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绥化学院体育系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实证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
刘涛
(绥化学院体育系黑龙江绥化152061)
为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归纳、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对黑龙江省新农村体育发展状况、制约因素及新发展模式等进行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体育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有农民体育健身场所比较集中,项目单一,场地器械不足,组织呈现出自发且盲目的特点;农民的健身、消费意识发生转变,但不容乐观;农村人口结构转变、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体育健身指导缺乏、非主流活动占主导地位成为制约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这些均为黑龙江省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实证研究
体育作为一项与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紧密的事业,对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深受城镇化的影响[1]。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农村体育发展研究又是国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体育发展结合在一起研究,更是热点问题[2]。
主要以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中的农村体育作为研究对象,并查阅关于此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整理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数据信息。而且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调研表,对黑龙江省中部、南部、西部及北部的六大城市500个农村的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总共发放7500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365份,有效率为98.2%,并对调研信息进行了统计、归纳、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支撑。
(一)城镇化发展中黑龙省农村农民体育健身意识状况。近几年来,由于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农村农民体育健身意识有所改变,在广大农村由于生活质量普遍提升和对体育的认知态度的改变,以及闲暇时期的乡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导致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村人有所增多,缩短了城乡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少部分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仍然不高,反映出在黑龙江省的部分农村农民体育健身观念仍比较落后,健身意识比较弱,导致农村整体全民健身状况不佳,大众健身普及程度不均衡。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人自身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存在偏差,旧的长期形成的传统思维观念的束缚和体育健康观的淡薄而造成的[3]。所以,开展以村为单位来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构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健身体系,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农村人体质健康质量和健身环境[3]。
(二)城镇化发展中体育消费意识状况。最近几年,由于城镇化迅速发展,使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量不断加大,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多,导致绝大部分农村人的城市化观念不断增强,从而使农村人在购买力、消费意识、健康观念等方面与城市人口之间存在的差距不断缩小。通过调研数据可知,黑龙江省农村整体的消费状况为58.7%,可是仍有41. 2%的农村人消费意识不强。可见,广大农村农民的体育消费意识要急需解决,使农村人的体育消费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首先,农村人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是首要因素。目前,很多农村人由于对体育的了解存在抵触,导致对体育商品更是缺乏足够的认识。例如运动服装、运动器械等,从而影响了消费;其次,经济水平的限制是根本因素。现在虽然很多农村的经济状况好转,但是仍有部分农村的经济收入非常低,除去日常生活消费后,在体育产品上的购买力就显得非常有限,从而降低了消费能力;最后,体育消费观念的狭隘性影响消费行为的发生[4]。由于农村青年人城镇化意识逐渐增强,思维观念发生变化,体育消费意识也逐渐转变,越来越倾向于喜欢和选择国内外知名的体育品牌,但是也有部分农村人长期以来受到各种狭隘思想(例如体育锻炼无用论、劳动取代锻炼等思想)的束缚,致使农村人在消费意识上存在较大反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消费群体。所以,必须在城镇化发展中,强化体育健身意识,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提高农村人的体育消费水平[5]。
(三)城镇化发展中农村体育活动项目、组织形式及活动场所。
1.体育活动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可知,在冬夏季节,农村农民的体育活动项目主要以东北大秧歌(71.5%)、棋牌(60. 7%)、健步走(57.9%)、广场舞(59.3%)为主,可见,在城镇化发展中农村体育活动呈现出单一性的特点,一些常见的农村传统娱乐项目占主导统治地位,特别是牌类(例如麻将、扑克等)和东北大秧歌,长期以来,这些项目几乎成为农村人唯一且坚定不移地开展的活动项目。可是,近年来农村人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也不断提升,体育知识结构的改善、体育文化修养的提升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一些新兴的体育活动也随之进入农村社区,例如羽毛球、踢毽子等等,成为农村人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6],也为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缩短了城乡差距。但是,由于很多农民对一些体育项目不了解,或者缺乏必要的科学健身指导以及体育基础设施的限制给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障碍,对于一些新型体育项目的开展带来障碍,因此导致农村人体育健身还是过多地依赖于牌类、步行和大秧歌。
