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芝
寓国学经典于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开展
⌾尹晓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旭日东升,阳光洒满校园时,平遥实验小学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天,诵读经典已经成为孩子们早读的必备科目。国学经典是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断言:“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显,为这项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语文教师需要国学的熏陶,更有责任让国学走入课堂,让经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于是,我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文内容或教材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入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性的国学教育活动。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世界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目前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孔子学院349个,孔子学堂400余个,注册学员约50万人。外国人都纷纷掀起学习中国经典的高潮,但问起我们许多中国人,却一问三不知,似懂非懂。另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差、行为习惯差,对古人的优良品质学习不到位,这样的现状真让人担忧。作为小学生,正是学习知识、塑造人格、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国学教育旨在启智正德 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快速增加识字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阶段我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有《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笠翁对韵》《论语》《中华经典诵读》《古诗80首》等,这些经典韵律平整,平仄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增广贤文》我们挑选了适合学生背诵的优秀篇目来诵读。一二年级背诵《三字经》,一学期下来认识近三千个汉字,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一两万汉字,如果仅和课本相比,相当于超过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自然为孩子阅读扫清了许多字词障碍。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识字量,开发了孩子们的记忆潜能,而随着识字量的加大,记忆力的提高,他们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中快乐成长。这样的良性循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诵读经典让学生懂得许多人生哲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例如《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育人教材,其中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育学生做人要有爱心,都爱众生,关怀苍生;应该亲近那些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精力有余应该读书多学习。
2.国学教育旨在修身雅行 当我发现学生坐姿站姿不正确时,我就让他们背诵“步从容、立端正……”;当我们的孩子过分讲究吃穿时,我会让他们时时以“以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提醒自己。经过三年的诵读实践,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国学经典与语文课堂教学要结伴同行,早读积累背诵,课堂渗透链接,课外拓展延伸。学校家庭都要创设与经典对话的氛围,让学生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
1.遵循“多读多背,积累为主,反刍在后”的原则诵读经典 充分利用早读背诵经典,学生即坐就读,读的形式多样,有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男女分角色读,小组赛读,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积累,感受经典的韵律美,意境美,哲理美。
2.根据课文特点适时进行链结 例如教学《望洞庭》,同时诵读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其它古诗《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又如学习《但愿人长久》引导学生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聆听此首歌曲,感受苏轼当时心情的变化和他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学生沉醉于意境,留恋往返。
3.抓住契机,将国学与课文内容巧妙结合 例如在教学《学棋》理解重点词语“专心致志”时,我联系《三字经》中的“教之道,贵以专”抓住一个“专”字,让学生深刻领悟凡事只有专心致志去做,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引导学生利用经典积累素材,拓宽写作思路 国学经典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的运用,让文章变得更深刻,更能体现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母亲节到了,让学生写一件感恩孝顺妈妈的事情,让学生回忆古代有谁就是孝顺父母的典范,学生自然想到了“香九龄,能温席”引经据典,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5.教师做好合理的计划和精心的组织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展有效性国学教育,制定年度计划,学期计划以及月计划、周计划到具体每天的诵读任务,保证每周一节经典阅读课,一学期读完一部完整经典并写出自己的收获感悟,每周一篇,每月交流一次。每学期有一次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活动。可以是多形式的诵读,可以是写心得制作书签,也可以是情景剧表演、歌舞器乐表演。以小组汇报,人人有展示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经典的领悟得以升华。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以提高人才竞争力。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智慧的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对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塑造健全的人格,打好人生的底色,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
山西省平遥县实验小学 0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