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益
如何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有效教学模式
⌾黄新益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更是成为当前广大教师研究学习的主流。
课堂;落实;自主;探究;合作
“自主、探究、合作”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是新一轮课改的亮点。
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的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有效教学模式呢?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想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关注学生,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学习氛围。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教师学习氛围的直接创设,将影响到教学的成效。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给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里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树立自信,才敢张扬个性,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和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法”,更有必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法”。只有通过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以加强,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宏观地讲,学法指导的内容包括优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揭示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具体而言,学法指导主要包括单词记忆方法指导、预习指导、听课指导、复习指导和课外学习指导等。以单词记忆方法指导为例: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地记忆单词,同遗忘作斗争,很多学生感到英语单词记得快、忘得也快,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记忆的规律,从而大大降低了记忆的效果。单词记忆的方法通常包括:读音分类法、构词法、直观法、情景法、造句法、对比法、联想记忆法等。例如:在学习单词“chill寒冷的”时,教师可以把单词拆分为“chi”与两个“l”,由此让学生联想,一个小女孩冬天连续吃了两根冰棍,觉得很冷,从而轻易的记住了这个单词的意思和拼写。这样,学生在既能轻松地记住了单词,又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的同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传授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把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相结合,把指导学法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情趣才会始终保持在高涨而平稳的状态。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确实,小组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许多创造发明都是多人合作共同研究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思维的检索频率,使思维异常的活跃,启迪学生的灵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同学之间互助、互动、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念到成功的喜悦。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合作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阐述已见,畅所欲言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生生互动的学习形式,它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
开展合作交流需要教师善于引导,精心组织。在内容上,要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民主性。一是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合作交流问题,以保证交流围绕重点,抓住关键,言之有物;二是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合作交流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在组织形式上,要讲究实效。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使学生在交流中言之有物,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二要切实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合作交流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切实进入角色。三要科学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时机和调空好交流的过程,切忌随意性和形式化,灵活进行同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操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从而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和效果。四要重视合作交流结果的反馈,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自主、探究、合作”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进入我们的教学领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必须经过不懈的探索,才会使之大放异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生学习英语“费时低效“的怪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有效学习的策略。
[1]杨秀年.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的自主探究,教育艺术,2009(3).
[2]刘丽军.“自主——探究——合作”阅读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09(4).
[3]朱爱兵《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9期供稿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石井厚德中学 36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