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6-04-13 18:36:31周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课件学科信息技术

⌾周明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周明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已经被大多数老师接受并应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做粗浅探讨。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问题;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然而,由于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存在着片面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整合”的内涵,或者其它因素的干扰,在实际教学中没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的、任务整合在一起,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了信息技术简单的叠加。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科教师计算机技术函待提高

虽然计算机已经普及,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科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由于种种的原因,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知识,平时又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和实践,对计算机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并不能熟练应用。特别近年来出现的微课的应用、电子白板与PPT课件的结合使用,由于老师在课堂上要分一半精力去关注教学媒体,因此,原本熟练的教学内容讲起来反而更艰涩了,心态调整不佳,教学语言组织不好,不能让学生一心一意关注老师的言行,课堂气氛就调整不到最佳。由于存在技术上和心理上的障碍,缺乏用好多媒体技术的信心,很多老师对信息技术存有抵触心理。

二、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技术改革的“全权代表”,似乎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全优课,这就导致出现了两个较极端的现象:一是“黑板搬家”式,即把传统课堂上板书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来代替黑板,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成为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二是“电灌”式,即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仅仅起到替代板书的作用。学生没有自学、思考的余地,而有些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信息技术课件或者引用大量信息,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而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

三、媒体使用进入误区,过分追求华丽的形式

很多老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上还存在误区,认为在课堂上使用了计算机进行教学就是整合。很多老师总是追求一种外表华丽的形式,绞尽脑汁把自己的课件做成“震憾人心”的效果,把一些不该动的图片和文字放到课件中,结果适得其反,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有些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将课程内容进行大量延伸与扩展,让学生在课上如走马观花般观看老师演示各种信息资源,反而将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淹没在课堂上超大容量的信息轰炸中。

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的参考性对策:

一是要继续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解决技术上的障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很多学科教师所接受的培训内容尚不系统和完善。教师们除了接受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外、还应该有教学法的培训、课程整合的培训。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当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上获得一定的培训经验后,还应该进行教学法的培训,让教师掌握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去扩展和改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有效管理和引导学生,如何应对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当教师们学会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之后,还应该进行课程整合的培训。针对具体的学科教学,提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案例和经验,警惕容易出现的误区。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的有效整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整合培训要细致深入的提供信息技术与相关学科整合的策略与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法。

二是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三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和“体验—探究式”学习模式。

三是要突出课件功能,规范课件制作。

一是要防止书本的翻版。这类课件就是把课本的原文搬到课件中,多见于文科学科。这样的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并不大,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看书获得所需的知识,属于做无用功。

二是课件视觉、听觉要“卫生”。这里说的卫生是指课件背景颜色、字体颜色、字形字号、插入的图片、所配音效要符合审美要求。例如一个语文课件,背景为深蓝色,字体用黑色,在远处的学生根本无法看清课件的内容。还有些课件插入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自定义动画,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分散了,一些音效的插入也是多余的,有时音量控制不好,反而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总之,随着新型技术的不断出现,“大数据”、“互联网+”等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刘燚.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4):25-29.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730020)

猜你喜欢
课件学科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超学科”来啦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