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播(外国)古典音乐线性节目的实验与思考

2016-04-13 20:31:18
视听 2016年8期
关键词:粉粉古典音乐编者

□ 金 晶

关于广播(外国)古典音乐线性节目的实验与思考

□ 金 晶

在文化快餐当道、娱乐至死的传媒市场环境里,古典音乐似乎离现代都市生活愈发遥远,而古典音乐类广播节目也因其音乐内容趋于“严肃”且节奏较慢、聚众能力弱、收听率表观“欠佳”以及商业介入相对难等原因,在音乐广播的节目单中几近绝迹。然而,随着受众人群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音乐节目多元化的需求增加的趋向,笔者近一个时期探索性地推出了一档(外国)古典音乐类线性节目——“粉粉的音乐世界”,节目实验无论收听评价还是商业关注均有出色的表现,且这档(外国)古典音乐类广播线性节目被推荐参加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评选,获得创新节目类别第二名。

一、广播(外国)古典音乐节目的市场

(一)“粉粉的音乐世界”简述

“粉粉的音乐世界”是一档(外国)古典音乐类线性节目,每个小单元线性节目大约2分钟至2分半钟,其中介绍音乐或相关故事约300字以内,语言演播部分为90秒左右,其余的时长主要用于与语言内容契合的音乐或垫乐;在节目的开头、结尾甚至中间部分会着重突出相关音乐赏析的片段。笔者实验制作播出了八辑共48个小单元,每天播出并刷新不少于1个小单元;播出段位主要嵌入在时段大节目单元间,或于广告的结合部中。嵌入的播出,目的在于促进小单元线性节目与时段节目(广告) 组合的优化,优化相邻节目及广告变换播出时其听众的流向和变化(调台、关机);每天播出2个不同版本小单元,频次约20次。

(二)“冷门”的古典音乐线性小节目何以“作为”

这档古典音乐线性小单元节目能有“叫好”的效果,就广播媒体因素的角度可归结为:第一,当前广播存在大量“同质重复”的节目,频率间的节目 “可替代性”强,节目被市场青睐、被听众选择的可能性在下降,这档古典音乐线性小单元节目的内容差异化是“撬动”市场的重要因素;第二,我们提供的节目服务更多是在量上下功夫,其实当前节目邀约市场的效能不仅仅受“量”制约,“质”的因素更为关键。节目质量的投入和把控确有难度,并且其中的工作环节也很多,但应该清晰重点抓关键落实,这就是“内容结构的重心与定位人群关注重点的吻合”,突破节目“质”瓶颈的问题就在这里,这档古典音乐线性节目“质”的保证,可能是其叫好又叫座的思考和启示。

(三)频率欲追求和满足更高层次人群需求,(外国)古典音乐类线性节目是很好的尝试

频率可朝“办精英(人群)广播”方向加以适当的引导,抓住精英人群关注音乐的某些领域,使节目对这个领域给予最多的注意力,促进内容重心与目标人群关注重点相吻合,优化收听结构,争取高价值人群收听和广告增长的回报,探索(外国)古典音乐类线性节目的作用有积极的意义。

二、试水(外国)古典音乐线性节目的邀约方式

(一) 从“有趣”开始

国外的古典音乐节目资源很丰富且市场也很成熟,但如果单纯地照搬,按照国外的节目模式在国内开展古典音乐广播节目是不太现实的。两种做法的构思:一是本着“普及”的宗旨,更生动地去构思节目形式,从“有趣”和“入门”开始;二是更加专业化一些,按培养“发烧友”的“高冷”方向去组织和构架节目。

大多数国人对(国外) 古典音乐的认知和理解,仍处于“这首曲子真熟悉,谁写的呢?咦,这首曲子来自哪部作品里呢?唉!叫什么名字呢?在嘴边就是叫不出来呀” 的市场语境,最后笔者选择了第一种的节目构思,并以“趣”点“开讲”音乐编辑节目,小节目单元线性滚动的方式进行制作和播出。

(二) 从“讲人性”开始

古典音乐原本就是应该有“门槛”的,理解、享受古典音乐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音乐知识及审美素养。为了拉近古典严肃音乐与普罗受众的距离,同时避免拉低音乐自身的品味格调,笔者从音乐背后的人性故事入手解决节目“门槛”障碍问题。因为万物皆变,唯人性相通不变。例如,巴赫既是严谨、内心世界复杂深刻的伟大音乐家,同时又是一个“大条神经”的奶爸。巴赫一生养育过20个孩子,他写的《创意曲》总是热热闹闹的,因为这就是他工作状态的写照:一只手托在桌子边写曲子,另一只手抱着膝上的孩子;一边灌奶瓶一边构思宏篇,一边弹琴一边哄孩子。这就是人性与音乐的有趣和关联。笔者视节目所需,在这档八辑共48个小单元古典音乐节目里均代入类似人性轶事。

