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4-13 18:36:31刘晓华韩欣李平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政治课中学创新能力

⌾刘晓华 韩欣 李平平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晓华1韩欣1李平平2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主体性参与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质疑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中学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近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谈几点浅见。

一、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环境。在政治课堂中,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的“再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生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长期以来,受“教师权威”、“书本至上”的影响,创新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淡化。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唤醒沉睡在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巧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紧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勇气。

1.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从而能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弘扬主体性原则,就要坚持共性和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全体的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发展的培养,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学生从小有许多个性表现,有的不怕困难,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的坚持性强,情绪热烈而稳定,有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学生的顽皮、任性、内向、古怪等超越常规的现象所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为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办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敢于质疑、“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挑战权威,经常有新观念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和创造意识得到充分发展。

2.坚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摒弃“师道尊严”、“唯书唯师”的传统,不应以“权威者”、“监督者”的身份出现,而应以“参与者”身份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充分体现地位平等性,充分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的个体发展,引导学生不囿于常规,敢于“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教师还应克服偏爱心理,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实现教师由“演员”到“导演”,学生由“观众”到“演员”,甚至既是“导演”又是“演员”的角色转变。这种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和信心,树立“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的科学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若出现疑难,应立即反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强化或纠正,学生可以自由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讨论,并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且在相互启发与争辩中,学会探索创新的方法,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群体合作的精神,从而诱发学生群体智慧的潜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养成质疑问题的习惯,培养善学会问的思维品质、自信心和冒险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实施主体性参与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注重学法指导是实施主体性参与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再多,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使他们掌握了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即使走出校门,离开教师的指导,也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则将终身受益。其三,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教师和学生都应把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

2.改革课堂教学、激发主体参与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政治课教师的“讲台”为学生积极参与、双向交流、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论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综上所述,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前沿课题,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使其逐步完善,并发挥它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1]李雪梅.浅论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2008,(7)

[2]黄国文.中学政治综合探究课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J].福建教育(中学版),2009,(6)

1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 262100 2山东省安丘市兴华学校 262100)

猜你喜欢
政治课中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在多解中学创新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06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8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