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过分解读”的成因及对策

2016-04-13 00:30万诗雨
教育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胜有声步步白骨精

文/万诗雨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过分解读”的成因及对策

文/万诗雨

每本书都像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难解的谜题,一份看不透的智慧。它穿过悠久的历史,它经历百万人的翻阅,它见证过无数沧海桑田,它与你相遇,它无比幸福而感激。

母亲是一名语文教师,我第一次听到“过分解读”的说法,就来自母亲与同事的对话。她们的原话不是“过分解读”,而是更加术语化的表达方式,叫做“阐释过度”。我好奇地向母亲咨询,于是她给我讲述了一个语文课堂上的真实故事:某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师生一起分析人物形象时,忽然有名女学生站起来发言,她说:“老师,我觉得白骨精其实也是有优点的。她活捉了唐僧以后,并不是自己独吞,而是派小妖去接母亲来跟她一起分享唐僧肉。这难道不是孝顺吗?”全班同学哗然。教师思考了一下,点头称赞道:“不错!你的观点不仅独特,而且新颖,这说明你很有个人见解,值得大家学习。我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像你一样敢于表达个人观点,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母亲与同事滔滔不绝地发表对事件的看法,不时飘过来几个新鲜词汇,诸如课程改革、新课程、人本主义之类。对新课程和教学理念一窍不通的我,只牢牢记住了故事和“过分解读”这个词,并且大体感觉在母亲她们看来,那个女学生以及她的教师,好像各自有各自的问题。

上了高中,在语文课堂再次听到了过分解读这个词,记忆中的故事便一下子涌入我脑海,我开始遏止不住自己的思绪,一连串的疑问冒了出来:语文试卷上分值颇重的阅读理解题,我们不知平时有多少次痛斥它像思维的桎梏,把阅读美文的心情破坏无疑;不知道有多少原作者答不出根据本人文章编撰的阅读理解题,尤其是主题思想的概括与提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段,那些奇奇怪怪弯弯绕绕的答案选项,这样的命题,算不算过分解读?带着疑问,我饶有兴趣地开始思考“过分解读”这个问题。

首先,我认为过分解读是存在的,它是人们对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产物,在一般情况下,有两种阅读误区容易导致过分解读。

第一种:人们凭借现实世界中形成的认知去解读文学作品,把个体的认知完全凌驾于原作者意图之上,完全无视原作者的创作初衷。例如上面教学故事中的那个女学生,如果她有机会面见吴承恩,相信吴先生会举出上千个理由证明自己创作《西游记》时,定然毫无树白骨精为道德典范的创作意图。

第二种:凭借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把自己的观点完全凌驾于社会主流观点之上,违背真善美的基本道德标准,也容易形成过分解读。例如上面故事中,白骨精诚然孝顺,吃唐僧时都念念不忘家中老母,但是这样的“孝顺”实际上是建立在“吃人”的行为基础上的,我们社会的主流观点,当然不允许非法任意剥夺他人生命。对生命尚且没有敬畏之心,“孝顺”老母又有多大的社会意义呢?用母亲的原话来解释,“白骨精的‘小善’建立在‘大恶’之上,‘善’已渺小得可忽略不计。”

实际上,我们学习上的习题资料尤其是各类试卷中,其实还能发现第三种过分解读的现象,尽管它产生的原因不属于前述两类,但是却远比前两类来得普遍。当一份解读掺杂了太多的文学以外的目的,当一份解读仅仅是为了解读却并不是情以辞发,当一份解读更多是为了展示文字功夫而不是文以载道时,它就成为了过分的解读。这样的解读,人工修饰和附加意义实在太多,动辄就是高大上的说教式观点,总让人难以接近和理解,只有十足的长辈训诫晚辈的气质。我很好奇,那些编撰资料的教师,是如何从单纯的文学作品中找出那么多标准答案,推出那么多劝诫方法的。那些固化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原本应该是由读者们各执己见的文学作品,被贴上生硬的模式化标签。

那么,身为读者,该如何避免过分解读呢?我的回答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即我们应该关注作品的文学价值,不用追名逐利的眼光去看待他,仅仅用欣赏,喜爱,对待老友的态度去与它交流,在作品所营造的独特意境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体验。

以我的阅读经验来概括,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应该有以下两点:

第一,步步入境,步步出境。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并非像听说书一样,读者们单单是看文字,而没有互动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作者和读者的思维交流、触碰、融合的过程。其中,第一步是作者通过文字影响读者,读者也通过作品去感知他,这样的感知既包括思想内容也包括表现手法,即阅读贵在“言意兼得”,这一步也就是“步步入境”;第二个步则是读者对作品进行再创作,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还有个性去赋予人物或者情节一个新的形象,也就是“步步出境”。

“步步入境”能避免读者过于主观而过分解读,而“步步出境”可以避免千人一面的模式化阅读。实际上,一般来说,这两个步骤必须前后依次进行。《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葬花的情节,就不应该简单的从葬花这个事件本身来理解她。如果这样来看,那么葬花无非是身在大观园中的一位富家千金,闲来无聊的消遣和娱乐活动,这样的评价,就是过分解读了。实际上,如果读者能推己及人,人们平常伤心时也会为身边花叶的消逝而悲伤许久,所以黛玉葬花,葬的不是朵朵春花,而是她的悲伤,她那份别人不能理解的孤独,她寄居他人屋檐下可怜的生活。这也正是她被宝玉所喜欢,被读者所爱怜的理由,这才是真正的出境。所以,步步入境是步步出境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品析语言,体会意象。文学作品的文味,是其独特魅力的源泉。快餐面式的狼吞虎咽,是很难让人品到文味的。品尝文味,需要抓住语言文字慢慢地品,体会意象细细地悟,方可见真章。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许创作时柳诗人就是喝了酒,眼神迷离,将普通的景物看成了杨柳残月。但品读的时候,不妨尽情想象杨柳于月色中漫天飞舞,残月在苍穹边熠熠生辉,良辰美景跃然脑海,此番意境,不比现实更直击人心,让人为之动容?

正如《说“木叶”》中提到,每一个特定的意象往往能带给人固定的感受。西风瘦马的绝寂,凋黄败叶的悲凉,清风明月的美好,大漠孤烟的沧桑,这些意象或许从千百年前传承下来就已经囿于它们特有的诠释,但意象并非呈堂证供,它的价值不在于纪实,而在于引导读者披文入境并且心生共鸣,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会在读者体会的意象中散发出来,丝丝袅袅,经久不衰。

有种感觉叫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种气氛叫做“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一个微妙的表情,一串轻轻的笑声,人类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如此丰富而多元,惟有文字能够把这样丰富而多元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让我们去除浮躁和功利,把阅读变得更单纯更文学一点儿吧,积聚语言文字所具备的穿透人心的力量,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传递出来的隽永持久的影响力,都需要在阅读时学会品析语言,体会意象。

每本书都像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难解的谜题,一份看不透的智慧。它穿过悠久的历史,它经历百万人的翻阅,它见证过无数沧海桑田,它与你相遇,它无比幸福而感激。

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资格能用有色眼镜和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去审视裁夺它呢?

此时无声胜有声,今朝错过待何时?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三C1305班)

猜你喜欢
胜有声步步白骨精
省略处,无声胜有声
步步追问来写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步步惊心
成长200步 步步“进”心——实施“成长200步”工程培育“和乐好少年”
步步娇
此外无声胜有声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