(三)借用“粉粉”戏说

担任节目解说角色的形象是一个年龄只有5岁的卡通女童,她声音怪里怪气却不乏智慧;除此之外,“粉粉”反正统、戏谑的演播方式也包含着迎合娱乐化市场的考虑。选择这样一个“低幼”的声音形象,首先是“粉粉”的声音形象源于当地一档十几年的广播王牌节目“快乐反斗星”,“粉粉”与“大魏”是节目中“深入人心”的声音角色,“粉粉的音乐世界” 用“粉粉”带入听众市场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其次为摆脱大部分受众对古典音乐固有的“古板”“严肃”印象,五岁孩童侃侃谈古典音乐,起到了消除或降低古典音乐接受(心理)门槛的作用;再次,可利用“童言无忌”的理解定式,增加节目的戏说性,在一些有待考证的遗留问题上服从普及古典音乐的“大局”,避免不必要的“较真”,规避对严肃音乐正史的考据。

(四)转码接地气

外国古典音乐作品以及相关的人和事都发生在陌生久远的过去,在90秒的节目解说词里要说清楚且听者明白,就应尽量对一些难理解的术语和生僻的文化概念进行语言“转码”和处理,让听众不费劲就能消化节目。例如,自古以来,人们对古典音乐家的印象不是穷困潦倒就是名利双收,事实上很多音乐家和我们现代人一样,都是替人打工领薪水的。在“粉粉的音乐世界”其中一单元节目中,笔者将18-20世纪知名古典音乐家的年收入换算成今天的币值,以排行榜的形式介绍给听众,迎合现代人用收入衡量一个人市场价值的习惯,通过收入的比较拉近时空距离,了解和理解不同时代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市场认可程度和艺术价值。

三、(外国)古典音乐线性节目的编辑要求

(一)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对古典音乐有足够的欣赏水平和诠释能力

整个人类的艺术史漫长而复杂,而古典音乐史不但包含音乐类型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不断进化发展,音乐话题范畴还包含作曲家、演奏家、乐器、乐队以及音乐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改革和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古典音乐和人物是过渡性的,或者在艺术审美上存在争议,所以要求编者“去芜存菁”,最大程度地将经典音乐中的精华展现给听众。编者要建立自己的“专属曲库”,建立由低到高、由简到难的梯队解读办法,如此更有利于用易消化的语言和大众化的呈现方式开展古典音乐广播节目。例如,莫扎特,生命短暂但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协奏曲、歌剧作品等等,随着他的人生历练过程,音乐作品内涵也进一步丰厚;面对普通听众,编者要列出一个让大家从认识到熟悉再到热爱莫扎特的作品菜单,通过作品菜单的推进,反映莫扎特的人生历程,并在作品对比和解读中帮助听众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

(二)掌握一定古典音乐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按广播规律呈现到节目中去

声音艺术是流动线性的艺术,不同于文学、绘画等,无法驻足凝视、细细揣摩,因此要求编者撰写节目的文字必须是易懂的口语,传达的信息必须“直接”并且能“迅速”将听者引领到音乐本身传达的情绪中。例如,介绍肖邦的“雨滴”,如果解说大量地铺垫在乐曲创作的年代背景或者本身的结构上,听者可能就是“左耳进右耳出”,对解说“无感”,当然更无法激发对音乐的“有感”。编者采用的方法是直接从标题“雨滴”出发,把听者带入到一个人尽熟知的雨天情境:肖邦在一个雨天听到雨滴声,激发灵感,开始创作,而当时的肖邦正被疾病困扰,爱人乔治桑外出未归,所以音乐中带有淡淡的寂寥、忧伤。这样的情景描述直面乐曲的灵魂,同时让听者能够准确捕捉到音乐中传导出的情感信息。

(三)持续学习,学以致用,将音乐与生活关联起来

音乐之美往往在于它在人类情感上的共鸣和延伸,而古典音乐经历百年积淀,相较现代流行音乐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编者在占有大量的古典音乐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不必把音乐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但除了自然、纯粹的直接分享外,要充分利用古典音乐信息“厚重”的优势,抽丝剥茧般地展现出来,让古典音乐界的专业人士也能体验玄机,会心一笑。例如,自有录音设备记录开始,同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演绎版本,因此除了选取编者认为“优中更优”的版本之外,更要求找到更强化、延伸解说内容的演绎版本。比如介绍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该曲以婉转忧伤闻名于世,更潜在的创作背景是:这是德沃夏克专门为妻子的姐姐创作的,他无奈娶了深爱女人的妹妹,而把自己的深厚情感写到音乐当中;编者当时选用的版本是杜普蕾演奏的,由于演奏者杜普蕾本人和姐姐、姐夫的关系就纠缠不清,她演绎的版本便有了更多的暗喻内涵。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猜你喜欢
粉粉古典音乐编者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粉粉希勒湖,满满少女心
粉粉惹人爱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1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编者语
板擦是个大坏蛋
编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