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秋莲
摘 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情感组织教学,学用结合,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面。
关键词: 识字;兴趣;宽容;情感;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对于还处于爱玩阶段的低年级小朋友来讲,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识字对他们来说显得枯燥。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化枯燥为有趣,寓教于乐,激发小朋友的识字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还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勤奋好学。
一、宽容待生
微笑能使强硬变得温柔,困难变得容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微笑,一些宽容。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宽容对待,并耐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然后改正。学生没有了惧怕之意,才能轻松地学。相反,如果我们怒气冲冲,肆意挖苦,学生将深感恐惧,认为自己真的没有用了。甚至有些学生从此与你对着干,你让我做,我偏不做。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毁孩子。教育教学中,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心,多一些充满希望的微笑,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情感组织教学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在每个学生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学生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例如:当学生无精打采时,我们饱满的精神会使他们受到感染而提起精神;当学生因慌乱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的平静专注,会使他们受到影响而集中注意力;当学生因答错题而感到羞怯时,我们鼓励的目光会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三、学用结合
1. 实际生活相结合
识字和听说读写应是一体,不能人为地把他们分开来。听说读写就是把识的字付诸应用。学用结合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紧扣儿童知识基础,思想水平和生活实际需要,我们要有意识、有步骤地示范、引导。如把要告诉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并按要求去做;鼓励学生自己写姓名,辨认同学姓名;识路牌,看商店名称;看动画片;在家里的器具上写上名字……这些措施可让学生和字词反复见面,体会到识字的用处,进而提高识字兴趣。
2. 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学了就要用,会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而然愿意去学。例如,我们可以出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18减去11,得数是多少?”“3加15,请列出算式,并解答。”等,让学生明白,识字不仅仅是认识自己的姓名、商店名称,还可帮助我们学好数学。另外,还可与社会、自然、音乐等学科联系起来,例如:天上的星星真多,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吗?这些都能从我们的自然科学里找到,只要我们认识更多的字,你一定能解答更多的疑问,成为我们班的“智多星”。原来,要想学好其他的学科,还得从识字做起。
四、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具体建议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低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力强,但注意力不持久,根据小朋友这一心理特点,我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1. 猜一猜
小朋友生性好奇,对动画更感兴趣。于是,我让小朋友们头戴动物头饰,手拿卡片,然后背对小朋友。一个一个走出来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猜猜我是谁?”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不断说出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生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巩固了该课所学的生字。我们还可出一些字谜,让学生猜一猜,但一定要难易适中。
2. 变一变
学生从小就学会了搭积木,拼拼板,多神气,像个小魔术师。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我设计了“我会变”的小游戏。例如:将一些字“木”“日”“干”等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加笔、减笔变成另外的字。这样,在识字时,还有意地与以前的知识相联系。这就一次又一次地触动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感到老师讲的正是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学生在内部诱因的牵引下努力向教师的思想靠拢,努力思索当天所学的新东西,并切实领略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学习兴趣进一步高涨。
3. 比一比
首先,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收集生字的“识字本”,每天将自己看电视时不认识的字记下来;跟爸妈上街时,商店名称、广告牌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小人书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比一比,看谁记得多,学得多。比赛的形式各种各样,学生都乐于参加,我们可以比谁记得快,谁的方法好等。
兴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我们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采取措施,促使他们的兴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宜章县玉溪镇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