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2016-04-13 18:44赵仁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课题探究

⌾赵仁群

初中化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赵仁群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探究性学习将成为新课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教师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起了质的变化。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合作探究”兴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忽视学生间相互作用的倾向,特别强调帮助学生在既利用自己又利用他人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合作探究”的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强调。正如柳夕浪所说“知识的生成、发展与更新总是发生在以交往为核心、为纽带的个体思维与群体(社会)思维的双向的建构之中”。

初中化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以培养初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为前提,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探究教学活动。几年来,我在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模式的主要特点

1.自主学习: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改变学生按指令被动地学习的状况,在课堂上设立学生感兴趣的一个小课题,激发学生或自主地去查阅资料(教材),或实验探索,使学生的学识、能力、人格得以全面自主的发展,老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提示参考方法、背景知识,提供器材,进行点拨,激励和评价,当好顾问和助手。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但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每组约5~6名学生。组内的学生可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可以各抒己见、质疑、探究创新,从而营造了学生自主表达、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这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在学习评价中以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其目的是使小组内共享学习资源,最终达到组内的同学共同提高。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来展开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它的特征是教师不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内容和认识策略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种适宜的认知和合作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形成认知和策略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全方位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教师在第一环节中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确立小课题,其他环节主要由学生完成。在各个环节中,“自主、合作研究”是教学的重点,下面具体介绍实施的过程。

“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五个基本环节:

1.确立课题: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书本里或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每个实验桌上给出了注射器、底部有洞的破试管、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U型管、橡皮管、橡皮塞、单孔橡皮塞、带支管的烧瓶、玻璃导管、漏斗、铜丝、水槽、酒精灯、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铁架台……等仪器。有学生问:“老师,今天桌上放这么多仪器干什么?”老师说:“问得好,你们猜想一下?”同学们想了一会儿,说:“看哪组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多。”老师说:“今天老师要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上述某些仪器或生活代用品或其它仪器,你们能设计出几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认为最理想的装置是哪组装置?为什么?在选择仪器时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哪一组装置与众不同?”此问题情境一出,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大胆思维、讨论比划、尝试,力图设计多组装置,力求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正所谓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组装置,同时知道了破试管还大有用处,并养成废物利用的意识。此外,还可通过出示资料、阅读课文或分析一些生活实例等提出课题。

2.自主、合作研究:各学习小组针对课题首先讨论商定一个大体学习方案(计划),以便小组成员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方案(计划)可由一人(如组长)首先提出,小组其他成员修改补充;也可以先人人发言,然后组长集中统一,教师届时提示参考方法、背景知识等。例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把书本的实验作为原理自学。然后,出示一些实验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上有导管、燃烧匙)烧杯、弹簧夹、酒精灯(火柴)等,一些药品:磷、硫、木炭、水等,让各小组设计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案。不同组次的实验,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正好1/5,有的超过,有的不满。不管哪种情况,都能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找测不准的原因。然后更深层地探究用木炭或硫代替磷行吗?为什么?

根据不同的课题,学生可采取不同的研究形式,基本方式有四种:①探索型:适用于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②研读型:适用于介绍新概念(理论)或阅读了解的教学内容。③讨论型:多适用于习题集、应用类课。④整理型:适用于复习课。上述四种类型不是绝对的,有些课题需综合选用以上方法,边学、边做、边议来完成。

各组在研究之后写出研究报告。报告宜简洁务实,主要内容有:课题名称、研究方案、小结、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样可避免学生的活动流于形式,加强学习效果。

3.总结评价:评价可选用四种方式:①剖析式:让某小组公布自己的研究报告,同学们畅所欲言共同发表看法,指出值得学习地方,提出补充意见;②辩论式:若研究结果迥同,可让两组同时公布报告,其他同学表明自己支持的小组,双方组织辩论;③竞答式:如“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多而散,可围绕课题让学主竞答发言,每答对一条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给本组加若干分,质量高的酌情多加,最后累加统计;④展评式:同时公布各组的报告,大家离开座位展览交流。

学主自评、互评后,教师点评,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补充学生未研究或认识不足的知识点。教师还要在评价的同时注意激励和导向的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4)拓展延伸:我们一般在每节课的结尾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畅谈体会或自由发问。如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体会或感悟?还有什么疑问?既可以是知识方面的,联系生活实际的,也可以是科学方法、思想、观念方向的。通过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延伸到广泛的空间去。

四、注意问题

1.主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教师主导性应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对新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等方面;学生自主性能否得到发挥也就是评价合作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

2.合理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主要表现在:①根据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选择具有研究价值、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合作的内容进行活动。②探究的方法应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经研究,我国在校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的总趋势是:抽象逻辑从初一开始发展,高二趋于成熟。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程度不同的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探究活动。③因为是探究,故活动时间的长短不应拘泥于课堂45分钟,必要时可采用课前提问,进行猜想、假设,课上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及数据处理,课后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

3.目的性与评价性相协调。对“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它不仅包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所有这些评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1]李永红,化学课程变化的主旋律——探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蒋炳辉,将科学探索引入课堂教学[J],化学教学,2002(8)14~162

[3]王兆林,“沼气”研究性学习过程实录,化学教学,2002(11)22~243

[4]苗深花、闫立泽,探究性化学实验的设计,中学化学教与学,2004(4)25~27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把荷中学 532804)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课题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