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志民
互联网助推教育理念更新
文/李志民
教育以人为本,要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三个层次的需求:珍爱生命、维护尊严、谋求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的界限模糊化,只要你有真知灼见,无论你是谁,无论 你在哪里,都可以“结庐授课”,真正实现了孔子的理想: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珍爱生命就是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维持生存要靠知识创造财富,互联网提供了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汇聚了海量知识资源,是人类文明传承新的重要平台。互联网时代,教育将迎来互为师生的时代。
互联网不仅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增加了财富,提供了方便,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大大拓展了空间。互联网使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和好奇心。在互联网上人们参与时政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别人的观点,沟通政府与民意,是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良好补充。在文化方面,互联网已成为大众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新兴的文化空间。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精神生活质量,使生命更加有意义。
维护尊严是人类特有的需求。没有平等就无所谓尊严,教育权利的演变为我们观察信息时代的平等观念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自古以来,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师道尊严是维持师生关系的基础,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言听计从。几千年来的教育是老师主导的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这种体制下,学生求真求新的天性被扼杀,创造力逐渐在负担沉重的课业中消磨殆近。互联网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的界限模糊化,只要你有真知灼见,无论你是谁,无论 你在哪里,都可以“结庐授课”, 真正实现了孔子的理想: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互联网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公平教育,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资源,不管你的家庭背景、智商存在多大差异,性格内向或外向,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老师、课程、授课方式,可以是听讲,可以是讨论,可以是论战。考试评价评估的非歧视性也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一大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人在教育权利和尊严上的平等。
谋求发展是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教育资源的丰富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资源的多样化带来了学习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个人发展的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式要实现因材施教的梦想可以说难上加难,互联网时代,因材求学十分容易,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发展方向,选择特定方向的优秀资源,同一流的大师学习和对话,深刻挖掘自身发展的潜能。
(作者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