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前后教学实施情况的对比分析
——以沙滘小学为例

2016-04-13 12:11张成林关淑婷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改老师课堂

张成林,关淑婷

(韶关学院 教育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新课改前后教学实施情况的对比分析
——以沙滘小学为例

张成林,关淑婷

(韶关学院 教育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新课改已实施了很多年,从改课本到改教学,教育者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新课改不但适应了教育的需要,更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成为不可逆袭的一场浩大的改革。从地方性课改入手,以佛山乐从镇沙滘小学为例,研究地方性课改的必要性、乐从课改前后教学实施情况、地方性课改的问题所在以及对应措施。

新课改;教学实施;对比分析

小学,是人一生中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建国以来,就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来讲,都已经相继以八套教学大纲进行改革。2001年更是用“课标”取代“教学大纲”。全国各地的小学纷纷本着处理好学生、教材、教师等关系进行浩浩荡荡的课改。至于新课改前和新课改后的教学实施情况存在哪些差异?效果如何?相信各个学校做法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新课改前和新课改后的教学实施情况的不同之处,找出问题所在,总结出我们对待课改,甚至对待日后教学的一些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1]。本研究以广东佛山乐从的沙滘小学为例,分析对比新课改前后的教学实施情况。

一、新课改前后教学实施情况

(一)新课改前的教学实施情况

1.课改前的课堂情况

课改前的课堂可以用“枯燥无味”、“大满贯”、“只有老师讲”等一系列词语概括传统教学的特点。传统的课堂就是缺乏这种融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丰富的想象的味道。拿语文来说,要教会学生对文本深刻的理解,教会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各种各样的描写方法、表达手法等,仅靠老师一张嘴是不够的。更何况,小学生在一节课里集中精神听讲的时间仅有15分钟到20分钟不够,如果老师像念经一样在讲台讲,学生很容易进入被催眠的状态,甚至和隔壁同学开起小差来。乐从沙滘小学也不例外,过去也是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要是知识传授和解题训练,经常使用题海战术,课堂沉闷。但是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传统的教学。传统模式的确有利于老师把控课堂,有利于老师有序地操控他设置好的每一个教学过程。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利用,既然传统教学实施有一定的优点,那么我们的新课改就要结合这些传统教学的优点来进行改革。

2. 课改前课堂实例

以一个新课改前的传统语文课堂实例说明改革前的教学实施情况: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穷人》,想必各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很熟悉。笔者在粤北一间还未完全普及课改的学校听了这样一节课。先说其座位摆设是传统的全体面向老师,两人同桌。课前,老师先让学生读词句,再让学生以回答的形式,回答老师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文中几处用了环境描写?”“文中哪里体现渔夫和桑娜的穷?”等等,这些问题都能贯穿整篇课文,带动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和感情。

但这种老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也有不足。首先是学生非常被动,需要老师给他们发现问题;其次,学生在这节课上可能只学会怎样在文中找答案,而不会与同学共同交流研究,一个人驰骋在课堂上;再者,课堂上本应该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不要一味把自己理解的东西灌输给学生。

(二)新课改后的教学实施情况

1. 以乐从镇课改为例阐述地方性课改

顺德区的教育领导、特级教师聚集,针对乐从小学新课改的具体方针政策提出了要求,而今乐从各小学已经在实行。首先,确立“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引导教师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等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切勿空谈。其次,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罗沙小学的课堂“三学”新模式,沙滘小学的“四本四环”新课堂模式。另外,做好小组建设。乐从的这次课改,很重要的一个纽带就是“小组建设”,像棋盘一样面对面地组建小组,每组1号为组长,组长带动组员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乐从的课改经过了多次实践尝试,探索出了独特的课改模式——“双圆四主”的善乐教育结构。“双圆”中的外圆是统筹之圆,彰显教育之力,内圆为执行之圆,完善课堂之形。“四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以合作为主、以课堂为主、以方法为主”的原则,让孩子们“主动质疑、主动交流、主动评价、主动展示”。

“双圆四主”基本的操作流程是,首先是目标导学,老师根据教学三维目标和学生“最近发展区”设定好目标。其次是小组学习,把班级分为一个个的小组,培养每组优秀的组长,再由组长带动组员合作学习,老师只起一个引出话题的作用。然后是展示交流,这个环节,沙滘小学的课堂是采用小黑板的形式,各个小组把讨论出来的答案写在小黑板上,展示交流的时候,整组拿着小黑板上讲台展示、汇报,当然,这个汇报交流环节是经过训练的,训练他们的规范语等等。然后再是点拨引导,在这个环节,点拨者首先是学生,学生可以在台下认真听完后,做出点评或者质疑,再由台上同学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适当发声,点评台上同学汇报的问题还有哪些,再把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挖深。最后一个环节是反馈检测,沙滘小学对于这个环节采用的形式是“延学”,也就是拓展延伸,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进行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是弹性预设与教学现场生成的辩证统一[2]。

