物理学习带入生活中。做到生活中之中处处有物理,能够自发地把物理学习生活化、常态化。
二、如何在习题课上构建生活情景
1. 注重生活实践,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实用性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注意一些时政性、话题性的新闻素材,将这些素材与习题相联系。
最近几年中考对于时政性的话题性事例考得非常多,2015年常州市物理中考试卷第6题就考到了市面出现的一种“55度杯”。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联系这些问题,特别是在设计习题背景的时候。比如说最近比较轰动的新闻莫过于深圳的滑坡事件,我们可以就这个新闻事件构建很多相关的习题。比如发生滑坡的原因是土壤的水土流失,以此来创建我们如何治理水土流失的物理问题。还比如可以创建你在滑坡现场发现滑坡现象,要逃离现场追及问题的计算。话题性的新闻素材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把课堂教学由单一的教师讲、提问,学生听、回答转变成师生互相讨论、生生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物理知识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课后小实验
在一些物理知识学完以后,物理作业不一定要动笔,也可以让学生动一动手。比如初二物理的第一章是“声现象”,里面有这么一个知识点“固体的传声效果好”,可以让学生回去自己做土电话。学生通过动手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这过程中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习是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是学之有用,从而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
3. 习题情景构建要多讲些小故事
因为生性比较好动,初中生对听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在一些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讲些小故事。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可以让学生的心思集中在课堂上。例如在速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这两个物理量可能有些不理解,在习题评讲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小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有一天我开车上班,一出城就给交警给拦了下来,交警对我敬礼说:“先生请你出示驾照,你超速了,这里限速30Km/h,我回答交警说:“不要开玩笑了,我才开了4分钟哪来一小时。”这个故事让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学生更乐于探究两个速度。
4. 利用手边的工具巧做小实验
一些习题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手边现有的小工具在课堂上自己进行探究。比如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这个知识是考试中的一个重点,经常出现也经常出错。新课教学中用的是实验室的器材,小车砝码测力计,但是这些实验做完以后很多学生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没有真正理解物理知识。
在习题课的时候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作为简单实验,比如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可以让学生把手轻放在桌子上拖动和压在桌子拖动,感觉桌子对于手的阻力。也可以准备一些日常可见的简单东西,如饮料瓶生活中很常见,在教室后面的垃圾桶都可以找到。一个简单的瓶子可以巧妙探究很多实验,如可以改变瓶内的水的多少来吹探究声音的音调的知识,可以做简单听诊器听心跳,可以探究声音能不能再液体中传播,等等。各种生活化的简单小实验,可以在习题课堂中随时使用,不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一些枯燥习题课,生活小实验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引申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实用性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或为教学的主体。我们要做到物理即生活,生活即物理,使得物理学习常态化、生活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