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使用教材

2016-04-13 18:36:31谭小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天鹅课文教材

⌾谭小香

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使用教材

⌾谭小香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例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例子背后的东西,即“本体性课程内容”,也即文学作品的阅读。为了最有效化的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获得情感体验,让小学语文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焕发无限的活力。

语文教学;教材使用;思考与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学好教材,超越教材,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气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不是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更不是把教材奉为金科玉律,而是要寻找教材中能与学生心灵发生碰撞的素材,提高语文素养,在文本阅读中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开放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努力的目标。

一、语文教材使用现状与思考

1.阅读教学的越位与不到位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多年,但大多数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教材教语文、“唯课本、唯课文”依然普遍,既有越位现象,也有不到位现象。基础的东西不到位。

越位,是说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太深,讲解得过度,拓展过度。现在很多的公开课上,老师很喜欢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品味的切入点的不同,就造成感悟的差异。下面通过一则案例试析此现象:

《天鹅的故事》这篇内容,其内容文字优美、故事感人,老天鹅不畏自身安危奋起破冰的情节尤为感人,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时,两位老师不同的处理方法,折射了阅读教学的现状。

教师A:(出示第5小节)同学们,仔细阅读这段话,你从哪儿体会到老天鹅的奋不顾身、勇敢顽强,圈出关键词句,写出你的感受。

教师B:(指名读第5小节)同学们,贝尔加湖湖面冬季的冰层厚达十米左右,初春时期也是很厚的。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破冰容易不容易,痛不痛?课文内容有提到“痛“字吗?请细读图文,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痛?

表面上看,这两位老师的重点都放在了第5小节上,角度不同,学生都有所获。教师A显然缺乏文学的视角,把学生的阅读定位在勇敢、顽强的优秀的人格品质上,明显的道德的灌输,忽视了老天鹅艰苦卓绝的为生存而努力的过程,强化了人格品质,似乎只有具有这样的人类意志才值得敬畏。这种以观众的姿态对弱小者求生本能进行主观陶醉式的赞叹,也是文中那位老人及作者的“敬畏生命”的曲解。教师B在“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破冰容易不容易,痛不痛?”的感悟上展开教学,显示了教师的文学素养,从情感上入手,带领学生和图文对话,看到的是冰面上老天鹅的斑斑血迹,感到的是老天鹅的彻骨疼痛。这是对人性的一种召唤,“敬畏生命”才能自然生成。如不能对生命产生真正的敬畏,任何感叹都只是空洞的道德臆测,或许人类还会逼着动物上演一幕幕类似“生命桥”式的生命奇迹。如此,我们的教学又有什么存在的理由?

2.由现状引发的思考 以上案例表明,利用语文教材开展阅读教学,要将课文当做文学作品来教,而不只是语言文字“砌墙”式的积累,更要将课文当做一个标杆,展开一系列的同类文学作品的阅读。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已意识到文学素养对孩子语文学习及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也推荐了一些课外读物给孩子,但这些书目大多以成人的视角标准,而大部分真正贴近儿童心灵特征的优秀文学作品实际上并未进入孩子的阅读活动中;再者目前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依然盛行,教师和家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教学质量高要求下疲于应付,来回奔波。我们语文教育亦不能幸免,学生们依然承受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功利期望,文学游离在语文教育的边缘,大量的阅读时间被挤压,与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相差甚远。如今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如同一名带着脚镣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跳舞的舞者,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中逐渐枯萎,语文逐渐沦落为一种只需具有分数功能的道具。这也是造成了当下不少青少年良知缺失、情商低下的根本原因。

二、语文教材的使用策略

根据教学实际,重组或改组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由于受地域和学生实际的限制,以及文本教材本身的局限,教师在使用上不可能完全通用,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完全可以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和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去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材,更多的应该是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把教材作为完成语文教学的一种资源,大胆地调整教材内容和进度。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把语文教材中《上学了》一课的“上学歌”提到观察图画之前使用;把各单元“语文天地”的练习活动灵活调整到课文的学习之中,而不墨守成规地使练习总是在讲完课文之后。教师也可根据季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如:菊花盛开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看菊花,然后把课文《看菊花》提上来教。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一教学重点、难点从形象到抽象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教师能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材,深解细研,创造性地把握教材和使用教材,活化教学内容,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对教材的创造与开发。

三、注重范例优势,提高语文素养

在学生心中教材就是权威,教材就是范例。怎样发挥教材良好的导向作用?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接受、消化、运用。这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扎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中侧重文字中词型的训练,如,说道说道(ABAB)、热热闹闹(AABB)、冷冰冰(ABB)等词,我先是让学生自由地读词,自己找出规律,并能举出规律相同的例子。为了更好地巩固基础,我让学生针对本册教材中的词型变化规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同学们边归纳边做整理小报,然后将四个人设计的手抄报“词的世界”进行展示和讲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下,积累了语文知识。

总之,纵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使用情况,还存在诸多不足,教材的苦心孤诣未被了解,许多深刻的利益还没有挖掘,同时,对教材的使用还停留在表面的知识讲解,单一的课内阅读上,灵活度明显不够。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以教材为依据,正确把握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尤其要很好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理解教学目标,科学地构建语文课堂的知识结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方法能力的培养,这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根本点。

[1]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魏薇.小学语文新课程成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江西省樟树市经楼中心小学 331200)

猜你喜欢
天鹅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环球人物(2018年16期)2018-08-22 03:28:44
天鹅之死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