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横峰中学 洪有才
高中作文有效性教学之我见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横峰中学 洪有才
【摘 要】
本文探讨了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一些条件,即进行大量的文本阅读甚至是影视阅读,积累各种各样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辅之以系统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强调写作动笔实践、头脑实践和心理实践。
【关键词】
高中作文 有效性教学 大量阅读 积累素材 激发情感 系统训练 写作实践
随着高考进一步改革,语文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高考作文在高考语文的一直都占据了相当大的分值,作文好不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现阶段高中生课务繁重、学习压力大,作文教学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作文水平却令人难以满意,如何提高高中作文的有效性教学显得尤为迫切。
作文有效性教学应当包含如下重要的特征:首先,教学目标多维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缺一不可。我们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的基本方法,也要求学生具备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作文写作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达三年的仔细琢磨,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当有针对性的训练。再次,教学过程的准备性。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在上作文教学课前应该有上好一堂作文课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师生在上课之前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以保证本次作文教学课的顺利进行。
要做到高中作文有效教学,不仅需要课内工夫,更重要的是课外工夫,“工夫在诗外”,写作也如此。
大量阅读是前提。这里指的阅读不仅仅是名著阅读这样的文本阅读,同时也包括了影视剧的阅读。当今时代,大家的知识构成不只在书本,而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影视作品都承担着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只有占有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培养了丰富的语感,拥有一颗观察社会形形色色的敏感的心,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升华情感。在阅读的同时,还必须勤于思考,探究阅读材料的起承转合、表达特色、表现手法与思想内涵等。
积累素材是基础。作文要有内容可写,那就必须在广泛阅读的前提下积累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书本上、影视剧作上的精彩部分,也可以是通过自己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是间接材料,也可以是直接材料。
激发情感是要领。成熟的作文写作就是文学,文学是人学,写的是各色各样人物的情感、命运,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培养、激发学生体悟生活的热情、热爱生活的激情。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要灌注自己的情感世界,记叙文写人时对文章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感同身受,议论文发表意见、提出方案时坚持自己合理的立场,这些都是与学生写作时的情感状态息息相关的。只有崇高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好文章。
系统训练是重点。高中的学习生活连接了初中生活与大学生活,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高中三年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提出了要求。初中侧重的是记叙文写作训练,高一时作文教学应当注重衔接与过渡,重点在记叙文,辅以说明文。这时应把精力放在复杂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注重伏笔与照应,注意详略得当,兼顾起伏与波澜,甚至构思双线;同时指导学生注意说明文的语言、思路等,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高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的拓展,这时应以训练议论文为主,散文为辅。注重训练学生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进行散文的取材与构思、景物与人物的描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辨能力。高三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已经可以正确审题、选取适当的材料,这时,应注重培养深刻立意并且迅速成文的能力,力求写出自己的创意。
写作实践是关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写好文章,纸上谈兵是万万不行的,丰富的理论知识要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去。只有勤加练习,总结提高才能最终写好文章。当然,由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不太可能每天都进行写作练习,但是可以引导学生时时注意进行“头脑实践”,比如说通过时事政治课结合新闻热点培养思辨能力,这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只要坚持下去,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将大幅度提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心理实践”,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一般只是一个习作的写作者,每个人都有相对固化的思维方式与行文风格,这难免会陷入不能突破自我的境地。这时,教师应创造条件,适时开设一些作文互评课,让同学们对身边同学的作品进行修改与评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取长补短,吸收身边同学的优点。让学生站在评判者的高度无疑比单纯的作文点评课效果好得多。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我们不断去反思作文教学中的优劣得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老师走在前头,学高为范,通过教师去引领学生,鼓励学生,以教师高效的“教”带动学生高效的“学”,就一定能走出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阴影,尽量达到教学效果与学习时间的最佳比例,使学生愿意写作,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宋丽华.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有效性教学.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12)
【2】张波涛.高中作文有效教学课型研究.现代语文:教学教研版,2012 (3)
【3】陈子平.例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指导的有效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月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