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

2016-04-13 19:40曹冬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感兴趣习惯活动

◎曹冬祥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

◎曹冬祥

兴趣的驱动给学生以学习的原动力,促使他们爱学习,从而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往往来源于教师有目的地培养,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性;数学教学

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的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改革和进程,直接影响着对的兴趣。而新教材内有很多刚进入,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上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的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改革和进程,直接影响着对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的兴趣。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教师教学中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境设计,非常重要。提高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如在七年级"三角形稳定性"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开始就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一段站在三角形与四边形上的对话,学生不用引导兴趣都非常浓厚,对问题思考非常活跃,本节的教学重点就很清晰。学生印象深刻,注意力集中,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结合),和教师一起进行探究,实践。如在教学七年级"镶嵌"时,自备教具,用不同颜色的纸片剪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进行一种图案的镶嵌,两种图案,甚至三种图案的镶嵌,学生从自己动手实践得出镶嵌的概念和规律,在视觉上还产生美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合理的选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八年级讲"勾股定理"应用时选"一个门框尺寸长2米,宽1米,而一块长3米,宽2.2米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台27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荧屏后,发现荧屏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为什么?"通过这两题学生讨论热烈,兴趣盎然,课堂反馈非常好。

二、注重指导,培养良好的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实践中,笔者从兴趣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习惯 具体是前出示题,如“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题:笔者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笔者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效果;或有地组织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内容。同时,鼓励在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中有进步、有成绩的,使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进入所创设的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中,也可以让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 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情境把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平行”前,要求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中或让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站在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现象的形式引入,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讲兴趣。

三、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学生仍擅长具体形象思维,喜欢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这与数学这门学科的抽象性数学知识体系相矛盾。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第一,提供可供观察的实体和图像,其中实体包括实物、学具、模型等,图像包括挂图、图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第二,可提供操作材料、实验器材,学生可以通过动作达到直观的目的。第三,就是语言直观,善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活动思考”是苏科版数学教材编写的另一条主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感,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智能的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颇为有益。数学活动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著名的“做中学”教学思想。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组织数学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不可或缺。当然,组织数学活动,需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把握好活动的时机,并及时把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感知内化为数学知识,如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等等,纳入知识结构体系。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朱秀梅.初中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

[2]杜智瑞.初中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现状及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第三中学 342200)

猜你喜欢
感兴趣习惯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更 正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这样的智能厨房台面,你会感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