2. 使用“导学案”的课改特色

同时,课改中重要的是强调了“学”是基础、前提,“导”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发展的利器。所以,“导学案”从此便走进了乐从的小学课堂。教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的,教师在课前设计好导学案,预设四环的内容,并把设计好的内容呈现在导学案上,上新课前把导学案发到每个学生手上,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小组讨论等。

在沙滘小学,导学案随处可见,不但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些科目,就连电脑课、美术课等都用起了导学案。沙滘小学的导学案,设计理念是“四学四本”,哪“四学”?分别是“独学”、“互学”、“共学”、“延学”。“独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一些新课的预习的练习,充分预习好,为学习新课做准备;“互学”就是针对“独学”出现的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互批和指出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共学”是一节课的重点,教师布置任务,小组领了任务之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再以小黑板的形式汇报,师生共同点评、质疑;最后的“延学”,就是拓展延伸,当堂检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建设的课改特色

沙滘小学还十分注重模式的构建——小组建设,倡导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开学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多方面特点分组,以4-5人为一组,精心培养好组长,由组长调动组员设定小组目标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而在课堂上,老师则利用小组的形式,组织各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学习,交流汇报并上台展示等等。另外,为了完善小组建设,激发各个小组有力争上游的动力,教师们配套了相应的奖惩机制:小学低年级一般是用进步棋盘来奖罚,而中高年级则用加分扣分来奖罚(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民主建议确定奖惩机制)。

4. 课改后课堂实例

以一个语文教学实例来讲明这场课改:《草虫的村落》一文,倘若在过去,教师的上课模式莫过于用字-词-句-段等思路,以教师说学生听做好笔记的方式,便把此文消化掉了。但这样的方式,学生未免会消化不良,因此课改的新举措,就很好地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先是独学部分,教师会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在草丛的村落中观察了哪些虫子,它们有哪些特别的称呼?再是互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选出一段进行练读,再说出体会(先圈出关键字词,再抓住关键字词来谈体会)。再是共学,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好笔记,在恰当的时候还可以质疑,点评。

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学生有疑惑、升华问题等等的时候才出现。这一新课,教师把课分为两个部分:整体感知、段落分析。整体感知环节,是抓住文章结构,什么虫对应什么称谓,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理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鉴于文章很美,必须分段落去品析,从面进入点。所以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学生分段分点品析,让人感觉课堂是学生的,老师只是在一头一尾出现,学生品析后,老师复述,让学生记笔记;对于重点段落,还让学生挑战朗读,经过点评后阅读更好。最后总结感情,把某些重要段落挑出来讲,整个过程可谓十分灵活。

二、新课改前后教学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

(一)新课改前教学实施问题

新课改前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太死板,单纯老师口传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学,主要表现为老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的僵化等等。教师能完全把控课堂,进行填鸭式教学,剥夺了学生的发言权和创造权,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教学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与其说在培训学生的听讲能力,不如说在发展教师的演讲能力和查找教材知识点的能力。传统教育的教学实施注重“分数”;注重“选拔人”而不是“发展人”,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严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素质教育,更应该看清楚素质教育下仍存在哪些问题急需我们解决,以提高新课改后的教学实施效果。

(二)新课改后教学实施问题

1. 教师的适应性问题

(1)部分经验丰富教师的适应问题。新课改后,无论是课标、课程设置、教材的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结合沙滘小学来谈,学校推出实行“四环”,而且规划好就是四个环(独学、互学、共学、延学),不可以是三环、五环等等。有的教师经验丰富,却没能很好地理解新课标理念,甚至理解得比较肤浅。新课改提出了“探究”、“互动”、“自主”、“合作”等名词。这些教师往往把这些理念曲解了,使本来的含义失真了。教师们创造课堂形式丰富了,但是实效少。不少教师把自主学习和自己学习简单等同,把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简单等同,把探究学习和活动中学习简单等同。有的教师曲解合作学习,纯粹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有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对问题充分地讨论,老师就让学生直接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有的领任务的目标方向不明确,甚至很空泛,学生无所适从,在不知道该讨论什么的情况下麻木地进行讨论。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盲目地把课堂变成表演课、魔术课等等,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却偏离了既定课堂任务。

(2)新教师的适应问题。实行课改后,给新教师带来优秀的课堂改革理念的同时,可能会对新老师有一些负面影响。新老师刚刚接触教学,但对传统的教学还没能很好地学习与掌握,对于课堂纪律的把控、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等问题没有准确地把握,无法把以教师为中心完美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跟着课改的脚步走,很难准确地把握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实施教学相长,甚至会产生教学偏差。让人最担心的是,新教师在课改的摸索中,对传统教学和课改教学都学而不精,越走越迷惘,新教师则容易产生教学厌倦,表现在课堂上是疏于教学,对学生则是无心无力教育。这样的后果,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新教师自身来说都是不利的,邯郸学步,这场改革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2. 教学的把握问题