2.农村农民体育锻炼形式与场所。目前农村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以自主活动(78.7%)、学校组织(48.4%)、与家人和友人(33.5%)为主,而参与由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组织的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可见在黑龙江省农村由政府单位组织的大型的集体体育锻炼形式还没有形成规模,缺乏统一性和群体性[7]。表明大部分农村人是在没有科学指导的情况下从事体育锻炼,这样的锻炼效果很低,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在广大农村必须建立专门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机构,由其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进行体育健身方法指导,从而使农村全民健身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8]。此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体育活动主要的体育健身场所是自家庭院(68.4%)、学校体育场馆(59.9%)、村社区体育健身场所(55. 5%),但是由于多数农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致使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相对较低,一些乡村、城乡结合部的体育健身场所得不到充分利用。又由于一些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以盈利为目的体育健身场所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村人更是少之又少。这表明高质量、高效率、高消费的体育锻炼形式在农村的推广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相反,简单、方便、快捷的体育健身形式却成为农村人参与体育健身最佳形式[9],例如自家庭院健身等等。
(四)社会会体育指导员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根据2011年由黑龙江省体育局和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布的《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可知,“十一五”期间,全省体育彩票公益金3.1亿元,农村新建49个全民健身工程、2577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2个雪炭工程、1180个农民健身工程,以及3000多个农村篮球场地、小型健身路径等健身场地和设施,公共体育服务得到加强。为全省13个市(地)和铁路系统、农垦系统、67个县区、61个社区点配备了国民体质测试器材,对103万人进行了国民体质测试,提取了大量的科学监测数据。另外,新培养了为全省社区、农村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17126人,新建的各种公益性的社会体育健身辅导站、点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发展。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不同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年有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众比赛和健身活动达到2000多项次、2200多万人次,呈现出覆盖面持续扩大的局面。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黑龙江省农村人口约有1000多万,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场地设施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农村人的体育健身需要。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且不平衡的特征,绝大部分体育场地设施集中在农村中小学,而少量的政府投资兴建的乡村体育健身器械主要集中在乡村社区,这样的分布格局导致广大农村人参与体育锻炼只有去学校或者乡村社区,可是由于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管理的特殊性,给农民在体育健身时间、管理和项目选择上带来了较大的困难[10],导致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场所的选择上相对分散,也使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在方法、效果和质量上缺乏科学性,给农村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问题。
(一)结论。
1.农村整体全民健身状况不佳,大众健身普及程度不均衡。
2.41.2%的农村人消费意识不强。
3.农民的体育活动项目单一,一些传统的娱乐项目占统治地位。
4.黑龙江省农村由政府单位组织的大型的集体体育锻炼形式还没有形成规模,缺乏统一性和群体性。
5.多数农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一些体育健身场所得不到充分利用。简单、方便、快捷的体育健身形式成为农村人参与体育健身最佳形式。
6.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场地设施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农村人的体育健身需要。
(二)建议。
1.增强体育文化修养,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提高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全员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2.强化乡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加大农村体育发展的资金投放力度,积极建设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体育健身环境,发挥村委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指导、组织与协调作用。3.积极探讨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模式,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做好科学论证,扎实推进,使农村体育发展趋向多元化,缩短城乡体育差距。4.统筹城乡、区域,促发展平衡,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落实城乡体育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1]辛利.论富裕乡镇体育在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中的地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3):9-13.
[2]裴立新,等.未来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9):32-35.
[3]吕树庭,裘立新.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8):7-9.
[4]陈梦周,等.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4):43-45.
[5]韩敬全,张振华.试论当代中国农村区域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5,26(5):24-26.
[6]吴声光.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体育的特征[]J.体育科技1999,20(3):2-3.
[7]林克明.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现状!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1].安徽体育科技,2005,26(1):16-18.
[8]陈宁,周挺.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挑战与制度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1-6.
[9]徐永鑫,马向文.农村城镇化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J].新观察,31-32.
[10]郑宇.统筹城乡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9):33-34.
[责任编辑刘金荣]
G80.05
A
2095-0438(2016)08-0019-03
2015-11-10
刘涛(1977-),男,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2014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4E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