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6-04-13 18:36:31李国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分组教材信息技术

⌾李国梅

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李国梅

信息技术已经为这个时代打上了深深烙印,它已经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全社会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走进了教育走进了课堂,成为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门新兴的学科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低效率的,低收益的,教学实践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所以,笔者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认真研究,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提出几条个人经验。

一、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起始课教学中,要从计算机的产生、发展、最新动态和计算机网络的有关常识的介绍,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比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起始课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习兴趣。还可以适当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因为有些学生对课本内容比较熟悉,在小学都学过,所以他们觉得上课太乏味,课堂上的内容都知道,除了课本知识外,可以适当地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把握教材,精心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生动的教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经常出现教材跟不上时代的现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调整、拓展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利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设置问题,布置相应上机任务,让学生在网上寻找答案。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三章·第三节·添加演示文稿内容》这个教学内容,我讲解并演示了在PowerPoint中如何插入声音和视频,接着让学生进行练习。接下来布置一个上机任务“如何在PowerPoint中加入flash文件?”让学生尝试是否与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方法一样,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就到网上去搜索解决的方法,并照着网上的方法操作,看能否完成这个任务。从这些上机的任务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三、合理采用组内协作,建立合理的帮助体系

由于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教师的统一演示或个别辅导,有时效果并非很显著,这里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分组形式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也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和自由分组。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出现小组内部分同学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这就要求组内小组长需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任务,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能算获得了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建立一个完整的帮助体系,更有助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设置创设自己的帮助体系。例如“EXCEL图表制作”这一学习内容,我设计了三种帮助方式:一种是“视频帮助”,即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好的操作视频;第二种是“文字帮助”,即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一些操作技巧和操作方式;第三种是“对比帮助”,即教师把结果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有一个目标。

四、重视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走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学科,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建立一种合理、有效,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主动发展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评价的功能上就要侧重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不同的角度客观评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能课,它更多地突出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亲身实践。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评价,而非单一作业结果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可以采用一些特有的评价方式,如分组评价、分层评价、抽查评价等等,分组评价是将学生按水平高低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学生完成作业,可让各组组长选出本组做得最好的学生作品,并给出评价语,再由教师对筛选出来的作品作最后的点评,或者从平时作业批改的积累中选择几个层次的学生作品有针对性的评价,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堂评价的另一个方面是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应该定期的给学生做一些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建议和反馈,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应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正确指导下,探索出更多适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而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坚持可持续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回民中学 755200)

猜你喜欢
分组教材信息技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