(1) 各学科、各学段照搬课改模式问题。新课改后,学生的课堂表现等各方面的确有改观、有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去,老师担当点拨引导角色的上课模式。但同时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课改的统一化改革,真的对每个学科、每个年段都适用吗?这个模式能体现学科、年段特点吗?就好像小学计算机课这种技术性课堂适合用课改模式吗?六年级数学用课改模式就一定适用于一年级数学课改模式?计算机这样的技术性课堂,我们的教学需要的是操作,而不是规范性的教学步骤;六年级数学用的课改模式或者可以用“四环”,但放到一年级,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特点,我们或许只需要一两环便足够了。所以学科之间、学段之间照搬课改模式的问题还是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2)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这是目前比较普遍存在情况。首先上课进度被拖慢了,要让学生来讲述他们的解题思路或者对句子的理解,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给他们讨论和展示;既然要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展示,那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没有充分的预习,这堂新课根本上不下去,因此,又要花费一个课时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预习。而且对于教师自身的时间来看,课改后的备课时间大大延长,却很少能有时间进行年级组内的集体备课,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面对如此之多要用课改后来上的新课,如果没有集体的智慧,恐怕教师会无法分身完成巨大的教务而对教学越来越力不从心。

三、面对新课改问题应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素质培养

有一定教学经验而思想保守的部分教师,在新课改到来之际,在课堂中不愿实行新课改,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必须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培训,在选拔教师时严格把关,同时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德育评测与教育,评选道德模范,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改变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教师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改变,有更多的教学设计和知识呈现在新课改的课堂里。提高教师能力和心理素质,才能真正地打好课改这一场漫长的仗,倘若能力和心理素质不行,在课改之初就因各种不适应而败阵下来。新课改尤其提倡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权,并引导其去主动地研究和探索学习知识[4]。

(二)多创设新课改试点,推动教师参模学习

从沙滘小学了解到,在2015上半学年,沙滘小学赴课改试点学习已经有3次之多。而这样的外出观摩学习,对沙滘小学来说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在重庆、山东、湖南等不同的课改试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把新课改理念与当地教学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展地方性课改。由此可见,带领教师到新课改试点进行观摩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改试点的特色,结合地方特点进行本校的课改。另外,政府方面,可以适当拨款至地方学校集体组织外出学习,推动课改落实到实处。

(三)合理安排教师工作时间,争取集体备课讨论

在访谈部分教师时了解到,课改变化的不仅是课堂形式,更多的是课堂的组织形式,所以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备课。但是教师往往不仅只有教学工作,还有许多教务工作,在教务教学缠身的情况下,教师根本没时间去精心设计好一堂课改课,没时间设计一条贯穿整个课堂的线索让学生合作讨论学习。因此,学校应合理安排每个老师的工作时间,尽可能地减轻教师的教务工作,减少无关的各种会议,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坐下来备课,甚至恰当安排时间让同年级的老师在一起集体备课。

(四)开展富有课改特色的校本培训

同一个地区的教师也可以采取通用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突出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校本培训[5]。由于很多教师对课改十分迷惘,感到无从下手,本校的校长、特级教师们,就会开展许多校本培训,跟全校教师讲解课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应该怎样课改等等。学校领导出外学习省外的课改做法后,也会在校本培训上同全校老师们分享经验,传输各种创新的课改理念。更值得一提的是,校本培训不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讲座,让人记住的只是会议里催眠的声音,而应该是富有创新特色的培训形式。每次校本培训,除了前半段时间是课改理念的分享,后半段时间有时会是模拟课改课堂,老师也当起学生来,体验学生对课改的感受,有利于老师从实际出发,学习课改的同时,能设计出更好的课改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7-248.

[2] 金亦挺. 基于弹性预设下的课堂教学生成[J]. 当代教育科学,2004(22):32-34.

[3] 李省心. 转变教学观念 适应新课程改革[J]. 学周刊,2012(9):67.

[4] 黄俊. 基于新课改下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探讨[J]. 黑龙江教育,2014(5):86-87.

[5] 吴文生. 创新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 中国教育学刊,2007(3):72-78.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before and aft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 Case Study of Sha Kau Primary School

ZHANG Cheng-lin, GUAN Shu-t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The horn sounded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 many years, from the reform of textbooks to teaching, educator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not only adapt to the needs of education, more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has become a huge reform not counter attack. From the local curriculum of Foshan Lecong Zhen Sha Kau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 of local curriculum necessity, curriculum reform of Lecong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situation, the local curriculum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practice; comparative analysis

G640

A

1007-5348(2016)11-0155-05

(责任编辑:廖筱萍)

2016-09-29

2016年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传承与发展:韶关市少数民族文化基础教育的调查研究”(G2016011);韶关学院第十五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公共课《教育学》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SYJY20141546)

张成林(1984-),男,河南商丘人,韶关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猜你喜欢
新课改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