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李慧升
让后进生爱上语文
◎王海霞 李慧升
改变语文后进生的学习状态、提升语文成绩,需要语文老师改变观念,创新教学思路,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从预习、上课、阅读、作业等几方面努力。
后进生;课堂;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的弱势面渐渐被改进,逐渐将其优点与新模式相融合。如何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后进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语文,已经成了我校语文教师正在攻克的难题。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当以课改为契机,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带着微笑走近学生,带着创意走进课堂,让更多后进学生爱上语文,并逐渐开发其语文学习的创造力。
针对语文课堂,我主要努力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
每个学期一开始的第一周,我都会在提出学习要求之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朗读课文,读课本中自己喜欢的课文,除了查字典找出不认识的字之外,只尽情地读即可,不做其他任何要求。我看到同学们在自由轻松地朗读中倒很兴奋、很主动,没有了以往的枯燥感、压抑感和被动情绪。开始每个单元的学习时,仍然会给同学们一节课和布置家庭作业来阅读本单元课文。我看到在充分的朗读中,有一些后进生同学还会自觉地做些旁批和批注,有的小组长已经安排小组成员来查阅作者资料和背景资料等,也许是他们找到了阅读的一些乐趣了吧。
将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变成老师口中生动有趣的精彩内容,是语文教师必须攻坚的堡垒。“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一个语文学习成功者的形象,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在学习语文方面的成功经验,讲述语文学习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也可以向学生展示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功底,让学生分享教师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尤其面对后进生的时候。
教学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文采很重要。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为了让所有同学爱上语文,一进入课堂,就应该从容潇洒,体现出自信和胸有成竹。在课堂上,老师的妙语连珠,甚至随口而出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诗、一个典故、一个成语,甚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语气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素养,一定能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自信心,这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在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如名人轶事、幽默故事、哲理小品等等,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充实写作素材。紧抓课本中的佳作与美文。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尽量多的给后进生同学以机会,鼓励他们说说自己的感想,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和美文,我都是让学生们尤其是后进生反复诵读,并表扬每一个感情充沛的细节。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读顺;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读,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我再让学生比赛读,分节读完,再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七年级的《安塞腰鼓》、《山中访友》、《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
为了让后进学生更好地学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四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景,接着对小组内活动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指导,最后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安塞腰鼓》时,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然后说美在何处,派代表发言,最后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景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学习语文,是为了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学习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我会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等。有的同学在给保护小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绕”;有的同学给自行车设计这样的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喜连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扩展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我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其一,我在班中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其二,我充分利用阅读的时间,比如进行听读欣赏课,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诗情画意。其三,将读过的名著名篇写读后感或摘抄读后感,并制作成手抄报形式,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也增强了绘画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我还让同学们做好课外阅读摘抄和读后心得,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了阅读的热潮。
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的课后作业已不再是仅仅限于巩固知识的需要,而是充分利用作业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在精而活的作业中拓展知识,增强学习技能。精,指的是精选习题,精良训练,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活,指的是融灵活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为一体来布置作业,多布置能够启发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作业,以及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如续写课文、编写课本剧、写读后感或利用辅导资料自己出试卷等。语文作业也要融入趣味性:寓言、成语、格言、歇后语……学生对这些都十分感兴趣,布置作业时适时从语文的各个方面入手,以提高语文作业的完成效率。
总之,后进生对语文的兴趣需要语文教师用心钻研方法,用情带动其学习。
[1]韩素梅.《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与“后进生”转化》[J].科技资讯.2007年第2期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5年06月
[3]王立英.《关于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思考及对策初探》[J].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靖县刘化学校 7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