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2016-04-13 18:36:31唐昌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思维语文

⌾唐昌敬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唐昌敬

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素质教育的熔炉中去。重塑教师自身形象,励练创新教学能力。

语文教学;素质;创新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语文创新教学研究的途径

1.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3.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

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人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这种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让每节课都有新的亮点,使学生的学习劲头十足,头脑放松、灵活,所取得的效果会非常好。这样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兴趣,对每节课都充满好奇感和新鲜感,这样的学习氛围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

传统教学中,好学生永远都是好学生,坏学生在老师眼中可以说没有任何优点,这种教学模式,使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加厌学,同时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课堂氛围自然不会好。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学习不好的学生也会有优点,只不过学习的方法和对学习的理解不对罢了。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多方面评价学生,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好语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总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是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

四、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其主动发展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因此,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或大或小,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即时表扬和指导,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只有这样,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从而闪烁出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思想火花,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多装着学生,做个有心人,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四川省仪陇县大仪镇小学校 637600)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