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教农学实践教学的开展

2016-04-13 19:40孙宗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农学基础课生源

◎孙宗宽

关于职教农学实践教学的开展

◎孙宗宽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根据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突出重点环节,并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才能满足当前农业科学的发展需要。

职教;农学;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并在培养合格人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学专业课内容比枯燥、抽象,有些内容确实很难,以致学生不愿意深钻,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同时也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农学的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农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受以前培养目标及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从事农学专业教学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而已,掌握基本理论才是最重要的;片面地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因而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在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教师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也对实践教学兴趣不大、热情不高。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所搞的实践教学脏、苦、累,且档次较低,总是和庄稼、泥巴、肥料、农药等“低级”东西打交道。因此,有些学生在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时只是看看而已,不愿意动手。

2.专业建设经费不足,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农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有一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学术造诣深、科研、生产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而且要有良好的实践性教学基地。由于种种原因,农学专业目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特别是实习、科研基地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培养的需要。因此,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布置,忽视过程管理 有些学校看似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有关实践的教学文件一堆,课程论文该如何做、生产实习该如何做、毕业论文等该如何做都有规定,但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社会调查等,基本上都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搞成什么结果就算什么结果,缺乏对各实践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考核中,普遍表现为重理论考试,轻实践考核。给人的感觉是措施很硬,但操作过程监控很差,很少有学生会因实践环节完成不好而不能毕业的情况,以致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成了走过场。

4.生源不足,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生源不足,生源质量较差,是长期以来困扰农学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其他行业有很大的滞后性,农业和农村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农村经济落后,农业工作条件艰苦,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等,对考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很多考青年不愿意投身农业行业,从而使农科成为冷门学科,生源数量不足。因此,如何扩大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中必须研究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二、改善农学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改善农学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必须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目前,中等职高、职专的农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具有“专业性”,但“职业技艺性”特点未能体现出来。总的说来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公共基础课所占学时比例偏大,结构不合理;

2、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调,过分强调理论教学;

3、学科专业类课程比重大、技能训练课程选择面太小。

根据上述情况,中等职高职专农业类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以一定专业理论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保证的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确保公共文化基础课的一定比例,不能因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基础课的学习,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这些课程进行必要的删、简、并、融,减少交叉重复,以有利于扩充实践性教学环节。

(2)学科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和课时比例要进行优化,使这类课程体现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可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合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技能实训课”三类,以有利于产学结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3)学科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要求,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训练上,以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或为以后大学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保障实习场地和实习经费充足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因此应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对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前些年,一般学校的办学规模还相对较小,实践教学基地大多位于校内,实践教学开展起来较为方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内的用地也存在越来越紧张等问题,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内越来越小,再加上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有限的实习经费的功能大大减少。因此,能开展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少。为了解决目前的困境,职教中心亟需提高人均实践教学经费,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当地有条件的企业展开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实践教学问题,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从而实现产学研的稳定发展,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大好局面。

总之,我们应当加大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引进实验器材,切实有效地抓好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生产实习等等,切实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益。

[1]周春祥.在实践中探讨新时期农业职教改革发展新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8):51-54.

[2]王志蔚,叶川.江苏沿海农村职教涉农专业与现代农业适应性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8):71-75.

[3]王辉.现代农业趋势下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55750)

猜你喜欢
农学基础课生源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农学
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的补短教育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